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测量技术 课件 (1)
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测量技术 课件 (1)
9
1.2数字通信系统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 其模型如下图所示:
信
信 源
源 编 码
器
信数
数信
道 编 码
字 调 制
信 道
字 解 调
道 译 码
器器
器器
信
源 译 码
信 宿
器
噪声源
10
(1)信源编码与译码
当信源给出的是模拟语音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 成数字信号,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对于数字信号进 行数据压缩,提高通信效率。
15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
➢ 抗干扰能力强 ➢ 差错可控 ➢ 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 ➢ 易于集成化 ➢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数字通信的许多优点都是用比模拟通信占据更宽的系
统频带为代价而换取的。(4KHZ ,20-60KHZ) 设备比较复杂
16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指标
1.传输速率
有效性指通信系统传输消息的快慢,即“速率”问题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速率 越高,系统的有效性越好。传输速率可分为码元传输 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二者具有一定的转换关系。
理图,在这种系统中双方都必须具备收信设备和发信
设备,彼此作为信源和信宿。
3
信息源 发送设备 信道 接收设备 收信者
发送端
噪声源
接收端
(b)点对点单工通信系统组成
在有些情况下,通信系统只有单向通信功能,这类系 统称为单工通信系统,如图(b)所示。
4
信源是消息的产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 号,称之为消息信号或基带信号。
2.差错率
可靠性指通信系统传输消息的“质量”,即好坏
程度。衡量数字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可用信号在
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来表述,即用差错率来衡量。
差错率越大,表明系统可靠性愈差。差错率通常有信
息差错率和码元差错率两种表示方法。
17
1.3光纤通信系统
➢ 1955年,光纤被制造出来,但损耗极大,1000dB/km, 专家结论:无论如何是不能用于光通信的
同步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不 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同步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 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按照同步的功用不同,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 群同步和网同步。
数字复接就是依据一定的复用基本原理(如时分复用、 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等)把若干个数字信号合并成一 个数字信号,以扩大传输容量和提高传输效率。
数据压缩按照映射是否固定可分为静态数据压缩和动态 数据压缩。静态数据压缩(Winzip,WinRAR)是指压缩前源消 息集到码字集之间的映射是固定的,出现在被压缩数据中的 源消息每次都被映射为同一码字。动态数据压缩 (ZipMagic ,FreeSpace)是指源消息集到码字集的映射会随着 压缩进度的变化而变化。
发射 电
信发 源射
机
基本光纤传输系统
光
光
发
光纤线路
接
射
收
机
机
接收 电 接信 收宿 机
➢ 1960年,红宝石激光器发明,但室温下不能连续振荡, 1970年,激光器方获得突破
➢ 1966年,如何降低损耗的方法被提出(杂质吸收引起损耗 过大)
➢ 1970年,低损光纤被拉制出来 ➢ 1977年,光纤通信进入商用
18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光缆作为传输媒质,以光作为信息载 体的一种通信形式。与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拥有更大 的带宽和信息容量,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8
模拟通信系统传输指标:
(1)有效传输带宽
对于模拟通信系统而言,有效性体现在系统的有效传 输带宽,可用B来表示。不同的调制方式对应不同的 频带宽度,带宽越小,有效性越好。
(2)输出信噪比
模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用接收端的输出信噪比 (S/N)来衡量。信噪比是指接收端信号的平均功率 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在相同的条件下,系统的输 出端的信噪比越大,则系统抗干扰的能力越大,可靠 性越好。
13
(4)数字调制与解调
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 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 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 DPSK。 对这些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为 数字基带信号
14
(5)同步与复接
6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基带信号: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语音信号为 30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 ) ,由于这种信号具有 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不宜直接传输.
信源
模拟调 制器
信道
模拟解 调器
信宿
噪声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7
经过调制以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已调信号具有三 个基本特征: ➢ 携带有信息 ➢ 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 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因 而已调信号又称为频带信号。
11
(2)信道编码与译码
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 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 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中 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 现可靠通信。
12
(3)加密与解密
人为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 即加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 称为加密。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对收到 的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称为解密。
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测量技术
欢迎学习这门课程!系统测量概述
2
1.1 通信系统组成
通信即两地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通信系统是实现信 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
用
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
用
户
信道
户
A
接收设备
发送设备
B
(a)点对点双工通信系统组成
噪声源
图(a)是两用户双向互通信息的双工通信系统组成原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 生的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是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可以是自由空间,电缆或光 纤
5
噪声: 可分为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 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
调、译码、解码等。它的任务是从携带有干扰的接收信号 中正确恢复出相应的原始基带信号 信宿是传输信息的归宿点,其作用是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 换成相应的消息。 根据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通信系统总 体上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