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部编版9.那一定会很好 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9*、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习本课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奉献就是快乐的美好情操。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4.明白奉献就是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通过默读课文,明白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2.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

同学们,一粒种子被种到泥土里,由于泥土的滋润,它努力地向上生长着,生长着……终于开花了。

你们看,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微风中快乐舞蹈!
2.今天,我们也来讲一粒种子的故事,看看它是怎样快乐成长的,怎样的成长才让它感到了“很好”!
3.板书课题:9* 那一定会很好
二、学习生字、生词。

出示多媒体课件:课后生字词
1.教师带读。

2.点名学生带读。

3.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缩进努力花茎锯子斧子推车吱嘎拆开
三、学习课文,感悟“很好”。

(一)朗读课文,初次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音,认清字。

2.同桌互读。

3.师生交流。

4.教师总结:按主人公所走过的历程展开故事情节。

(二)展开故事情节。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它都走过了哪些历程?
3.师生交流,教师总结。

(1)一棵树的种子。

(2)历程:一粒种子——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美丽的木地板。

(三)注重心理,感悟“很好”。

1.一粒种子
(1)它是怎么想的? (2)它做到了吗?
(3)师生交流,学生回答。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
2.一棵大树
(1)它是怎么想的? (2)它做到了吗?
(3)哪句话体现了它“很好”?
(4)师生交流,学生回答。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
服。

)
3.一辆手推车
(1)它是怎么想的? (2)它做到了吗?
(3)哪句话又一次体现了“很好”?
(4)师生交流,学生回答。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
4.一把椅子
(1)它是怎么想的?
(2)它做到了吗?
(3)师生交流,学生回答。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
5.美丽的木地板
(1)哪句话表现了“很好”?
(2)师生交流,学生回答。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
(四)“很好”的含义。

1.“很好”的字面含义是什么?
学生查字典,理解“很好”的含义。

2.“很好”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生交流,教师总结:为社会做贡献就是快乐,就“很好”。

(五)交流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2.师生交流,教师总结:它梦想着自己能再次为社会做贡献,这才是它的快乐,才能让它感到“很好”。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作者按照一粒种子最后成为木地板所走过的历程为写作顺序,表现了主人
公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

文章运用了象声词来描写每一件事物,如“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等,形象生动。

全文也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和动作描写,把主人公在每一时段的心中所想表现了出来。

童话蕴义深刻,最后一句话突出主题。

2.理解课文并填空。

板书设计:
9*、那一定会很好
一粒种子
一棵大树——站起来
一辆手推车——跑起来
一把椅子——坐下来
木地板——躺下来}
心怀美好
实现价值
享受生命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来感悟文章,从而有所发现。

课文中,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那一定会很好”几个字一直贯穿其中。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主人公乐观、积极的心态。

课文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被人们做成手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很好”二字一直贯穿其中。

要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态很重要。

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效果还不错。

《去年的树》这个童话故事,意在让学生感悟信守承诺的重要,两篇课文的不同点因为学生年龄小,说不全面,需要好好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