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解剖谈正常胸部CT读片
,肺段
支气管(三级)等逐级分支形成的树支状结构。
上叶 B1:尖段 B2:后段 B3:前段
中叶 B4:外段
B5:内段
下叶 B6:背段 B7:内基底段 B8:前基底段 B9:外基底段 B10:后基底段
上叶 B1+2:尖后段 B3:前段 B4:舌叶上段 B5:舌叶下段 下叶 B6:背段
B7+8:前内基底段
1
1+2
胸锁关节层面
锁骨胸骨端
右颈总A 左头臂V 右头臂V
左颈总A
右锁骨下A 左锁骨下A 食管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气管
3 尖段支气管
3
1
1+2 2
尖后段 支气管
胸骨柄层面 主动脉弓上层面
胸骨柄
左头臂V
右头臂V 无名A(头臂干)
左颈总A
左锁骨下A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肩胛骨
3
上叶后段V
二、造影剂增强扫描 胸部含有大量气体,病灶一般为软组织,与含气 的肺组织有较大的密度差异。纵膈内有丰富的低 密度脂肪,故纵膈内解剖结构很清楚,一般不做 造影增强,但以下情况需做增强扫描:1.病人消 瘦,纵膈内缺乏脂肪;2.有血管畸形及血管病变; 3.鉴别纵膈的淋巴结核与恶性肿瘤;4.明确肺和 纵膈肿瘤对血管是否侵犯以及受侵程度;5.观察 病变的增强特点,对炎症、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 作出鉴别。注射造影剂方法以一次大剂量静脉注 射效果最佳。扫描方法为在常规扫描基础上确定 重点扫描区。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二: 轨道征与印戒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二: 轨道征与印戒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背侧
柱状支气管扩张与扫描层面垂直——“印戒征”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二: 轨道征与印戒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9区肺韧带淋巴结(深蓝色,B图)位于肺韧带内。 12区肺叶淋巴结(淡红色)在肺叶支气管的远侧, 肺窗显示下肺韧带(白箭)与淋巴结(黑箭)相 连。下肺韧带自下肺门向下走行至膈肌 。
肺癌右肺门淋巴结转移 。13区肺段淋巴结(淡红 色,B图)位于后基底段支气管的前方 。
14区肺亚段淋巴结(淡红色)位于亚段支气管 (弯箭)附近。
最上纵隔淋巴结涂色(绿)。位于左气管旁,左颈总 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 。注意3区血管前淋巴结(粉 红色)位于主要动脉血管的左前方。
为2区上气管旁淋巴结涂色(紫色),它是1区淋巴 结的延伸。此片上又看到了3区淋巴结(粉红色)。
紫色显示2区上气管旁淋巴结,它在头臂静脉顶 部下方,但是又高于主动脉弓顶部。造影剂是经 左头臂静脉进入的,注意前胸壁侧支静脉(弯箭) 和两侧内乳静脉(直箭)的充盈。
3. 主动脉弓层面:主动脉弓自右前向左后斜行,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主动脉弓可不呈水平走 行,此层面可见胸腺,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前。 4. 主肺动脉窗层面:上界为主动脉弓下缘,下界 为左肺动脉,前方为升主动脉,后方为气管, 在同一层面,升主动脉总是大于降主动脉。 5. 左肺动脉层面:为主肺动脉窗下界,主肺动脉 后延伸为左肺动脉。 6. 右肺动脉层面:右肺动脉从主肺动脉发出向后、 向右延伸,位于腔静脉后方、中间段支气管前 方,右肺动脉管径不超过25mm,肺动脉主干 不超过29mm。
B9:外基底段 B10:后基底段
独眼能看双上肺,左下还留一
点背。 对眼能看前后背,双眼能看前 和背。 嵴角出现能看中舌背,基底干 出现就看余下肺。
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含肺段支气管,肺段动脉和支气管血管支。
主要显示纵膈血管、气管及肺门(淋巴结)结构。增强扫
3
1 1+2 2 6
主动脉弓层面
血管前间隙 主A弓 上腔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气管前间隙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
右主支气管
3
3
左主支气管
尖段支气管
1
2
1+2
6 6
尖后段支气管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气管杈层面 主-肺动脉窗层面
胸骨角
升主A
上腔V
心包上隐窝
降主A
胸 奇V食管隐窝 部 正 常 解 剖
前段支气管 上叶后段V 后段支气管
柱状支气管扩张与扫描层面垂直——“印戒征”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附: 支气管粘液嵌塞 检查方法与价值
粘液支气管征或支气管粘液嵌塞:是由于扩张的支气管腔 内分泌粘液无法排出或近端梗阻而郁积等原因所致。
CT表现—表现为分支状或指状致密影,呈指套征
或“V”、 “Y”形征。
枝发芽状,称“树芽征”(tree-in-bud)
CT表现—多在肺外围支气管末梢呈2-4mm大小结节与
树枝状的高密度影。
意义:多表明有小气道病变如:细支气管炎症、弥漫泛
发性细支气管炎及肺结核病灶或播散等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一: 树 芽 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末梢细支气管扩张形成粘液栓——酷似“树芽征”
升主A
上腔V 右上肺V 右肺A 叶间A
肺A 干 左上肺V 左肺下叶A 降主A
中叶A
中叶支气管 叶间A
下叶A
5 4
3
3
4 5
上舌段 支气管 上舌段V 段间支 左肺A下支
下叶背段支气管
6
6
上肺静脉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
升主A 右上肺V 叶间A
肺 A干 左上肺V 左肺A下支
降主A
内侧段支气管 外侧段V段间支 外侧段支气管 下叶支气管 下叶背段支气管 背段V
(正常同级别的肺动脉直径稍大于伴行的支气管内径)
CT表现—在肺野内显示为平行的线样高密度影或环形低
密度影伴周围点状高密度影(直径小于前者)
意
义:表明有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伴发的细支气管
扩张等。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二: 轨道征与印戒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检查方法与价值 CT征象一: 树 芽 征
末梢细支气管与肺泡结核灶及播散——酷似“树芽征”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检查方法与价值 CT征象一: 树 芽 征
弥漫性肺小叶中心炎症——HE小叶间隔及小叶支气管周围浸润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一: 树 芽 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胸部常见CT十大征象 的诊断及应用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同影异病、同病异影”在胸部十分常见 “影像诊断”从经验医学步入循证医学
“基本征象”是构成胸部疾病重要的元 素
胸部常见CT征象认读与临床诊断实践
CT征象一: 树 芽 征 检查方法与价值
由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病变形成的小 结节影与分支细线影构成的酷似春天的树
描图像,纵膈血管解剖显示清晰。重点描述9个基本层面:
1、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 2、主动脉弓上层面; 3、主动脉弓层面; 5、左肺动脉层面; 7、左心房层面; 9、膈肌层面。 4、主肺动脉窗层面; 6、右肺动脉层面; 8、四腔心层面;
正常纵膈解剖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层面加以分析,并以层面中具有 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命名。 1.胸骨切迹或胸锁关节层面:该层面可见到三对血 管排列在气管两侧,靠前、靠外是一对左右头臂静 脉,靠后是一对锁骨下动脉,紧贴气管两侧为左右 颈总动脉。 2.主动脉弓上层面:此层面可见五支血管影,左右头 臂静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肺动脉韧带的钙化(箭)从主动 脉弓下后方延伸到主肺动脉顶部。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红色)左右侧上腔静脉前 方和主动脉前方,及中线稍偏左的主肺动脉前方。 紫色为5区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绿色)和4区较低的气管旁淋巴结, 8 区食管旁淋巴结(黄褐色 ), 10 区肺门淋巴结(黄 色 ),13区肺段淋巴结(粉红色 )
3
3
前段支气管 尖后段V
2
右肺上叶支气管 右肺门 6 6
1+2
尖后段支 气管
右肺上叶支气管
左肺动脉层面
胸骨体
肺A干 左上肺V分支 左肺A 左肺门 降主A 半奇V
升主A
上腔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奇V
3
3
前段V 段间支
中间段支气管
4
4 6
舌段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 气管
6
左肺下叶A
右肺动脉层面
左肺上叶支气管层面
7. 左心房层面:左心房前方为主动脉根部和右心耳, 后方为食道、奇静脉、降主动脉。 8. 四腔心层面:此层面可见右心房、室,左心房、 室,心腔与心壁不注射造影剂无法区别。 9. 膈肌层面:纵膈内其它几个重要脏器,气管、食 管(一般壁厚不超过3mm)、胸腺(位于血管前 间隙,分左右两叶,于幼儿时期较大,以后逐渐 增大,直至青春期,密度与胸壁软组织相仿,以 后逐渐萎缩,于20~40岁实质逐渐由脂肪组织所 替代)。
气管—支气管系统;
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肺窗主要用于观察肺与气管支气管,应着重观察下面几个层面:
气管下端层面;
左、右气管分叉层面;
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中间支气管和左上叶支气管层面; 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基底干支气管层面。
主支气管(一级),肺叶支气管(二级)
主A根部
右下肺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降主A
5 4 7 8
4 5
7+8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