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年度工作总结篇一: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自年初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过程中再次当选村主任,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同事以及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严格按照村主任职责要求,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自觉服从组织各项安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较好地完成例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方面,明确职责,积极协助村两委落实好各项工作目标。
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深入组织学习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按照上年度创先争优实施方案的安排和部署,组织村在家党员学习和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掌握中央至省、市、县、镇创先争优活动的最新动态,努力开展好穿线争优实践活动,同时配合包村干部做好创先争优软件资料等。
(二)镇党委政府的换届工作。
今年6月至8月,我村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开展换届工作,按照要求,民主、公平、公正的推选出夏学元等11名镇党代会代表,马统学等6民镇人代会代表,以及马德胜等两名县人代会代表,确保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按照《**县**镇**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积极完成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1、**影剧院、敬老院、村委会的拆迁工作,同时新建四层商贸住宅楼一栋,由于开工迟,现主体已竣工,封顶工作预计明年七月初王成,同时计划于明年完成村委会综合办公楼的修建。
2、配合镇党委、政府及水管处完成了分水闸至加油站暗渠的铺设任务,以及人饮工程的测量及主管道进村工作。
3、完成16双孢菇大棚的搭建工作,并于七月初完成10座棚的进料,由于天气和地质原因,有6座鹏坍塌,其余4座于九月初发挥经济效益。
4、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了***等70户的农村危旧房改造,房屋已装修入住,按照要求,所有资料均已上报。
(四)民生工程工作。
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1、“低保”工作。
我村低保工作于去年第四季度停发,并重新评定。
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我积极与班子成员、各社社长沟通,按社下队进行评定,有各社村民集体评议本社“低保”,确保“低保”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2、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
于今年五月,完成了东西山2468亩退耕还林地的沙棘补植补造工作,同时按照县林业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于七月初对沙棘白眉天蛾等病虫进行了喷药防治。
3、合作医疗工作。
按派出所在册户籍,我村共636户,总人口2100人,16岁及以下共347人,50岁以上553人,17至50岁共1200人,17岁以上学生和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960,且有150人外出务工3年以上未回家。
由于我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的现状,给我村合作医疗的收缴带来很大困难,经过两周的突击,截止12月14日共有1929人缴清。
(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调查摸底和录入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村两委班子连同各社社长,积极配合镇包村专干开展此项工作。
在工作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两周内完成了我村XX多人的调查摸底和1198人的系统录入工作。
(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年初至今,村两委积极配合镇司法所,对我村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成功调解了任建军等几起重大车祸事故纠纷,在村上和镇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村矛盾纠纷调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工作体会(一)工作枯燥乏味,且牵头万绪,必须在工作中探索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经验。
作为一名村干部,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为群众服务的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凡事事必亲力亲为,这样以来,才能有助于提高我们为民服务的能力,同时对今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工作与学习要互相兼顾。
我作为一名村干部,工作上要尽职尽责,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在工作之余,要加强对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党建基本知识、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学习,以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明年工作目标。
1、将村两委班子紧密团结起来,认真做好**村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认真做好上级党委政府所交付的各项工作。
3、协助村委班子做好我村产业结构调整,力争促进农民增收。
4、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用心为群众服务,解决好群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5、力争完成商贸住宅楼工程全面竣工,同时力争使26座双孢菇大棚全部发挥经济效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我将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力争取得更好地成绩!篇二:村长和村两委总结3年工作的述职报告村长和村两委总结3年工作的述职报告三年来,我和两委重点做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抓党建巩固组织阵地。
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
抓好村党支部自身建设,巩固基层组织阵地,是支部书记应尽的职责。
对此,我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狠抓班子建设,带领班子成员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政策水平,提升民主决策能力。
其次,狠抓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和日常教育管理关,通过主题教育、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等增强党性观念。
再次狠抓制度建设,建立村级工作十项制度、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真正做到三个“交给村民”:把“村事”的知情权交给村民,把“村财”的处置权交给村民,把“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
选派前,由于诸多因素,村工作合力没有形成。
三年来,选派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显著加强,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班子成员之间进一步增进了理解和团结,基层组织阵地明显巩固。
XX年,我村获得全市“巾帼创业示范村”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XX年度获全县“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兵、计生工作“村为主”机制示范村、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先进村等称号,XX、XX、XX连续三年在泾川镇全镇目标考核中位居第一名,成为名副其实的样板村。
二是保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增产增收得实惠。
长期以来,我和村两委致力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立足本村优势,努力找准适合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并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一是主打“蚕桑”牌,发展一村一品。
我村先后组建蚕桑专业协会、“农民蚕校”和蚕桑专业合作社,为桑农提供一条龙服务,并争取到“东桑西移”项目建设,三年来,养蚕户从124家发展到186家,桑园面积从400余亩发展到800余亩,蚕桑一项全年可使户均增收5000元。
此外,吊瓜和灵芝种植在我村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突出发展工业。
民营和外来投资企业蓬勃发展,当地群众就业渠道明显拓宽。
村现有民营企业9户,回乡创业青年梁勇刚创办安徽大山人竹木工艺品公司,注册“木头记”商标,并积极申报“安徽名牌产品”,目前,该公司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00余人,人均月收入1200元,是中国木梳之乡-泾县唯一一个自营进出口的木梳企业。
三是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村林改工作顺利完成并已发证到户,明确了产权,理顺了关系,群众垦荒造林热情得到激发,三年来新开垦荒山造林1000余亩。
三是办实事解决民生困难。
新农村建设设顺利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风声雨声,百姓的呼声,是我工作的方向标。
三年来,我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改善村容村貌,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民生困难。
XX年5月,促成副市长孙正东来村举行新农村建设现场会,10月,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观摩会在我村举行。
市委常委、原市政府秘书长张建军连续三年联系我村“小学教”活动,县委书记肖善武连续两年联系我村,市县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我村新农村建设,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好基础,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好条件。
三年前,我村尚无一米水泥路,塘坝多处失修,亦无任何文化体育设施;三年来,我村投入35万元维修当家塘坝3处(靠山塘、小坑塘、蕨蕨坑大塘),灌溉农田1200余亩(其中扶贫、水务等部门项目资金22万元,自筹13万元。
我村不是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按说不在扶贫盘子里)。
筹措、争取资金104万元建设通组通户水泥道路公里,其中村村通主干道一条,公里,通自然村道路7条公里,除小东冲、汤家湾、油坊、靠山四村民组外,水泥道路在村民组实现了全覆盖;340户村民自来水正逐步安装。
投入6万元建成村卫生室,投入万元建成农民篮球场、休闲凉亭各一座,村民小病不出村,在村里可以看到戏,打到篮球。
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赵家河道修复项目已由县扶贫局立项,大山头矿山整治项目已由县环保局立项,即将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下游葛溪河的水质。
四是促新风维护农村稳定。
乡风文明进一步凸显,和谐社会建设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们着眼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关注弱势群体,努力构建社会和谐。
孤寡残病等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解难,他们口无怨言,面有喜色。
三年来共安排残疾人创业资金万元帮助钱松祥等9户救助对象,争取万元团委“明德奖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一名(靠山组戴亚林儿子戴怡怡,安徽大学),争取万元的民政救助资金帮助雪灾倒房户(邱六保,靠山组)建房竣工。
二是加强农民文体、卫生场所建设。
建立乡村文化络,完善农民书屋建设(现有各类藏书3300余册,报刊30余种,并接通宽带)。
添置健身器材3套、乒乓球桌2套,建设农民篮球场1座。
保障农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利和健康需求。
三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倡导带动农民群众积极开展破除封建迷信、禁止赌博等宣传活动,促使与邻为善,尊老爱幼,简办红白喜事,推行殡葬改革,弘扬了社会正气,树立了新风尚。
村民反映,近年来,村里灯亮了,树绿了,厕所干净了,出门没有泥巴了。
XX年以来,有一户(梁辉)被授予宣城市“五好文明家庭”称号,一人(梁勇刚)获第二届“宣城市十大青年创业之星”称号,一人(梁辉)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员中心户,一人(温金秀)被评为全市党员科技致富标兵,一人(丁运华)被评为县劳模,全村被评为宣城市“文明村”。
5户家庭子女考入重点大学,其中军校生2名(国防科大、二炮工程学院各一名)。
三年来风雨兼程,三年来点点滴滴。
三年来,围绕构建“和谐富裕巧峰”目标,扎实工作,较好的做到了从机关干部到“三种人”的角色转换: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人、群众呼声与诉求的倾听者和代言人、群众发家致富的服务者和领头人。
回顾我在巧峰的一千多个日子,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是对组织、对巧峰存感激之心工作,虽然能力低微,但我一直在严于律己,兢兢业业。
没有贪一分钱,没有赌一次博,没有害一个人,虽然有时显得急躁,急于求成,想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做好。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村支书身处第一线,面对新形势下多元化的矛盾,必须具有驾驭农村全局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