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_复习《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复习《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次函数》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中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

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础的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为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函数做好铺垫。

学生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解析式与图象的结合有了一定的整体把握,具备了一定的函数思想,基本上能运用函数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它性质的直观体现,对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要教会学生画图像,学会观察图像,借助图像理解与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并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复习《二次函数》效果分析
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二次函数已经成为中考命题的重点。

根据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学习及掌握的情况,从梳理知识点出发采用以习题带知识点的形式,我精心准备了《二次函
数》的复习课,教学重点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

下面是我对二次函数的复习课的一些反思感受:
首先,我认为在课堂上,我对知识的脉络掌握还是有一些欠缺,把二次函数的应用,用自己的眼光和感受想象的太简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又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所以在课堂上有的习题深度没有掌握好,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本节课体现的是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同,部分学生对图像性质掌握的不够扎实,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不能做到得心应手。

而我只是在后面的习题竞赛中简单的体现分层,对于提问中的分层,习题中的分层还是做的不够好,这说明我对于分层教学的这种方法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应该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层。

最后,课堂上的语言不够简练精辟,尤其是评价性和鼓励性的话语较少,显的很单调。

未做到让学生为我的一句话而振奋,没有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这是我一直以来欠缺的一个重点。

《二次函数》教材分析
“二次函数”这一章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之后学习二次函数,这是对函数及其应用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是今后学习其它初等函数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对学生学习函数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函数模型(函数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复习《二次函数》测评练习
1.(2016·泰安中考)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大致是( )
5.(2014·泰安中考)已知函数y=-(x-m)(x-n)(其中m<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 )
6.(2013·泰安中考)对于抛物线y=-(x+1)2+3,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为直线x=1;③顶点坐标为(-1,3);④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7.(2012·泰安中考)将抛物线y=3x2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y=3(x+2)2+3
B.y=3(x-2)2+3
C.y=3(x+2)2-3
D.y=3(x-2)2-3
11.(2016·泰安中考)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复习《二次函数》课后反思
这次复习课的内容继续考察二次函数的图形与基本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同时更注重对二次函数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如对二次函数的建模应用。

1.本节课用多媒体,可更大作用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用性,以最快速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并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题意。

同时在本题的讲解过程中可利用幻灯片一步步展示详细过程,可起到规范学生解答过程的示范作用。

2.本堂课既然属于复习课,那上课之前可适当复习旧知,如二次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适当铺垫,以利于复习更好的进行。

3.让学生学会辨别每一道小题的特殊条件,关注细节,决定成败。

4.可适当点拨,由学生完成,不必花较长时间讲解,涉及大数据的运算,所以应给足时间训练学生解出本题,以达到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5.对于每道题的训练不是为了单纯的解题,而是让学生从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每道题之后的归纳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次函数》课标要求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
-
(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2)
y+
a
h
k
x
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复习《二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5)*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学习过程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新课标》对本章的要求
课件出示“泰安最近五年中考中考察“二次函数”的题型、分值和内容”让一位学生读一读,让所有的学生知道《新课标》对本章的教学要求
教师简单地讲一件最近几年泰安中考中《二次函数》考察的题型和分值
让学生做一组简单的练习题,回忆相关知识点本节课。

教师出示答案。

让学生逐一说一说用到知识点。

同时老师板书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网络
通过上面的小题目,知识简单的说了一下本章的知识结构。

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课件,系统地复习一下本章内容。

学习过程教学设计
通过本环节,让
学生对刚才几个
小题中的疑难问
题进一步“探
究”,进一步理解
二次函数的性
质。

通过本题的练
习,让学生进一
步练习《二次函
数》表达式和性

通过本题的练
习,让学生进一
步练习《二次函
数》图像和性质
通过本题的练
习,提高学生的
综合应该用能
力。

通过本组练习,
让学生对近几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