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全院医疗设备(含教学、科研设备,下同)的论证、验收、使用、报废及档案管理。

2.范围:全院。

3.定义:无。

4.权责
4.1医学工程与信息部:负责医疗设备的论证、验收、维修、预防性维护、报废及档案管理工作。

4.2财务部:负责医疗设备资产账目及设备残值处理。

4.3各使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保管、使用和日常维护。

5.制度内容
5.1论证
5.1.1医疗设备使用科室根据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需要在每年10月申请上报次年度医疗器械申购计划,填写《医疗设备/卫生材料申购表》和《医疗设备申购汇总表》。

医学工程与信息部汇总整理后,经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年度预算计划,由院长办公会批准后作为次年度设备采购计划。

5.1.2购置大型(甲、乙类)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必须先编写可行性报告,并通过医院职代会立项通过后同意购买。

5.1.3对紧急情况或临床急需的医疗设备,应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填写《医疗设备/卫生材料申购表》,交医学工程与信息部部长及
分管院长审批,医学工程与信息部将建议购置项目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批准后纳入计划外采购清单,优先办理。

5.1.4采购计划立项后提交集中采购办公室按医院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招标采购。

5.2验收
5.2.1购进的医疗设备由使用科室代表、医学工程与信息部技术人员及供货方共同参加验收,对设备的配置、技术参数、功能指标逐项检验,必须满足合同所有条款。

填写《专业医疗设备装机验收单》并由各方共同签字。

5.2.2对于医疗设备有特别技术质量验收要求的,应由政府授权的机构(如商检、计量、压力容器、卫生质控等)进行。

5.2.3供货方须提供操作和维护培训,培训完成后受训人员签字认可。

5.2.4供货方须提供《设备操作流程》、售后服务联系方式与医学工程和信息部。

5.2.5医学工程与信息部对验收不合格的产品实施控制,包括不合格产品的确认、标识、隔离、处置及记录。

5.2.6验收结果应作详细记录,并作为技术档案留存,验收合格才能办理入库手续。

5.2.7对于违反验收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医疗伤害事故的,应追究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3使用:医疗设备使用按《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5.4报废
5.4.1设备使用部门填写《医疗设备报废审批表》。

医学工程与信息部工程师做技术鉴定部长审批,设备分管院长审批,财务部审批。

1万元以上设备的报废需院长审批。

5.4.2 1万元以上设备的报废,按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5.4.3减免税进口的设备,自海关入关之日起超过5年的自动解除海关监管,按本制度申请报废,不满5年的需向海关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按本制度申请报废。

5.4.4待报废设备在未批复前由原使用科室保管,悬挂“禁止使用”标识牌以防他人误用。

5.4.5经审批的《医疗设备报废审批表》交医学工程与信息部留存。

5.4.6经批准报废的设备,使用科室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医学工程与信息部汇总由财务部统一进行残值处理。

5.5档案
5.5.1价值在1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都必须建立设备档案。

5.5.2凡属归档范围内医疗设备的购置申请报告、批复文件、验收报告、合同、随机文件、合格证书、安装调试等记录,以及在使用、管理、维修和改进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均应归档。

5.5.3设备档案应有专用柜橱,存放有序,查找方便,严防毁坏和丢失,注意资料安全。

5.5.4档案原件不外借。

如因特殊需要,必须借用时,要办理借阅手续。

借出的档案材料,借用人要妥善保管,
不得毁坏和遗失,按期归还,如有损坏、遗失,由借用人负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