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

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

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一、绪论(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

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

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

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

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

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

”[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由于其社会、文化、经济、空间和环境等功能,以及对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行业积极作用,在所有欧盟国家都得到了支持[6]。

3.国内研究综述。

浏览相关国内文献发现,我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献大多还停留在基础研究和行业指导上,以及研究一个区域的成功经验,来带动整片地区的发展。

但这样研究难免会出现这片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

截止到xx年1月1日,在中国知网上以乡村旅游并含休闲观光农业为篇名,检索到5篇相关文献。

严力蛟、徐奂等人(xx)的《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7],太原市副市长毋青松(xx)《突出特色对标一流——努力做好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工作》[8],学者管凤枝的(xx)《河南新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思考》[9],学者袁圣菊(xx)的《追江赶海看启东——启东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10],学者吴金水(xx)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服务松阳乡村旅游》[11]。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借助百度学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研究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的文章,从中汲取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2)实地考察法。

通过多次去中廖村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重点详细的调查,在考察过程中,对中廖村能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具体旅游资源等做出必要的记录。

(3)归纳总结法。

结合文献中汲取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相关资料,对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作出总结和概括。

探讨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2.研究思路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中廖村旅游发展的实地考察和归纳总结,找出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各选取两条最重要的,进行组合分析,得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一)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1.村庄生态文明建设。

中廖村的建设坚持以“双修”“双城”、海绵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以发展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不砍树、不拆房、不占地、不填塘、不贪大、不求洋,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在环境改善上下工夫,为绿色发展、特色发展、共享发展搭好平台[11]。

中廖村村民已承包种植花海,共计31亩,以格桑花和小菊花为主。

中廖村中和湖已修建环湖栈道。

在中廖村内休闲观光,感受那逶迤于群山之间、风光旖旎的山水人家。

沿途中,有耸立的椰林,茂盛的香蕉树,葱茏的芒果林、火龙果林和百香果园;可以在湖边栈道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沿途欣赏玫瑰花基地、黄秋葵基地,庄稼、树木、河流、牲畜都是朴素乡野的生活元素,一派朴实、自在、生态的田园风光、乡村美景。

2.规划五带五区。

中廖村按照《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xx-2020)》要求,规划“五带五区”。

五带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带、乡村观光生产带、农业观光生产带、生态农业体验生产带、休闲体现农业生产带;五区:入口服务区、自驾车观光区、果林采摘区、山地果林种植区、农业科普区,将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入美丽乡村建设[12]。

(二)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1.村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

xx年,中廖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xx年10月,中廖村的村庄旅游资源开始得到开发,xx年2月底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体竣工。

中廖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都得到质的提升。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入口的修建,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及配套人行道铺装、海绵化边沟工程,绿化景观提升工程,8个自然村的路灯亮化及文化室的升级改造工程(含修建篮球场6个),修缮一个榕树广场(含公厕),建设2635米长的环湖木栈道及亭子13个、临时停车场1个、农家乐1个、民俗休闲园1个、小卖部1个,黎族特色民居外立面及庭院改造100户。

2.与华侨城合作。

xx年4月7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华侨城不抛弃、不轻视中廖村的风土人情,运用共建、共享、共治的互惠模式,注重提高老百姓经济收入和精神文化水平。

华侨城用文化、演艺、亲子娱乐、户外拓展、特色餐饮住宿、农业教育等多种业态把中廖村打造成美丽、时尚新乡村的示范点。

xx年4月30日,市民、游客期盼已久的中廖村示范段正式启动。

据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xx年国庆长假三亚主要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同比增长83.92%,中廖村就接待了2.14万人次[13]。

(三)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

1.休闲观光农业拓展乡村旅游收入来源。

近几年,中廖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不仅提升了种植规模,而且种植的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

目前中廖村的“五区五带”能够实现农产品的产销结合,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旅游者。

这些园区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旅游者进去观光游览的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的旅游消费。

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增加5个就业机会[14]。

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吸引物,倒逼乡村旅游相关产业的布局和完善,村民就业岗位的增多,也就意味着多了一条致富之路。

2.休闲观光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建设是以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特点。

它要求加大对中廖村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住宿、餐饮、通讯、厕所、水电等硬件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廖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变了中廖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等不卫生现象,促使中廖村村容村貌发生极大的变化。

同时,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带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指引村子里的村民积极学习和驾驭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并对中廖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和较大改变,推动了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发展的优势(s)。

1.四无村庄。

中廖村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无吸毒人员,无房屋违建。

村子里干群关系和谐,村干部真心为民办实事,村民安守一隅,守朴归真,符合中国人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曾被央视点名赞赏。

“夜不闭户,日不拾遗”的中廖村是一处能让游客们睡梦安稳、内心清净的乐土。

2.热带农业资源丰富。

中廖村位于北纬18度的三亚,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占据天时地利,具有较高的休闲观光价值。

水稻年可三熟,瓜果花卉四时不绝,玉米、花生、甘薯等均可冬种。

中廖村内有高大挺拔的槟榔和椰林,茂盛的香蕉树,葱茏的芒果林、火龙果林、龙眼林、莲雾园和百香果园以及玫瑰花、黄秋葵基地。

(二)发展的劣势(w)。

1.休闲观光农业人才缺乏。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各种农业技术人才和旅游专业人才。

中廖村现有总户数812户,3800多人口,90名党员(含4名预备党员),大学生村官仅有一人。

不仅缺乏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群众基础好、且精力充沛的村干部,也缺乏休闲观光农业人才和乡村旅游人才。

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中廖村虽然已经建设了一些特色民宿,但是未形成规模,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中廖村旅游购物设施、娱乐设施未合理均匀配置,医疗救护设施匮乏。

其他设施,如信息服务、问讯、物品寄存、邮局、快递、自动取款和外币兑换、电话、饮水点、垃圾桶、吸烟点等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或空缺。

(三)发展的机遇(o)。

1.政策支持。

xx~xx年,海南省级财政投入休闲农业的项目资金为930万元,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宣传、示范点建设等方面[15]。

xx年,海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王文甫提出《关于尽快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海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建议》。

同年9月,海南省农业厅对该提案进行回复,关于加大政策衔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海南省农业厅牵头起草了《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上报海南省人民政府。

xx年年初,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拓宽社会智力支持渠道、提升乡村建设规划、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