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第一部分怎样选题?一篇文章的写作,无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就是文章的选题问题,好的选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所以选定论文的课题,是撰写论文第一步工作,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十分关键的一步工作。
有人把它比作部队打仗选好进攻的方向,如果进攻方向错了,轻则耗费人力物力,徒劳无功,重则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初写论文,选题一定要认真慎重。
一、选题的一般要求第一,选题要小。
在选择论文题材的时候,应当注意一个规律,就是越小的题材,越容易写出动人之处。
这是因为,小题材做出大文章,必然要进行深入、广泛的论证,需要更多的素材,在论证上要更加深入、细致、周到。
这样的文章,大家才愿意看,对法制建设也有贡献。
但是,往往是小文章作大是很难的,因为有些人在作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材料不够,分析不够,问题说不深,说不透,蜻蜓点水,不解决问题。
这样的文章,是不受欢迎的,也不解决问题。
只有选题小,才能够在有限的论文字数的范围内,做最大程度的展开,增加文章的容量和论述深度,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价值。
有一个比较通俗的比方,就是刀越锋利,刀刃就越窄,好钢就集中在刀刃上了。
写文章大概也是这样的道理。
第二,思路要宽。
题目小了,内容就要深。
要想把文章写得深,只有思路宽,想的问题丰富、深远,历史的,现实的;横向的,纵向的;中国的,外国的;理论的,实践的;统统都要想到。
二、选题的主要方法一是“夹空”法。
所谓“夹空”,其含义,就是选题尽量在理论的夹空中选择,在别人都没有选择过的空间当中选择。
在现在的理论研究中,大量发展的是边缘学科,最引人注目。
而且研究边缘学科最容易取得成功。
在传统的学科中,也有这种“边缘”的题目。
比较形象地讲,就是挨近的两个问题都有人研究了,但是,在这两个题目中间,还可以发掘出一个既与两个题目有联系,又与两个问题不同的题目。
这就是夹空中的题目。
选择这样的题目,我曾经说过,就像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一样,是包打胜仗的战术,是包打天下的题目。
我在部队的时候学过军事学。
林彪的“一点两面”战术,批判尽管批判,但打仗是非常管用的。
它的核心,就是攻击一处敌人,首先要选择一个点,作为主要的攻击点,然后再选择至少一个或者更多的“面”来配合,辅助进攻。
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一个军队,如果腹背同时受敌,那他就只有一个选择:“跑”。
所以说,“一点两面”是打的击溃战,不是歼灭战,但是确实如林彪所说,是包打胜仗的诀窍。
“夹空理论”也是包打胜仗的诀窍,应用于选题上,选得好,题目确定得好,文章就有了一半以上的成功率。
写文章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专著的题目,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现在的专著何其多,虽然精品不多,但是很多问题都有人论述到了。
在选题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选择最容易突破的题目,最好是没有人做过的,做起来,才有前途。
写作论文,根据自己的论文容量,选择夹空中的问题写作,是最成功的方法。
二是“超越”法。
在写作论文的选题中,也可以选择大家都论述过的题目,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超越前人所有的论述,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我把这种方法叫做“超越法”。
这种方法与“夹空法”正好相反。
夹空法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东西,包打胜仗。
超越法则是对大家都说过的东西,说出比别人更高明的意见,超越前人的议论。
这种方法选题有其难处,这就是要在研究了全部、所有的同类著述以后,才能够做出这样文章来。
因此,用这种方法选题,写作时下的功夫就要更深。
没有实力,用这种方法选择题目,做起来很艰苦。
但是,在现在,我国学术界的法律研究是很深入的,绝大多数的题目都被别人做过,要选择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题目,是很难的。
大概在行政法和商法中,这样的题目还很多,但在传统民法、刑法中就很少见了。
因此,在论文选题中,超越法是经常用,当然也很难做好的一种方法。
运用超越法选题,首先要很好地看书,积累资料,掌握这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各家各派的学说观点,综合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超越各家各派的理论,自成一说,自成体系,别有新义。
如果有这个能力,就可以选择这个题目。
现在的积累资料掌握学术动态,方法简单多了,上网、GOOGL、百度,等等,一搜,有关的论文就出来了。
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经常是运用这种方法来选择题目的。
特别是选择做驳论的文章,更是要用这种方法,把要反驳的问题说透,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
我有一个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是批判了这个学者,再批判那个学者,几种观点都批判完以后,至于自己是什么观点,他说:“那还没有想好。
”我反对这样做学问。
但是也有人主张这样的做法也是必要的,因为不破不立,先破了大家的观点,然后给别人立论就打下了基础。
还有一位老师讲课,每次都是“某某说”不对,“某某说”不对,“某某说”也不对,“我的观点永远是折衷的意见”,即“折衷说”。
这种说法也不值得提倡,然而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超越法的应用,不过是没有应用好而已。
三、选题时的注意事项在这个题目就要结束的时候,我要告诫各位同学,运用上述方法进行选题,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进行。
第一,夹空法选题也要适当,不要选择自己力所不及的题目。
第二,超越法选题,也不要“无私无畏”,动辄就要重构某种制度。
第二部分怎样写作?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试图达到的目标、论文的创新之处。
其中,文献综述只陈述与论文相关的文献,并指出已有文献的不足,这正是你论文研究所要填补的。
第二部分正文第三部分结语一、从题材大小考虑文章的篇幅和容量二、确定论文要论证的主题论文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
主题定下来,文章的基本格局就定下来了。
因此,确定主题是十分重要的。
坚持主题先行,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主题,就没有一篇好的文章。
论文的主题,就是作者对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本观点。
确定论文的主题并不难。
选定一个题材,把这个题材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
学术论文的主题要直白,不要隐讳。
这正和文学作品相反。
文学作品的主题讲究隐蔽,隐藏得越深越好,让不同的读者阅读后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这才是文学作品最好的主题处理方法。
在写法学论文的时候,不能这样,不能让读者去猜,而是主题越直白越好,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
文章的主题必须以一贯之,在文章中不可进行改变。
如果不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中心,没有基本观点,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论文了。
例如,有一位同学写作的论文,一个题目,分为两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各不搭界,说的完全是两个问题,就像“几论”文章那样。
这样的文章为双主题或者多主题,是写文章的大忌,一定要避免这样的毛病。
最后,文章的主题能够归结起来,在读者读完这篇文章以后,能够用一句话就说清楚,这样的主题提炼就是成功的。
我曾经和学生讲过这样的话,就是:理论工作者就是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展现深刻的理论内涵;实务工作者就是要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把复杂的案件归结为一句话,正好与要适用的法律相等。
在做法学论文中,是要丰富理论内涵,但是不等于文章的主题复杂。
主题一定要简明,理论一定要深厚。
做到了这一点,文章就差不多成功了。
三、确定论文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
主题确定了,论证方法不对,论证得不好,也不会写出好的文章。
(一)首先要确定的是,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还是驳论在一般情况下,法学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应当是立论。
就是在这篇文章中确立一种什么观点,其实也就是文章的基本论点。
围绕着这个主题,全面阐述它的正确性、必要性,以及具体的适用方法,使这个观点立得住,别人批不倒,立论就成立了。
当然,在一篇文章中,既有立论也有驳论的也是最为常见的。
立论和驳论在一篇文章中结合得好,文章就是成功的。
在写作论文中,一般是不选择驳论方法的,而是立论方法。
但是,在立论中,要很好的使用驳论的方法,驳论是局部的、个别的方法,不是普遍的方法。
(二)其次要研究的是文章的具体论证方法比较法、演绎法、归纳法、推介法、综述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在论文中使用。
有的时候做一篇文章,就使用一种论述方法。
例如,用比较法写作一篇文章,就是比较法学的论文。
推介国外的一种制度,说明中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借鉴使用,就是推介法的文章。
实际上,在一篇论文中,尤其是分量较重的论文中,往往不会只用一种论证方法,而是根据文章说明的具体情况需要,各种方法综合运用。
在初学者看来,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各种论证方法,有些眼花缭乱,理不出头绪。
但是,只要在写作实践中坚持下去,并且经常动脑筋想问题,就一定会学会运用这些论证方法。
四、研究采取何种文章结构论文的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分析、解决问题,所有介绍性内容应该少写。
五、关于构思要写好一篇好的论文,必须进行慎密的构思,按照上面所说的各种要求,对一篇文章的全部进行全面地考虑,并且一定要在考虑成熟后再动笔。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一篇文章酝酿到了在心里实在憋不住的时候了,不写出来就不行了,再动笔开始写。
怎样做到构思慎密,达到不说不快的程度?就是要在构思和酝酿的时候,对篇幅和容量、主题、结构、论证方法、表述形式,都要有成熟的想法;同时,还要对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以及文中重要的段落和主要的部分怎样说明,进行反复思考,打好腹稿,甚至于在心中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这个时候,大概就是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现在用电脑写作,有一个好处,就是先将提纲写好,然后在提纲上进行扩充,可以保证思路清晰,文思不断。
腹稿打到什么程度?腹稿达到第二级题目甚至是第三级题目,这样可以保证写的快。
第三部分关于论文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一、注释的重要性注释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最贴切的比喻,就是女生的化妆。
人长得不错,脸蛋不错,再在化妆上下点功夫,那就是美女了。
人长得一般,不要紧,化化妆,捣吃捣吃,也可能成为美女。
但是,注释仅仅是化妆,而不是整容。
在文章中整容,就是对文章进行大的修改了,而不是化妆。
文章写好了,好好化化妆,做好注释,就使文章精神焕发、神采奕奕,提高了文章的档次。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一篇论文中,不可能都是作者自己说的话,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注明出处,说明是谁说的,这既是尊重原作者,也表明自己不是掠人之美。
现在很多同学的做法是直接的引用说明出处,间接的引用就不说明出处。
这也是不对的。
当然,即使是直接引用,也有很多不加注释。
更不要说在网上扒文章、拼凑起来的那种文章,当然就更不敢注释了。
论证一个观点,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应当找出这个观点的源头,说明出处,做好注释。
第二,有些要说明的问题,没有必要在正文中说的,可以在注释中说明,这样可以减少篇幅。
这一方法运用得好,文章也是很有特色的。
其三,注释要写得规范,不是任意而为,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