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坝坝体充填基础帷幕灌浆计算公式及实题

大坝坝体充填基础帷幕灌浆计算公式及实题

大坝坝体充填、
基础帷幕灌浆计算公式及实题
一、钻孔注水试验渗透系数的计算方法
注水过程中一般用套管隔离非注水段,在试验段进行注水试验,试验采用定水头高度注水试验。

1、试验段长为5m、或试验段长大于5m时,采用下列公式:
K=0.366
SL
Q
Ig
2L
r
2、试验段长度小于或等于4m时,采用下列公式:
K

Q
试中:K渗透系数(cm/s)、Q稳定注入流量(m3/昼夜)(注入试段内水量)、L试验段长度(m)、S孔中水头高度(m)、r钻孔半径(m)。

实例1:某工程注水试验参数计算见下表:
某工程压(注)水试验记录表
孔号 ZK1 孔深5.3m 试验段由0.0 m至5.3m,共计5.3m, 钻孔直径130mm 柱塞位置 m,地下水位深度 m 地下水位深度 m,压力表至孔口距离 m
稳定流量的的概念:在保持水头不变的条件下,每分中注入量最大值与最小
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0%,即可终止观测,取最终值为计算值。

供水设备应保证
出水率100L/min以上,水表最小读数值0.1L。

压力表最小读数值0.01Mpa。

该孔试验段长L=5.3m、稳定注入流量:Q=50.4(min/L)×60(min)×24(小时)=72.58(m/昼夜),孔中水头高度:S=0.0265浆水柱压力换算成水头高度得0.O265×100=2.65m(换算方法:1MPa=100m、0.1MPa=10m、0.01MPa=1m。

),r钻孔半径:130mm(130÷2÷1000=0.065m),将试验数化为米计算。

解:K=0.366×72·58
2·65×5·3Ig
2×10
0·065
=4.705m/昼夜×100÷86400=0.005445602、
经过换算=5.45×10-3cm/s。

实例2:某工程注水试验参数计算见下表:
某工程压(注)水试验记录表
孔号 ZK1 孔深8.8m 试验段由5.1 m 至8.8m , 共计3.7m, 钻孔直径130mm 柱塞位置 m , 地下水位深度 m ,压力表至孔口距离 m
(小时)=66.528(m 3/昼夜),S 孔中水头高度:浆水柱压力换算成水头高度得0.044×100=4.44m (换算方法:1MPa =100m 、0.1MPa =10m 、0.01MPa =1m 。

),r 钻孔半径:130mm (130÷2÷1000=0.065m ),将试验数化为米计算。

解:K =
0.08×66·528
=32.16m/昼夜×10÷86400=
0.003722、经过换算=3.72×10-3cm/s 。

二、钻孔压水试验透水率的计算方法
透水率的计算须按《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进行检查,在确认压水试验正确后、才能进行计算,计算时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1、基本规定
1、 试验方法与试段长度
①、钻孔压水试验应随钻孔的加深自上而下地用单栓塞分段隔 离进行。

岩石完整、孔壁稳定的孔段,可采用双栓塞分段进行。

②、试段长度宜为 5m 。

含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岩溶洞穴等的孔段,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试段长度。

相邻试段应互相衔接,可少量重叠,但不能漏段。

残留岩芯可计入试段长度之内。

2、 压力阶段与压力值
①、压 水 试 验 应 按 三 级 压 力 、 五 个 阶 段 [ 即 P1-P2-P3-P4(=P2)- P5(= P1),P1< P2< P3]进行。

P1、P2、P3 三级压力宜分别为0.3MPa 、0.6MPa 和1MPa 。

当试段埋深较浅时,宜适当降低试段压力。

②、试段压力的确定应遵守下列规定:当用安设在与试段连通的测压管上的压力计测压时,试段:压力按下公式计算: P=Pp+Pz
式中:P :试段压力(MPa);Pp :压力计指示压力(MPa);Pz :压力计中心至压力计算零线的水柱压力(MPa)。

当用安设在进水管上的压力计测压时,试段压力按下:P=Pp+Pz-Ps 式中:Ps :管路压力损失(MPa);其余符号同前式。

3、压力计算零线的确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下时,压力计算零线为通过试段中点
的水平线;
②、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内时,压力计算零线为通过地下水位
以上试段中点的水平线;
③、当地下水位在试段以上时,压力计算零线为地下水位线。

4、试验设备
①、栓塞长度不小于8 倍钻孔直径;
②、止水可靠、操作方便。

③、试验用的水泵应工作可靠,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在1MPa 压力下,流量能保持100L/min。

在无法采用静水头供水的条件下,水泵出口应安装容积大于5L 的稳压空气室。

吸水龙头外应有 1~2 层孔径小于2mm 的过滤网。

吸水龙头至水池底部的距离不小于0.3m。

供水调节阀门应灵活可靠,不漏水,且不宜与钻进共用。

④测量压力的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应反应灵敏,卸压后指针回零,量测范围应控制在极限压力值的1/3~3/4 之间;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范围应大于试验压力。

⑤流量计应能在 1.5MPa 压力下正常工作,量测范围应与水泵
的出力相匹配,并能测定正向和反向流量。

⑥采用万用电表水位计应灵敏可靠,不受孔壁附着水或孔内滴水的影响。

水位计的导线应经常检测。

5、现场试验
①、现场试验工作应包括洗孔、下置栓塞隔离试段、水位测量、
仪表安装、压力和流量观测等步骤。

试验开始时,应对各种设备、仪表的性能和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②、洗孔应采用压水法,洗孔时钻具应下到孔底,流量应达到
水泵的最大出力,至孔口回水清洁,肉眼观察无岩粉时方可结束。

当孔口无回水时,洗孔时间不得少于 15min。

③下栓塞前应对压水试验工作管进行检查,不得有破裂、弯
曲、堵塞等现象。

接头处应采取严格的止水措施。

④栓塞应安设在岩石较完整的部位,定位应准确。

当栓塞隔离无效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移动栓塞、更换栓塞等措施。

移动栓塞时只能向上移,其范围不应超过上一次试验的塞位。

6、水位观测
下栓塞前应首先观测一次孔内水位,试段隔离后,再观测工作管内水位。

工作管内水位观测应每隔 5min 进行一次。

当水位下降速度连续两次均小于
5cm/min 时,观测工作即可结束,用最后的观测结果确定压力计算零线。

在工作管内水位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承压水时,应观测承压水位。

当承压水位高出管口时,应进行压力和涌水量观测。

7、压力和流量观测
①、在向试段送水前,应打开排气阀,待排气阀连续出水后,
再将其关闭。

流量观测前应调整调节阀,使试段压力达到预定值并保持稳定。

②、流量观测工作应每隔 1~2min 进行一次。

当流量无持续增
大趋势,且五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
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 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
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