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行为神经筛查
新生儿行为神经筛查,也称“新生儿期行为神经测定”。
此方法可以及时的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有利于早期开发智力,并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以便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将大大促进受伤大脑的可塑性,以达到良好的功能代偿,防治伤残。
现在我们所用的评估法是由北京协和医院鲍秀兰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制定的“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
主要分为5部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反应。
本检查只适用于足月新生儿。
早产儿孕周纠正至40周时评估20项NBNA总分40分于生后2-3天,12-14天,26-28天3次测定,以一周内新生儿获37分以上为正常,37分以下尤在2周内≦37分者需长期随访。
对于低于35分的,我们会建议其进行早期干预。
以下是本科室对1000多名新生儿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的统计。
这300名新生儿中,评分<35分的有79人,占总人数的26.3%。
胎龄低于37周的有51名,占总人数的17%。
其中这51人中评分<35分的有35人,占早产儿的68.6%。
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发育不良或者脑损伤,都有可能会影响新生儿后期的发育。
因此,新生儿行为神经筛查可作为围产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影响的检测手段。
新生儿在产前或围产期所造成的脑损伤在新生儿期并不显著,当小儿逐渐成熟而具有更复杂行为时才逐渐表现。
出生后的环境对脑发育影响是肯定的,即脑功能的发育具有可塑性。
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故强调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脑瘫、残疾或协调功能紊乱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小儿神经康复科
林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