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02一.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A.冬天衣服冻干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压缩乙醚成液体2.“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3.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初春,白皑皑的雪渐渐的融化了C.夏天,草叶上形成亮晶晶的小水珠D.深秋,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4.下列现象的形成与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树枝上的霜﹣﹣凝固B.小草上的露﹣﹣汽化C.河面上的冰﹣﹣熔化D.水面上的雾﹣﹣液化5.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如图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A.液化B.熔化C.凝华D.升华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消融B.雾凇的形成C.露珠的形成D.干冰变小7.2018年快放寒假时,古丈县下了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家住高望界林场的小刚在回家的路上堆起了一个很大的‘雪人’;过完年后,小刚再次经过这里时发现‘雪人’还在,但是已经变小了,请你帮助小刚分析:‘雪人’变小跟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有关()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8.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雪花的形成B.弥漫的大雾C.樟脑丸变小D.易拉罐“冒汗”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沙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10.如图甲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可以发现罐底出现白霜,如图乙所示,白霜的形成属于()A.液化B.熔化C.升华D.凝华1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露上枝头D.冬天,霜挂树枝1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1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关于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江河里冰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露珠晶莹C.秋天,草木上覆盖白霜D.冬天,冰雕节上冰雕变小14.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汽化B.凝固C.凝华D.液化1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吸热过程B.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放热过程C.露珠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过程D.冰凌消融,是熔化现象,放热过程1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A.“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大雪河冰封,冬至不行船”,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伏天三场雨,薄地好长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7.下列生活情境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湿衣服晾干B.清晨,草叶上形成的露珠C.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D.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冻肉,表面有一层白霜18.如图为摄影师在冬天拍摄的“钻石尘”奇观。
据了解,在极寒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极小的冰晶悬浮在空中,一般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
待太阳出来以后,这些小冰晶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像钻石一样,故名“钻石尘”。
由于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因此极为罕见。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B.“钻石尘”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C.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热汽化了D.阳光下“钻石尘”会很快消失,是由于其吸热液化了1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冰雪消融B.洒水降温C.浓雾弥漫D.霜满枝头20.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下列做法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商场里将鱼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鱼降温C.给盛食品盒子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使食品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21.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烧开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水蒸气C.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D.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22.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雪是升华形成的B.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露是液化形成的C.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霜是汽化形成的D.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雾是熔化形成的2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24.碘升华的实验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装置的安装遵循由下而上的原则进行B.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利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仅仅是因为热水比酒精灯更能让碘颗粒均匀受热D.加热结束后,把碘锤置于冷水中,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看到凝华现象25.《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26.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玻璃的内壁会发黑是因为()A.钨丝升华,灯丝变细B.钨升华后,在玻璃壁上凝华C.钨丝蒸发,在玻璃壁上凝华D.钨的蒸气在玻璃壁上凝固产生2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②烧水时,看到壶嘴冒“白气”③夏天,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了④放在汽车里的固体清新剂会慢慢消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仙女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奉节脐橙树叶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长寿湖畔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桂花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29.下面是冬天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其中伴有吸热过程的是()A.冰棍上冒出的“白气”B.卫生间里的固体清香剂放置久后变小C.寒冬里,天空飘着鹅毛大雪D.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镜片会蒙上水珠30.在舞台上喷撒少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舞台上即刻就会出现阵阵白雾,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
干冰在舞台上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升华、吸热B.升华、放热 C.凝华、吸热 D.凝华、放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1.【解答】解:A、冬天衣服冻干,是冰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A正确。
B、冬天窗上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B错误。
C、冬天草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压缩乙醚成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2.【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A正确。
B、初春,白皑皑的雪渐渐的融化了,是冰的熔化现象,故B错误。
C、夏天,草叶上形成亮晶晶的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C错误。
D、深秋,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树枝上的霜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小草上的露,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河面上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C错误。
D、水面上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很低,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水蒸气凝华放热成为冰晶,附在室内一侧的玻璃上,就是我们看到的冰花。
故选:C。
6.【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雾凇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现象,故B正确。
C、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C错误。
D、干冰变小,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的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雪人’还在,但是已经变小了,气温在零下,固态的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雪花的形成,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弥漫的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D、易拉罐“冒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凝华放热,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液化放热,故C错误;D、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10.【解答】解: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即白霜。
故选:D。
11.【解答】解:ABC、雾、雨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BC不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解答】解: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A正确;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故B错误;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故C错误;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熱,故D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符合题意;D、冰雕变小是固态冰直接变为水蒸气造成的,这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