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软件测试笔试

最新软件测试笔试

软件测试笔试题一.测试用例设计题:1.输入三个数据a,b,c,输入三个数构成三角形,测试a,b,c构成三角形,计算其面积(设计测试用例时面积不用实际计算出来,用X代替面积)1)int a,b,c2)1>a;b,c<1003)int area2.根据中国象棋中的棋子“马”的走向路径,画出因果图并形成判定表。

二.逻辑题1.有3个黑帽子,2个白帽子,让三个人并排站成一排,给这三个人每个人都戴上帽子(最后一个人能看到前面两个人戴的帽子的颜色和样子,中间那个人能够看到自己的左右两个人的帽子的颜色和样子,最前面的那个人什么也看不到),如果问最后那个人自己戴的什么颜色的帽子,他说不知道,那就继续问下一个人。

其实他们三个戴的都是黑色的帽子,最前面那个人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为什么?2.猴子身边有100根香蕉,离猴子家有50米,猴子把香蕉拿回家一次只能拿50根(多一根就会累死),猴子每走1米就吃掉一根,请问猴子到家能拿多少根香蕉?三.其它1.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关键是什么?2.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准是什么?数据库测试通常都包括哪些方面?数据库测试一般包括:1. 数据库连接测试2. 数据库的健壮性,容错性和恢复能力测试3. 数据库的安全测试4. 数据库的性能测试5. 数据库的容量测试6. 数据库对象的测试,包括定义的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约束,规则等等,都要进行测试以保证功能完好7. 数据库接口测试,包括数据项的修改操作数据项的增加操作数据项的删除操作数据表增加满数据表删除空删除空表中的记录数据表的并发操作针对存储过程的接口测试结合业务逻辑做关联表的接口测试同样我们需要对这些接口考虑采用等价类、边界值、错误猜测等方法进行测试软件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这是我从一个网站上看到的总结,一个合格的测试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样,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也能使你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下面列出来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1. 产品知识:一定要非常熟悉你所测试的产品。

小到你所测试的模块,大到整个产品的架构,内部实现,代码,等等。

2. 测试知识: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等。

3. 开发知识:编程,数据结构,算法,调试等等。

4. 专业知识:以上2,3是基本的知识,你还应该精通一些你从事的更专的技术知识。

比如,如果你的产品是基于.net的,你应该精通.net, 或者类似的J2ee等。

(例如这方面我应该掌握的Win32系统编程,Windows内核,WDM等等)5. 领域知识:你应该精通你所工作的领域的知识,比如手机领域,数据库领域等等。

6. 行业知识:你要对计算机行业的整体状态,新技术,动态,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认识。

(比如我除了自己从事的领域还关注Web2.0,云计算等等)要记住,你首先是一个计算机人才,其次是一个软件人才,再次是一个测试人才,最后你才是一个SQAA, SQAE, STE, SDET等等。

要想做一个高级测试人才,这一条线的知识都需要掌握。

测试用例设计生成的基本原则测试用例的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的和越界的、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和环境设置等;测试结果的可判定性:即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的,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的期望结果;测试结果的可再现性:即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什么是测试用例测试用例(Test Case)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不同类别的软件,测试用例是不同的。

不同于诸如系统、工具、控制、游戏软件,管理软件的用户需求更加不统一,变化更大、更快。

笔者主要从事企业管理软件的测试。

因此我们的做法是把测试数据和测试脚本从测试用例中划分出来。

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

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依据你的经验,软件测试需要遵守哪些原则?1. 应当把“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者的座右铭。

2. 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3. 程序员应该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4.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也就是是证真和证伪的过程。

5. 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经验表明,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

6.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7. 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做全面检查。

8. 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维护提供方便一套带答案的软件测试笔试题面试题一、选择:(8)1、测试人员应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下面哪个阶段介入最好( A )A、需求阶段B、设计阶段C、编码阶段D、系统集成阶段2、在确定测试目标的过程中,测试人员主要完成以下的(A、B、C、D )A、确定测试的标准和规范B、确定测试环境C、确定测试内容D、确定用户的特殊要求3、在制定测试方案时,以下必须要说明的有(A、B、C )A、确定所使用的测试方法B、确定所使用的测试工具C、确定所需要的测试资源D、确定测试资源的合理分配4、越早进行测试越好,对还是错( A )A、对B、错5、下列不属于测试目标的是( D )A、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B、为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依据C、证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与需求说明相符合D、表明软件中不存在错误6、瀑布模型是(A、B )A、线性模型B、原型模型C、RAD模型D、演化模型7、V字模型的设计阶段对应的测试阶段是( B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系统测试D、验收测试8、下列不属于黑盒测试的方法范畴之内的是( A )A、逻辑覆盖B、等价类划分C、边界值分析D、因果图二、填空:(24)1、在测试执行结束后应该提交的文档有:测试问题报告、测试记录报告、阶段问题统计报告。

2、在测试总结后应该提交的文档有:_测试问题分析报告_、_测试总结报告_。

3、RAD方法中由于根本的需求没有被冻结,所以用户在设计的过程中是迭代的。

4、在RAD环境的测试是基于开发过程中的用户改进迭代。

5、在RAD方法中由于设计、编码和集成的反复循环性,导致了测试的设计、执行等的循环性。

6、测试项目的流程中一般有测试策划、测试设计、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总结五个阶段。

7、在测试规划过程中,应对测试内容、测试需求的资源、测试通过的标准、测试进度和风险进行计划。

8、在测试设计过程中,应做出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要经过评审。

9、在执行测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用例执行时系统的实际动作和输出的真实准确记录。

10、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11、在集成测试的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测试策略不同,需要集成测试人员自己去编写驱动器和桩模块。

软件测试的几个名词解释面试题1、α测试:测试人员用用户提供的数据,而不是模拟数据进行测试;测试整个系统,以保证其达到可以交付使用的状态2、β测试:指将软件安装在一些潜在的客户处,由客户们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遇到的问题报告出来的测试方法。

3、静态测试:在不运行程序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称为静态测试,如源代码走查、文档测试等都属于静态测试。

4、动态测试:运行程序挖掘软件的缺陷的测试方法。

按bug严重性分类可将BUG分为那些类型?按bug严重性分类可将BUG分为A类严重、B类一般、C类轻微、D类改进,那么请将界面类、功能类、性能类等各种类型的错误归纳到前面的四类中。

A类: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2.死循环3.数据库发生死锁4.数据库设计未达到第三范式的要求或需求规格说明的格式水平5.功能错误6.与数据库连接错误7.数据通讯错误B类:较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程序错误2.因错误操作迫使程序中断3.程序接口错误4.数据库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3.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4.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5.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界面不规范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3.输入输出不规范4.长操作未给用户提示5.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6.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E类:测试建议,这一类相当重要根据实际经验说明配置测试环境一般需遵循那些原则:符合软件运行的最低要求。

测试环境首先要保证能支撑软件正常运行。

2.选用比较普及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平台。

例如,一个软件若声称支持“Windows9X/ME/NT Workstation/2000 professional”和“MS Office 97/2000/XP”,一般我们会采用如“Windows 2000professional+MS Office 2000”的流行环境。

3.营造相对简单、独立的测试环境。

除了操作系统,测试机上只安装软件运行和测试必需的软件,以免不相关的软件影响测试实施。

4.无毒的环境。

利用有效的正版杀毒软件检测软件环境,保证测试环境中没有病毒。

考察软件的安全可靠性时,一般从那些方面来判断?用户权限限制;软件是否按功能模块划分用户权限,权限划分是否合理,考察超级用户对各个用户的权限管理是否合理,包括修改用户的登录资料等。

2、用户和密码封闭性。

软件对用户名和密码有无校验,有无保护措施,尤其对密码有无屏蔽功能。

3、系统对用户错误登录的次数限制。

软件对用户错误登录有无次数限制,一般做法是连续三次登录失败就退出系统。

4、留痕功能。

软件是否提供操作日志,比如某用户登录的时间,查询、修改或删除的动作以及离开的时间等。

5、屏蔽用户操作错误。

考察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的提示和屏蔽情况,例如可否有效避免日期的录入错误或写入无效的日期6、错误提示的准确性。

当用户操作错误或软件发生错误时,能否有准确清晰的提示,使用户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

例如当用户未输入完有效信息时存盘,系统应当给出关于未输入项的提示。

7、错误是否导致系统异常退出。

考察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当软件发生一般错误或严重错误时,软件是否会自动退出。

8、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

主要针对有数据存储需要的软件,有的软件依靠数据库操作系统本身的备份与恢复机制,这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操作知识;好的软件会提供备份与恢复的操作,不需要用户直接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

9、输入数据有效性检查。

当用户输入的数据有错时,软件应能判断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数据的生成。

10、异常情况的影响。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掉电等试验,考查数据和系统的受影响程度;若受损,是否提供补救工具,补救的情况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