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
若是诺和锐30就是蓝色的,诺和锐就是橘色的。 之后再将笔管组合旋紧。
若是使用预混型胰島素诺和锐 30,爲使胰島素混合均勻,
請在使用前將注射筆在手掌心滾動10次,再上下擺動10次,
直到液體呈現均勻白霧狀為止。
重点
用酒精棉片消毒笔芯管的橡皮膜處,再裝上未使用過的諾和筆
注射針,取下針頭外蓋及內蓋,保留針頭外蓋。
正确认识和使用胰岛素
重点
什么是胰岛素?
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
肽类激素 体内唯一能直接降低血 糖的物质。 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 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同时促进糖原、脂肪、 蛋白质合成
为什么要补充胰岛素?
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 糖尿病均存在胰岛素不足 ,没有钥匙则葡萄糖无法利用,因此需
胰岛素类似物
更好的模拟生理 - 更安全、更方便
重点
未来胰岛 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地特胰岛素
人胰岛素
改善免疫原性 - 减少过敏反应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30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门冬胰岛素 基因合成 猪/牛胰岛素
2000s
人胰岛素
1990s
1921
1980s
胰岛素是如何分类的?
重点
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
重点
胰岛素结构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激素
分子量为5734道尔顿
A链:21氨基酸;B链:30氨基酸
酸性,等电点为5.3
不同物种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组成不同
正确认识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家族人丁兴旺
第1代胰岛素 第2代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
补充外源性 胰岛素 - 控制血糖
第3代胰岛素
胰岛素的首次临床试验故事
1922年1月1日, Banting和Best给14岁的多伦多总医院糖尿病病人
Leonard Thompson注射了胰腺提取物,第一次并未明显改善患者 症状,但1月23日再次注射胰腺提取物后,患者的血糖下降到了正常 水平。 结果:他们将此提取物命名为Insulin,1922年5月3日在美国华盛顿 召开的全美医师协会上向大会公开报道,得到大家的承认,被认为 是现代医学史上的最伟大成就。 Banting和Macleod教授获得1923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Banting宣布他和Best共同分享奖金;Macleod教授也宣布和Collip教 授分享荣誉。 第一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例:14岁的糖尿病病人莱纳德 Leonard Thompson靠胰腺提取物活到了27岁;另一位糖尿病儿童Ted Ryder 活到了76岁。从此,胰岛素正式使用于临床上糖尿病的治疗。
运动前不要在大腿和上臂注射胰岛素
对注射部位存在疑问请及时咨询医生
A. Frid,et al. Diabetes & Metabolism 36(2010)S3-S18
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重点
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以避免过低的温度造成注
射时的不适感 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应等到表皮上的酒精完全挥发后再 进行注射,否则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刺痛 使用5mm超细超短针头可垂直进针,无需捏起皮肤 使用其他长度的针头,需要捏起皮肤,将针头以90°或45° 角,快速地插入皮下层进行注射
“钥匙”胰岛素 打不开大门,
无法帮助葡萄
糖进入细胞
患糖尿病时,血糖与胰岛素变化曲线
胰岛素的分泌 已经不能将血Biblioteka 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
糖尿病发生后,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
胰岛素的发现
1893年,德国学者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发现, 在胰腺中有许多小的、分散的 细胞团块,它们聚集在一起,象小岛一样分散在胰腺 中,他将这些小岛称为“Langerhans胰岛”。 1909年,一名比利时医生梅尔(Jeande Meyer)又进 一步发现,由Paul Langerhans 发现的胰岛可以分泌 降低血糖水平的物质,并将它命名为“胰岛素”。 从此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胰岛素的注射步骤
胰岛素注射器如何抽取胰岛素
如何抽取瓶装胰岛素
重点
洗干净手
将空气注入瓶中,将 注射器及药瓶翻转过 来,拉动针栓
用手指轻弹注射 器,推动针栓, 排除气泡
自混瓶装胰岛素要点:
要点: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 中、长效胰岛素,原因在于中、 长效胰岛素中含有鱼精蛋白锌, 若先抽会破坏瓶内短效胰岛素 的成分。
不需歸零重設。
將針頭插入注射部位,將注射鈕按壓到底,聽到喀一聲,表示所
需劑量已全數注射到皮下。注射後應停留在皮下至少6秒鐘再拔出
。停留6秒以上都是沒問題的。
重点
將外蓋套上針頭,將針頭旋開取下後丟至適當的回收桶,就完成此 次注射。要注意的是,注射後要立即將使用過的針頭取下,以免因
溫度變化導致液體從針頭漏出,而使混濁型胰島素的濃度改變,造
成注射劑量的不正確
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胰岛素 注射器的
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
1. 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 2. 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应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至少1cm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1, 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1cm
1.New Inje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ITAN 2009.
胰岛素的生产及研究发展史
制作纯度: 1973年由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产出了世界上纯度非
常高的“单组份”胰岛素,将主要污染物-胰岛素 原的浓度被降低至1ppm以下。 80年代,诺和诺德公司率先开始了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 人胰岛素。 是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到酵母菌中,酵母菌生长繁 殖时就会产生人胰岛素,并将所其直接分泌到菌体 外,从而得到人胰岛素……诺和灵
注射部位轮换
•
重点
图1:4个象限的腹部轮换模式
轮换方法:
将腹部注射部位分成4象限 大腿或臀部注射则等分为2象限
每周在其中一个象限进行注射
按顺时针方向轮换
在任何部位注射时,均应距上次注射点
1cm以上,以避免重复的组织创伤
腹部有硬结、瘢痕、脐周5cm内不可注射
图2:等分法的大腿和臀部轮换模式
重点
諾和筆NovoPen 4外觀
在使用這支胰岛素笔之前,我們要先將胰島素笔芯裝上, 所以我们先打开笔盖,转开笔管。
如果推杆未回归原位時,我們可以用手指輕推推杆到底 ,此時會聽到喀一聲,確定推桿頭不會露出。
重点
然后我们将胰岛素笔芯置入笔管中,這邊要注意的是,
要先將可以辨別胰島素類型的彩色瓶盖端先置入,
5mm
8mm
12.7mm
正确的捏皮方法 保证皮下注射,避免误入肌肉层
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
不正确捏起皮肤的方法:
用多个手指捏起皮肤可能 会捏起肌肉层
Diabetes Care. 1996 Dec;19(12):1434-6. Lawton, A practical guide to insulin injection,2000
面临的世界性问题是: 胰岛素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临床应用 胰岛素作用时间短暂,需要一天多次注射以保持血 糖控制 礼来公司和丹麦的诺和诺德公司于1923年首先开始了胰 岛素的商业化生产 。 当时,胰岛素生产的主要来源于牛和猪的胰腺 。
胰岛素的生产及研究发展史
作用时间:
1936年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Hagedorn首先发现,胰岛
接下來進行排空的動作,主要是要排出針頭內的空氣。若是使用全 新的笔芯管,請設定4單位劑量排空;若是已有笔芯管在使用中, 請設定1單位劑量排空。
重点
將針頭朝上,注射鈕按壓到底听到喀一聲,此時針頭必須必須 出現一滴胰島素,若無,還是要請重複排空的步驟。
完成排空後,接下來設定所需劑量。將注射鈕往外拉,直接旋轉 注射鈕至所需劑量。當調錯劑量時,可直接轉回到所需劑量處,
常用胰岛素注射部位
注射胰岛素最合适的部位
腹部
重点
在距肚脐3-5公分的两侧的一个手掌 距离内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 越容易扎至肌肉层 大腿外上侧 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 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手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 臀部外上侧
人体正面
人体背面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
重点
为确保胰岛素的吸收稳定可靠,就要真正做到皮下注射 所有常用注射部位处的表皮-真皮厚度约为1.2-3mm,因此, 正确使用>5mm的针头不会存在注射到真皮层内分风险1
表皮
重点
1. New Injection Recommend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ITAN 2009.
胰岛素的发现
首次胰岛素临床应用的故事
1920年10月31日:加拿大多伦多外科医生弗雷德里克· 格兰特· 班廷
(Frederick Grant Banting)开始了一项实验,他结扎狗的胰腺导管,使 狗的胰腺腺泡发生萎缩,仅残留胰岛,再分离胰岛的成分,试图用来缓 解糖尿病病情。 在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问题, Banting向多伦多大学生 理研究室的约翰•詹姆士•理察•麦克劳德(Macleod)教授请教, Macleod 教授指派他的助理查尔斯•赫伯特•贝斯特 (Charles H Best )协助 Banting,从而翻开了医学史上重要的一页。Banting和Best将狗的胰腺 导管结扎,使胰腺腺泡萎缩,从萎缩了的胰腺中提取冷却提取物,再给 发生了糖尿病的狗注射,发现狗的血糖确实可以明显下降。 Banting和Best在1921年12月的美国生理学会上公布了这一结果,但因 为提取物注射可以引起体温改变和其他毒副作用,受到严厉批评。 Macleod教授又推荐了一位有经验的生物化学家詹姆士•伯特伦•科利普 (James Collip )给Banting和Best,Collip帮助Banting和Best改进了胰腺 提取物的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提取物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