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精神,努力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农村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积极构建“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的课程管理模式与探索幼儿园个性化、园本化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模式,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注入新思想、开创新局面、明确新方向,特制定《xxx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作为幼儿园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管、课程保障以及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二、课程核心理念“健康、本土、童趣”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
“健康”是指:身心健康。
幼儿园课程贯穿于学习、运动、生活、游戏等幼儿园各类保教活动中,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游戏、快乐运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本土”是指:本土自然。
XXXXXXX“童趣”是指:趣味游戏。
教师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解读幼儿的兴趣与需求,睿智响应幼儿的生成活动,加强预设活动的有效性与趣味性,并在过程中大力开展家园共育,让幼儿在自主、快乐的环境中获得主动发展。
三、课程总目标:结合课程理念确定幼儿园总目标为:健康快乐、敢于探索、乐于创想、珍视独特。
(一)健康快乐在幼儿园生活中,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有良好的状态,形成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敢于探索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游戏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
(三)乐于创想喜欢将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与表达,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珍视独特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成为最好的自己,接纳、尊重、关爱同伴及他人。
四、课程具体目标(附件2)五、课程框架(一)课程体系建立共同性课程、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共同性课程面向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
特色课程以共同性课程为依据,结合幼儿园自身的特点,既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环境资源、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又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课程。
二者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使幼儿园的课程建设逐步走向科学化、特色化、个性化。
(二)课程结构1、共同性课程。
共同性课程为面向全园儿童。
保障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涵盖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主要实现的途径是幼儿一日活动。
2、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主要分为混龄户外游戏课程、体能课程、环境课程、生活课程。
(1)混龄户外游戏课程。
大中小班幼儿一周两次,一次60分钟开展混龄户外游戏,幼儿自由选择玩伴、自由选择区域和材料开展游戏。
设置的区域有:水迷宫、泥塑屋、跳房子、种植园、万石坝(包括大石区、小石区)、勇敢者之路、投掷区、攀爬区(包括单杠、爬网、攀岩墙)、巷道cs野战区、碰碰车游乐场、民间小游戏区、锅锅宴、沙沙乐、建构区、体能区。
(2)体能课程。
这里的体能主要是每个班级每周一次的体能课,主要由幼儿园的体能教师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班级教师配合。
(3)环境课程。
分为园所环境、班级环境,主要通过主题墙、楼道墙饰、各功能区等途径得以实现。
(4)生活课程。
幼儿园的生活教育主要有生活活动、安全教育和节日教育等,帮助幼儿体验生活、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智慧生活。
幼儿园课程结构(三)课程安排1、课程与活动的时间比例安排课程与活动的时间比例和安排(小班)课程类型一日活动中所占时间分配占一天活动时间的比例生活自由活动35分钟57%盥洗40分钟日常生活230分钟运动体能锻炼20分钟15%运动游戏30分钟体能课程30分钟混龄户外游戏60分钟课程与活动的时间比例和安排(中班)课程与活动的时间比例和安排(大班)(四)课时安排汇总表六、课程实施(一)共同性课程1、课程概况:共同性课程是幼儿园的基础课程,它面向的是全园幼儿,以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均衡发展为目的,帮助幼儿获得体、智、德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共同性课程为面向全园儿童,保障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主要实现的途径是幼儿一日活动。
2、课程内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3、实施方式:4、各年龄段课程安排5、书籍(二)特色课程特色课程是在共同性课程基础上,以幼儿园办园目标与培养目标为导向,以适应幼儿园班级的实际情况,经幼儿园长期实践延伸、探索、提炼出来的活动,下面将对特色课程的五个板块一一进行介绍,帮助教师理解、实施。
环境课程1、课程概况环境作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幼儿园的环境课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课程建设,一类是环境课程实施。
环境课程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环境建设和园所环境建设,班级环境建设是教师基于幼儿兴趣、年龄特点及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园所环境建设主要为户外环境和楼道环境。
其中,户外坏境包括种植区、攀爬区、传统文化长廊等,楼道环境则主要以“运动达人”、“快乐阅读”和“艺术创作”为主,分别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方便取放的游戏材料和墙面,体现操作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楼为“艺术创作”区,提供了可动手操作的艺术领域类材料,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和体验中感受艺术之美;二楼为“快乐阅读”区,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幼儿阅读的绘本,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快乐;一楼为“运动达人”区,摆放了幼儿喜爱材料以及本土材料,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身体的锻炼。
环境课程实施主要是指班级或园所基于班级或园所环境资源所生成的幼儿主题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发现幼儿兴趣点,探索并生成幼儿感兴趣、有价值的话题,进行创设和逐步深入。
环境课程图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课程安排5、实施步骤混龄户外游戏课程1、课程概况: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通过不同形式和种类的游戏,幼儿能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本园户外场地宽阔,因地制宜创设15个户外游戏区域。
为了支持并满足幼儿的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游戏的机会,幼儿园在共同性课程的基础上,延伸出了混龄户外游戏。
游戏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设了不同的区域,以混龄的方式,让幼儿根据自已的需求、兴趣,自由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
2、课程内容的基本内涵:幼儿园混龄户外游戏主要分为以下内容:体能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有助于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体育游戏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优良的品格;体育游戏的集体性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
万石坝:把石头根据大小不同进行排列,分为大石区、中石区、小石区。
小石区是一个自然的数学活动场地,在这里可以辨认形状,摆放图案,也可以开展点数、分类、排序等活动,利用一些辅助工具还可以进行测量,探讨容积与石头大小的联系。
中石区和大石区则是一个天然画廊,孩子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艺术创作,在这里表现他们的无限畅想。
同时孩子们还可以在墙面进行大手笔涂鸦艺术创想。
水泥地面也成了孩子作画的天然场地,幼儿在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过程中,感受快乐、释放情感。
建构区:结构游戏主要是通过幼儿建造各种物体或建筑物,促进思维发展和动手操作的习惯。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要了解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质,因而增强了对数量和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孩子为了努力实现反映现实的愿望,积极独立地摆弄材料,逐渐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和习惯。
水迷宫: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和水嬉戏的过程是孩子探索的过程,和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让孩子能更好的享受戏水带来的乐趣,丰富多样的玩水材料,为孩子的探索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思考,去探索和学习,去感受水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泥塑区:泥巴是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玩泥、和泥是孩子喜欢的一项活动,在这里可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勇敢者之路:《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出“幼儿要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活动,同时不同难度的区域也给与孩子挑战自我的机会。
锅锅宴:锅锅宴是农村孩子儿时经常玩耍的一种游戏,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尽情的玩“过家家”,在此游戏中,能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精神;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规范。
沙沙乐:玩沙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我们为孩子提供的沙区既有干沙也有湿沙区,同时也有孩子个人活动的个性沙缸,更利用多样化的玩沙器材,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感知沙的特性,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让孩子们在此区域的活动过程中体会合作的快乐,和自然元素带给我们的愉悦体验。
民间小游戏区:民间小游戏玩法多样备受孩子青睐,长廊宽阔幽静,利于幼儿开展一些安静的游戏活动,抽竹签、下棋、翻花绳、弹弹子等,发展孩子手眼协调和小肌肉发展的能力。
跳房子:跳房子是农村孩子备受喜爱的一种传统游戏。
提供以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并通过辅助材料的提供把健康与科学、语言社会领域的活动相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种植区:种植区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季节特色的农作物,如稻谷、玉米、花生、辣椒等,从培土、移栽到浇水、施肥、松土,孩子们全程参与,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节气变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投掷区:《指南》中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2当中提出“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4岁孩子能单手进行投掷2米,4——5岁孩子能投掷4米左右,5——6岁孩子能投掷5米左右。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能力发展的孩子设计了投掷区,用大小不一的竹筛、大竹筐、锅盖和蒸格,投放高度不同的墙面,这些材料的提供激发了参与投掷活动兴趣,避免了单一投掷练习枯燥,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
攀爬区:设置多功能、多器材的攀爬区,有适宜于大班幼儿的软梯、吊绳、轮胎攀爬,也有适宜于中小班幼儿的竹梯、爬行通道、爬网。
这些活动器材给不同年龄及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供挑战自我,勇敢无畏的表达机会。
碰碰车游乐场:将闲置已久的游泳池重新打造成孩子喜欢的碰碰车游乐场,投放了几十个轮胎改造而成的“碰碰车”,在这里孩子们感受速度的激情与碰撞的乐趣,促进幼儿同伴间合作能力的培养。
巷道CS野战区:野战是备受孩子们喜爱的一项游戏活动,特别是男孩子,因此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融入了民俗风格:青砖灰瓦、巷道,创设有战壕、障碍墙、障碍轮胎、障碍沙袋、溜索、瞭望塔等区域,在这里促进孩子身体动作发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孩子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3、课程目标: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友好合作、勇敢挑战。
4、区域核心目标及材料5、课程安排6、课程特点:五自主两固定。
五自主为:自主选择玩伴、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玩法、自主管理和评价。
两固定为:固定时间和固定教师。
(除下雨天不开展)7、课程安排活动时间: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