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视触叩诊检查汇编
2、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 肥胖、肋间隙较窄、女性不明显 主要观察:位置、范围、频率、节律、强度
心尖搏动
3、心尖搏动移位:生理、病理
横膈位置的影响:
肥胖、妊娠、小儿,横膈较高,心脏称横位,向上外移(第4肋) 体型瘦长、严重肺气肿使横膈下移,心脏呈垂位,向内下移(第6肋) 腹部疾病如腹水、肿瘤,膈肌上升,心尖冲动向上移
心尖搏动
4、心尖搏动强度变化 生理、病理
心尖搏动增强
运动、激动、胸壁薄、肋间隙宽 发热、贫血、甲亢 左室肥大
心尖搏动减弱
胸壁肥厚、肋间隙窄 扩心病、AMI: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脏与前胸距离增加 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5、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动反而内陷者
屏气时仍存在区别于胸膜摩擦感
❖ 触诊:粗糙磨擦感 收缩期 坐位前倾 呼气末为甚
Logo
叩诊
叩诊
❖ 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 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 ❖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叩诊
❖ 叩诊方法
▪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 ▪ 顺序: 从清—浊
❖机制:(同杂音)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的室壁、 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传导至胸壁。如触及震颤一定能听到杂 音,在一定条件下震颤越强,杂音越响,但听到杂音不一定 触及震颤,与听觉和触觉对声波频率敏感性不同有关。
❖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 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根据震颤出现的时期做下表区分:
叩诊心脏浊音界时板指的位置
叩诊
❖ 叩诊顺序
▪ 要领: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2肋间
叩诊结果
❖ 心浊音界 ▪ 正常心浊音界 ▪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示意图
心 脏 各 部 在 胸 壁 的 投 影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左界: Ⅱ 肺动脉段 Ⅲ 左心房耳部 ⅣⅤ左心室 心腰部:主动脉结与左 心室交接处的凹陷
右界: Ⅱ 上腔静脉或主动脉升 部 Ⅲ以下为右心房
心浊音界改变及意义
心外疾病--心脏移位
横膈位置上移:肥胖、妊娠、腹水等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界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界移向健侧 肺实变、肺肿瘤或纵膈淋巴结肿大,与心浊音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1.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3、4、5肋间隆起,见于: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 胸骨左缘2肋间隆起,见于: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2、心前区扁平,见于:
扁平胸
3、鸡胸、漏斗胸
心尖搏动
1、概念:左室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使肋间软 组织向外搏动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收缩期 舒张期 连续性
部位
胸骨右缘第2肋间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心尖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心包摩擦感
❖ 机制:心包脏层和壁层由于纤维素渗出而粗糙,在心脏搏 动时产生摩擦。见于急性心包炎。
❖ 部位: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为主 ❖ 时相:“双相”--收缩期、舒张期,心包积液增多时消失。
纵隔位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响
一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心尖搏动移向患侧 一侧胸腔积液、气胸 :心尖搏动移向健侧 心包纵膈胸膜粘连,侧卧时心尖冲动无移位
心脏增大:排除心脏以外因素,心尖搏动超过锁骨中线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右心室增大:向左、略上移位 全心增大:向左,但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体位:正常仰卧略向上移,左卧时向左移2-3cm,右卧时向右移1-2.5cm
▪ 心尖部抬举性搏动:指腹触及心前区会感到心尖冲动强 而有力,并可向上抬起片刻,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 心尖冲动的外向运动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可帮助 鉴别第一、第二心音及判断杂音及震颤出现的时间
❖震颤 ❖心包摩擦感
震颤
❖概念:触诊时手掌感觉细小振动,与在猫颈部摸到的呼吸震 颤类似,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正常年轻人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
Logo
触诊
触诊
❖触诊应与视诊相互印证 ❖触诊的手法
▪ 右手全手掌 ▪ 手掌掌侧(小鱼际):震颤 ▪ 示指、中指的指腹:心尖搏动
心脏触诊
触诊内容
❖心尖冲动
▪ 确定视诊所见心尖冲动位置、强弱和范围或察知视诊不 能发现的心尖冲动的情况
第五节 心脏检查
Logo
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
❖安静的环境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适宜的听诊器
❖视 诊 ❖触 诊 ❖叩 诊 ❖听 诊
内容
Logo
视诊
视诊
❖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者的
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切线位观察
❖视诊内容:
心前区外形 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大(顺钟转向→左心室后移位)
心前区其他部位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右心室肥大
2、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肥大 腹主动脉瘤
3、心底部搏动
鉴别要点 1.深吸气,冲动增强为右心室肥大,
反之为腹主动脉瘤 2.手指平放剑突下向后上方加压,
冲动冲击指尖为右心室冲动,冲 动冲击手指掌面为腹主动脉冲动
界重叠时心界叩不出
心脏本身因素
心脏本身因素
▪ 左心室增大
表现:心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靴形心 见于:主动脉瓣病变及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心
▪ 右心室增大
表现:轻度时绝对浊音界扩大,重度则心界向两侧 增大,心尖左上翘
见于:单纯二尖瓣狭窄、肺心病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和相对浊音界
心脏是不含气的器官, 叩诊呈绝对浊音,左右心 缘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 相对浊音,不被肺遮盖的 部分叩诊呈绝对浊音 叩心界是叩相对浊音界。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cm)
肋间
左(cm)
2~3
Ⅱ
2 ~3
2 ~3
Ⅲ
3.5 ~ 4.5
3 ~4
Ⅳ
5 ~6
Ⅴ
7 ~9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