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竞争力因素及措施

企业竞争力因素及措施

企业竞争力因素及措施
随着即将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更加严峻。

迎接这种
挑战的根本办法是强化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这是增强国力的需要,也
是企业进入战略型经营创新阶段的需要。

一、企业竞争力层次透视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的占有率以及在
用户中的信誉。

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低或信誉好坏都是产品或服务竞
争力的充分体现,而企业的竞争力,则有不同层次的显现。

1、从市场的层次看,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力作用的结果。

这可以从
企业外部观察到。

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都具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全世
界5万多个跨国公司掌握全世界1/3的生产、2/3的投资、2/3的
贸易、2/3的技术转让,控制着全球性的市场活动。

如果这些具有强
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所经营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调整,就会引起整个产
业的波动。

企业竞争力在市场占有率和信誉之间不能划等号,但是它
们之间存有紧密的因果关系:企业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信誉覆
盖面大;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信誉覆盖面小。

2、从科技层次看,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创新是产
品或服务创新的前奏。

企业要在市场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适
应用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持续变化,在品种、性能、质量方面对产品
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新工艺、新技术来启动
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持续健全销售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链条
式的科技创新机制。

3、从企业行为层次来看,增强企业竞争力依赖战略经营做保障。


业战略经营是否合理,有不同的判断角度。

从企业竞争力这个角度看:一是有一个适应企业自身优势的长期战略规划;二是有经营战略持续的
机制作保证。

随着加入WTO在即,国内供求关系根本改观,市场环境也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应该
准确把握现在已进入战略经营阶段这一基本态势。

战略型企业经营的
特殊性在于:企业由过去依靠具体生产经营占市场空间取胜而转入依
靠战略设计取胜,这是经济全球化驱动的结果,也是持续提升企业竞
争力的客观要求。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产业集中水准低、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目前,我国除了个别行
业产业的集中度较高以外,其它行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

重要产业
的企业生产专业水平低、协作化水准不高,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

同时,已经事实上形成的全国区域性的产业趋同格局,也制约了企业
竞争力的提升。

2、企业制度未健全,企业低成本扩张受约束。

综观发达国家大企业
或集团公司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逐步壮大起来,并通过扩大协作而
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的;仅靠自身的积累实现扩张,其进程必然缓慢而
又步履艰难。

目前,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主体不普及、公司制未完全
建立起来,也未完全达到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要求,即使是改制的企
业内相对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导致企业兼并的低成本扩张行为受阻。

3、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乏力。

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载体,也是科技
创新得以实现的基地。

目前,科技创新制约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一是
对市场反应不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二是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
不紧密。

三是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机制乏力。

4、企业的竞争策略缺乏创新。

一是依靠资金投入提升竞争力的经费
不足。

世界500强前十名的大公司,投资额占销售收入的比率最低是12%,最高达22%,而我国企业的一般不到3%。

企业的投资创新原
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

二是竞争的手段少,非价
格竞争乏力。

三是缺乏一个长期的企业战略规划。

靠价格策略来拓展
市场空间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消费者的选择心理要求,不了解用户、竞
争对手、竞争格局及市场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在一些浅面层次上竞争,这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实。

无战略经营意识,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忙于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沉浸在具体的经营事务,不能从长期的角度
来驾驭企业、捕捉企业发展的增长点,这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提升的
重要原因。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因为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历史不长,而培育企业的竞争力是迎接
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最重要的切入点,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强化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一是构筑维护市场正常
运行的法律制度框架。

要形成包括契约法、侵权行为法、不动产法、劳动法、商法、税法、
计量法、标准化法、会计法等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
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及时采取相对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调控措
施以稳定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政府职能转换。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
程实质上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

要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和转变政
府职能,实现管理方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管理手段由行政
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间接管理转变,管理范围从侧重微观
向增强宏观调控转变。

其三是健全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这种环境主
要包括法制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

2、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提升产业的集中度。

一是发展中小企业
及其相互间的专业分工,提升协作化水准。

现代企业经营是协作化的
活动,要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发挥中小企业自身优势,把产品做精,把规模做大,形成专业化的系列分工格局,持续促进中
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深等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大企业的依托基
地。

二是铸造各行业的?航空母舰?。

要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
形成一批在各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主业突出的大
公司或企业集团,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科技开发能力;按照平等、自
愿的原则,通过资本渗股控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
做到优势互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避免自身过度竞争。

三是建立
和健全产业集中的服务体系。

围绕产业结构性调整,公布相对应的产
业集中项目,提供信息传播或咨询、筹资融资方式和贷款担保方面的
相关政策导向与支持,同时还要增强高精尖的技术支持力度,鼓励社
会资金向拟集中的产业投资。

新晨范文网
3、要重塑企业的科技创新体制。

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该
面对加入WTO以后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塑造企业的科技创新机制。


是经营创新。

即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转到战略经营上的竞争。

企业
的经营者必须从具体的事务和业务中摆脱出来,专谋决策大局,捕捉
商机,实行战略经营。

二是管理创新。

在融资的策略上,要善于利用
内外资金来加大企业投资,持续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改造的步伐。

营销创新要从4PS向4CS和4RS转变,即由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向
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和建立顾客关联、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关系
营销越加重要、回报是营销的源泉观念转变,持续提升综合运用营销
理论组合的能力,拓展经营空间。

三是企业内部流程创新。

随着信息
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的变动,带来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的变化。

面对
这种情况,企业必须调整企业流程,不管是正向还是逆向,以最大限
度发挥企业的资源、技术优势为准则。

以提升对市场的反映的速度。

要用多向思维的方法来重新设计企业流程,从而找到最佳线路,促进
企业效率的持续递增。

4、对员工进行深度素质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的适应性。

应对未来的
严峻挑战,提升企业竞争力,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能保持企业活力的
员工队伍。

因此,必须进行深度素质的培训。

一是强调以人为核心。

首要的是员工有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命运的创业意识。

二是注重强化员
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三是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企业竞争力因素及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