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工程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完整版)工程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重庆众泰生态停车场工程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重庆市爆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众泰生态停车场工程工程项目经理部2015年11月目录1、编制说明 (3)1.1 编制依据 (3)1.2 编制原则 (3)2、概述 (4)2.1 工程概况 (4)2.2 地质、水文情况 (4)3、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6)3.1 施工进度计划 (6)3.2 资源配置 (6)4、施工工艺 (7)4.1 施工工艺流程 (7)4.2 施工准备 (7)4.3 测量放线 (8)4.4 沟槽开挖 (8)4.5 基础施工 (8)4.6 墙体砌筑 (8)4.7 盖板预制及安装 (10)4.8 回填 (10)4.9 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11)4.10 质量控制措施 (11)5、工程质量管理 (11)5.1 质量目标 (11)5.2 质量保证体系 (12)5.3 质量保证措施 (12)5.4 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工程安全管理 (16)6.1 安全目标 (16)6.2 安全保证体系 (16)6.3 安全管理制度 (17)6.4 安全管理措施 (20)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标准规范。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1-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电缆用玻璃钢保护套管》 JC/T988-2006国标图集《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 94D101-5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及安装》 07SD101-8(2)重庆众泰生态停车场工程正式施工图(3)《重庆众泰生态停车场工程正式施工图》招标文件。

(4)施工合同、现场踏勘、调查获得的资料。

(5)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2)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确保工程质量。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履行合同。

(4)严格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试行全面质量管理。

2、概述2.1 工程概况众泰公司生态停车场工程包括新建生态停车位218个,铺设沥青道路4291m2,新建矮墙159m,安装庭院灯26套、埋地射灯7套,铺设塑料给水管578m,铺设UPVC双壁波纹雨水排水管739m等工作内容。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1。

表2-1 主要工程数量2.2 地质、水文情况2.2.1 地形地貌拟建区地形地貌受地质构造的控制,拟建道路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为丘堡、沟谷相间,场地内部分地段已被改造为农田、堰塘及居民住宅等。

沟湾处地形坡角平缓,一般<5°,丘陵斜坡处稍陡,达15~25°,局部岩质陡坎处达40°以上。

地面高程一般281m~300m,地形相对高差约19m。

2.2.2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璧山向斜东翼,本场地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其产状为倾向340°,倾角7°。

根据场地周围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表明:岩体中本次勘察主要两组裂隙。

第Ⅰ组裂隙:其倾向为114°,倾角为65°,裂隙间距5.0~15.0m,水平延伸1.0~5.0m,裂隙面张开宽度0~3mm多呈闭合状,未充填~泥质充填,裂面较粗糙,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第Ⅱ组裂隙,其倾向为145°,倾角为87°,裂隙间距2.0~5.0m,水平延伸3.0~8.0m,裂隙面张开宽度0~5mm,多呈闭合状,未充填~泥质充填,裂面较粗糙,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勘察区内岩层呈层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层面结合度差,裂隙及层面均为硬性结构面,场地裂隙密度为1条/2-15米,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第3.1.5条判断场地岩体节理发育程度为:不发育。

2.2.3 地层岩性钻探揭示的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残坡积层粉质粘土(Q4dl+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和灰色、灰褐色砂岩组成。

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杂色,由粘性土夹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粒径一般2-16cm,个别块石粒径50cm,含量约占4~18%,局部位置块石含量较高40%~60%,稍湿,结构松散。

多为无序抛填,回填年限在1年左右,为新近无序回填。

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秀湖大街K0+640~K0+880段。

厚度在0.5~19m之间。

(2)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层(Q4dl+el):粉质粘土(Q4dl+el):黄褐色。

呈可塑状,含少量植物根茎,稍有光泽,手捻有滑腻感,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为残坡积成因。

整个拟建场区绝大部分区域均有分布,厚度0.30~9.50m之间,平均厚度约2.1m。

(3)泥岩(MS):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

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

夹有灰绿色钙质团块及薄层,局部含砂量较重,强风化泥岩,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颗粒状,局部呈泥土状;中等风化带岩质极软,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为主要岩层。

(4) 砂岩(Ss):灰褐色。

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并含云母等。

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泥质胶结。

强风化段岩芯破碎,呈饼状、碎块状,岩质极软;中风化段岩芯较完整,岩质较软,多呈中柱状、长柱状,为次要岩层。

2.2.4 气象与水文璧山县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具有冬暖夏热、春早夏长;无霜期长、雪少,雨量充沛,以及风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绵雨多等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气温-3.7℃和42.2℃。

年平均降水量1104.5mm。

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其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为93.9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

2.2.5 工程特点项目位于新城规划区城乡结合带,人员复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

地质情况较复杂,施工区域内存在较厚抛填土、鱼塘等不良地质情况。

项目工期紧,且项目所在地雨季较长,实际工期短。

3、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3.1 施工进度计划(1)开工日期:2016年12月1日。

(2)竣工日期:2017年2月1日。

3.2 资源配置3.2.1 人员配置(1)管理人员配置见表3-1。

表3-1 管理人员配置(2)劳动力配置见表3-2。

表3-2 劳动力配置表3.2.2 设备配置设备配置见表3-3表3-3 设备配置表4、施工工艺4.1 施工工艺流程电力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电力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4.2 施工准备(1)熟悉图纸,熟悉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技术资料和施工现场资料。

(2)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审。

(3)控制网布置并联测。

(4)人员、物资、设备进场并报审。

(5)安全技术交底。

4.3 测量放线(1)测量控制网复测,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2)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

(3)开挖过程采用水准仪时时进行高程控制。

4.4 沟槽开挖电缆沟采用机械开挖,然后预留20厘米进行人工清底,以防超挖。

沟槽开挖宽度,应比设计宽度一侧加宽0.5米,以便于基槽底排水。

边坡放坡系数视现场土质情况而定,必要时应加挡土板作边坡支护。

原则上沟槽开挖土方用机械随挖随运走,如需现场堆土,则采取单侧堆放,按要求应距沟边1.2m以外,且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4.5 基础施工4.5.1 整平、碾压人工对基底清平,采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以保证基底承载能力,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段施工而确定。

4.5.2 基础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商家运送至施工现场。

(2)基础混凝土为原槽浇筑,无需支设模板。

(3)在工作井内采用钢筋设置高程控制点,每段基础中间部位加设一个高程控制点。

(4)采用30型插入式振动棒对混凝土振捣密实。

(5)排水小构设置采用Φ150PVC管嵌入一半至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初凝后取出,两旁挤出的混凝土清除干净并收平。

(6)振捣完毕后,对混凝土进行收面,收面两次以上,注意应混凝土初凝时间。

(7)混凝土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湿养7d。

4.6 墙体砌筑4.6.1施工准备普通砖在砌筑前一天应浇湿润,不宜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在基础垫层上弹出电缆沟的墙边线,并根据设计要求的电缆沟深度,砖块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线上标明皮数。

根据皮数线最下面一层砖的标高,可用拉线或水准仪进行抄平检查,砌筑第一皮砖的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填碎砖或用砂浆找平,更不允许采用两侧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4.6.2 拌制砂浆砂浆由设置在现场的砂浆搅拌站拌制。

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重,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配料精确度在±5%以内。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水。

拌合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

4.6.3 做灰饼(打墩):先结合墙平整、垂直程度大致确定墙面抹灰厚度,进行称线“打墩”,“打墩”时应先在左右墙角上各做一个标准墩,然后线锤吊垂直线做墙下角两标准墩,再在墙面左右两个伸缩缝之间通线,每隔1.2~1.5m左右各补做若干个砂浆墩。

4.6.4 基层施工墙面湿润后,可用素水泥浆或107胶水泥浆满涂墙面,表面宜粗糙,且要紧密连接,厚度均控制在3mm左右,其作用既可增强抹灰砂浆与墙体的粘结力,又可提高墙面的封闭度。

4.6.5 抹底灰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抹底层灰,底层灰厚度为5~7mm,待底层灰稍干后,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粗为7~9mm。

若中层灰过厚,则应分遍涂抹。

然后以冲筋为准,用压尺刮平找直,用木磨板磨平。

中层灰抹完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

4.6.6 装饰面层等中层灰有七成干后,用1:2.5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为4~5mm,分两遍压实抹光,先用灰匙抹上砂浆,然后用刮尺刮平,待灰浆“收身”后再淋水,并用磨板打磨起浆后,用灰匙赶平压光至表面平整光滑,注意如表面采用喷涂,则应将墙抹压平整,但不应压光,而应是一个粗糙的面。

4.7 盖板预制及安装4.7.1 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预制由工地现场预制场完成,其中对混凝土组成材料和钢筋的要求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混凝土的搅拌也应执行有关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构件的尺寸和规格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4.7.2 构件安装预制盖板必须在构件达到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时才能进行构件的吊装和运输,运输时应采用木垫或其它弹性材料加以铺垫或用加支架的方法加以固定,不得有互相碰撞的现象,构件的预留钢筋吊环不得损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