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中 央 太尉
皇帝
丞
御史大夫(虚设)
相 九卿
郡(郡守)
地
县(县令)
方
乡
里
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措施一: 扩大疆域
北击匈奴,修长城
南开灵渠, 平南越
影响一: P10
措施二:
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
衡 量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统 一 文字
统一车轨修驰道
影响二:P11 影响三:P11
通行《秦律》
——
发卒发“ 难亡迹秦 。秦,失 ”族诸其
。侯政 天作而 下难陈 之,涉 司端 风 ( 马, 起 陈 迁自 云 胜 涉蒸)
,
影响四:P11 强化专制皇权,矛盾激化,灭亡
三、影响
1、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2、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 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3、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 基本格。
• 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 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2.督责属县
县 县令、县丞、县尉
乡 三老、啬夫、游徼
里 里典
想想议议: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说明郡县制的特点
分封制
郡县制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 础
诸侯官位、封土 官员皇帝任命、
世袭
派遣
地方容易出现割 地方服从中央,
据
加强了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 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3、地方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 历史沿革 A 春秋时期:
B 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制
C 秦统一后:全国范围
2) 主要内容 郡:
县: 3) 历史影响 A 明确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又彼
此牵制,控制权在皇帝手中
B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确立
郡县制 概念
皇帝
中央机构
三公九卿
1.受命中央 郡 郡守、郡丞、郡尉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1) 名称 来源
2) 内容
三皇五帝
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3) 影响 P9第三段
2、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皇:帝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九卿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皇帝
御史 (牵制) 丞 直
大夫 (统率) 相
接 控
制
(统率)
诸卿
1、内容
太 尉 (虚设)
2、官制的特点:
分工明确 牵制配合 权力集中
3、作 用:
确保地主阶级的统治 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
情景分析
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 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 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 骑。始皇听说后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 人全部杀掉。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丞相 告密?从中你能看出皇权和相权之间的 矛盾吗?
谢谢聆听! 敬请指正!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 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练习题
选择
1、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3、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