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2014年6月目录第一章《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原始资料第二章车间各部分室内热负荷计算第三章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计算第四章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第五章进风量计算第六章水力计算步骤第七章除尘器和风机选型附录一供暖热负荷计算表附录二送风系统水力计算表附录三排风系统水力计算表附录四送、排风系统图第一章《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厂址:本厂建于济南市(2、)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ºC,冬季室外平均风速3m/s冬季最多风向 ENE朝向修正系数北0.10 东、西 -0.05 南 -0.20西北、东北 0.05 西南、东南 -0.13详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的表3-3;(3)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4)建筑结构(i)墙——外墙为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遍,经计算,K=1.49W/(m2•℃);内墙为双面抹灰24砖墙,经计算K=1.95W/(m2•℃);(ii)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经计算K=0.64W/(m2•℃);(iii)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2.5米,含上亮,经查暖通规范K=6.4W/(m2•℃);(iv)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v)外门——木制,尺寸为1.5×2.5米,带上亮子;内门——木制,尺寸为1.5×2.0米,无上亮。
(vi)建筑结构的其他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5)工作制度及内部气象条件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象条件如下:(i)温度冬季——工作状态下为14~18℃,值班状态下为5℃;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
(ii)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ψ=50%;夏季——不规定。
非车间的室内温度在值班状态和工作状态时均为5℃。
(6)工艺过程(i)所有有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处理,其方法有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的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要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ii)需要磷化处理的零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iii)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
镀锌:零件在氰化液槽中挂镀。
镀镍:零件在酸性溶液中镀镍,在镀镍前需在氰化液中镀铜。
镀锡:在碱性溶液中镀锡。
镀铬:在铬液中镀铬,镀后在回收槽中洗去附在镀件上的电解液。
(iv)电镀后的零件均在冷水槽和热水槽内清洗。
(v)为使镀件光亮,可在抛光机上用布质轮对零件进行抛光。
(vi)电解液的分析、配置和校正,均在溶液配置室内进行。
(7)其他有关数据(i)厂区热源参数:70~130℃热水,工作压力为3个大气压的蒸汽,热力管道在北墙外敷设。
(ii)建筑方位见附图。
(iii)材料的进出时间,每班不超过15分钟。
第二章车间各部分室内热负荷计算在编制为综合解决通风问题的热平衡时,要按房间计算各项计入各损失的热量。
对于热负荷计算,采用常用的各个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和计算。
2.1 外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1、公式如下:a t t KF q w n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t 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w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整个建筑的基本耗热量j Q .1'等于它的围护结构各部分基本耗热量q '的总和:∑∑'-='='a t t KF q j Q wn )(.1 W算出基本耗热量后再进行朝向和高度修正(因风速较小,风力修正忽略不计)2、地面的传热系数:贴土非保温地面如下表:地带 R 0(m 2·℃/ W )K 0(W/m 2·℃)第一地带 第二地带 第三地带 第四地带0.47 4.30 8.60 14.20.47 0.23 0.12 0.07第一地带靠近墙角的地面面积需要计算两次2.2门窗的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采用缝隙法计算:缝隙长度l=3×(窗高-上亮)+2×窗宽=3×(1.5-0.5)+2×窗宽; 门窗渗入空气量 V=L ×l ×nL ——每米门窗渗入室内的空气量, l ——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 n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确定门窗缝隙渗入空气量V 后,冷风渗透耗热量2Q '按下式计算 )(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 W式中V —经门窗缝隙渗入室人的总空气量,查附表——7然后采用插值法计算。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p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0.278——单位换算系数《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南、西南 -10%~-15%; 东、西 -5% ; 南 -15%~-30%。
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
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应注意: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房间各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修正)耗热量的总和上。
⊙《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2.3下面以Ⅲ抛光室为例计算房间的热负荷Ⅲ抛光室,室内计算温度为18℃,济南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为-7℃,冬季日照率为32%。
北0.10 东、西 -0.05 南 -0.20西北、东北 0.05 西南、东南 -0.13表3.1 济南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n地点东南西北 济南 0.05 -0.20 -0.05.0.05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的计算底层地面为不保温地面,按分地带法计算得热负荷为216.84W 全部计算列于附录中,围护结构总耗热量Q 1=2812.87W2、冷风渗透耗热量Q 2西安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北向0.10,对有相对两面外墙的房间,按最不利的一面外墙计算冷风渗透量。
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V P ,j =3m/s ,窗每米缝隙的冷风渗透量L=1.24 m 3/(h ·m )。
渗透量V 等于V=Lln冷风渗透量Q 2等于)(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69.9 W. 3、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3的计算 由于过道供暖,所以此项为O 4顶棚的耗热量顶棚结构: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0.12m 钢筋混凝土,采用保温层材料及其厚度参见《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参考资料(表面处理车间)》中表1,0.02m 水泥砂浆,0.01m 二毡三油。
顶棚的传热系数:w j n wi i n o R R R R K ++=++==∑11111αλδα,K=0.64 每平方米顶棚的传热量:()g n f 1t t K FQ 4+-=α)(、w ,Q 4=456w5、抛光室供暖设计热负荷总计为 Q=Q 1+Q 2+Q 3 +Q 4 =2883W其他房间负荷计算详见附录一第三章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计算3.1车间工部电动设备散热量详细参考《实用供暖设计手册》计算公式如下余热:电机: Q1=nη1η2η3N/η式中Q1——电机设备发热量 kwn——电机台数η1——同时使用系数,即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取0.9η2——安装系数,即最大实际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取值0.7η3——负荷系数,即小时平均耗功率与最大耗功率之比,取0.4 N——电机设备的安装额定功率 KWη——电机的效率,见下表以抛光室为例,计算电动设备的散热量Q=nη1η2η3N/η Q=0.9*0.7*0.4*800/0.8=252W工部计算电动设备η1η2η3效率η散热量/W抛光部N=0.8KW 0.9 0.7 0.4 0.8 252准备工部N=0.1KW 0.9 0.7 0.4 0.8 31.5发电机室N=9KW 0.9 0.7 0.4 0.625 3628.5 3.2溶液槽的散热量用单位面积法计算热水槽散热量溶液槽的散热量由两部分组成:表面散热量和壁面散热量,假设热量全部带走。
(1)根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查的公式:溶液槽壁面的散热量Q=∑A·α·△t式中:A——设备及管道外表面面积,M2;α——修正系数,α=3.17;△t——散热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差,℃设壁面温度为45度。
溶液槽壁散热量计算表工部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名称温差℃设备尺寸侧面面积㎡侧面散热量W设别散热总量W准备工10,14 热水槽32 800*600 1.96 198.8部*700 922.0713 去油槽62 1500*800*8003.68 723.27电镀部18,32,4热水槽32 800.600.7001.96 596.43391.91 20,21 电槽除油液52 1000.600.8002.56 421.9926 镀铬槽32 1000.600.800.2.56 259.6827 苏打槽52 600.500.7001.54 253.8528 磷化槽72 1000.800.8002.88 647.3730 皂液槽52 600.500.7001.54 253.8531 油槽102 600.500.7001.54 484.6341 镀锡槽52 1000.800.8002.88 474.74(2)溶液槽表面的散热量水面的空气流速为0.2m/s,油面的空气流速为0.3m/s。
(由《简明通风设计手册》计算得到)Q=1.16×10-3×(4.9+3.5v)×(t1-t2)×F式中: Q——散热量,KWv——水面上空气流速,m/st1——溶液温度,℃t2——周围空气温度,℃F——溶液槽表面积,m2以准备热水槽10为例,计算器散热量Q=1.16×10-3×(4.9+3.5*0.2)×(50-15)×0.48=115.95w 其他各工部汇总如下表工部类型槽长宽风速T1 T2 散热量总散热量准备部10 0.8 0.6 0.2 50 18 106.01 212.0314 0.8 0.6 0.2 50 18 106.0118 0.8 0.6 0.2 50 18 106.01516.840 0.8 0.6 0.2 50 18 106.0132 0.8 0.6 0.2 50 18 106.0131 0.6 0.5 0.3 120 15 198.774.通风热负荷本设计采用采暖热负荷来维持室内设计温度,通风温度为室温不承担热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