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精)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精)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 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 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与土壤的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2.土壤的物质组成: 矿物质--是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 壤的骨骼。为植物提供矿物养分(钾、 磷、钙、镁等) 有机质--集中在表层,经微生物分 解能释放以氮素为主的养分,同时放出 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土 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
生物与土壤
植 物 与 土 壤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根本原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H2O→C6H12O6+6O2↑
2.生物循环(下图中各箭头表示什么含义?)
绿色植物 各级动物
环境
微生物
(四)
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是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思考:植被的分布往往能反映出土壤的状况,请说 说海拔高度、地形坡度和坡向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水分和空气--存在土壤孔隙中,二 者的比例受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影 响土壤的性能,如果空气多而水分少, 则会造成养分、水分供应不足;如果水 分多,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 降,土壤缺氧。
(一) 成土母质与土壤
岩石母岩
风 化
风化物
外力搬 运堆积
成土母质
气候与生物 长期作用
土壤
活动: 土壤与成土母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 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 土 母 质 对 土 壤 的 影 响
物 理 性 状 化 学 积、坡积物上的母质→土壤石块多
►洪积、冲积物上的母质→土壤有明显的分层
►基性岩母质→土壤铁、镁、钙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土壤硅、钠、钾含量高
(二)
气候与土壤
思考: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
(二)对区域资源的利用
思考:人类开发利用某一区域资源,能否影响到其 它区域的环境资源?为什么?
(三)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
思考:利用不可更新资源,能否影响到其它环境要 素和环境资源?为什么?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资源综合利 用的指导意义: ①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②综合考虑,系统决策; ③可持续开发利用。
活动:
土壤与成土母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成土母质 区别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 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 的风化物
土 壤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 力,能够生长植物的 疏松表层
联系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在气候 和生物的长期作用下成土母质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 的土壤。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 极其重要的影响。
(四)
地形与土壤
地形影响土壤厚度,以及土壤中的水热状 况。是土壤形成过程中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一)对单项资源的利用 (二)对区域资源的利用 (三)对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
(一)对单项资源的利用
思考: 人类仅利用某种单项资源或单项资源的某一 部分,能否影响到其它环境要素?为什么?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 体的改变.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 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它区域.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气候
水文 生物
地貌
土壤
土壤的组成及属性 1.本质属性:具有肥力,能生长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