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文言文实词大全(二)为便于广大文言阅读者,学习者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常用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
目录1、爱2、安3、伯4、被5、倍6、本7、鄙8、兵9、病 10、察11、长 12、朝 13、池 14、曾 15、乘 16、城 17、诚 18、除 19、传 20、辞21、从 22、达 23、殆 24、迨 25、当 26、道 27、得 28、度 29、短 30、多31、发 32、方 33、非 34、复 35、负 36、盖 37、鼓 38、故 39、顾 40、固41、归 42、国 43、过 44、何 45、恨 46、后 47、胡 48、患 49、或 50、疾51、及 52、即 53、既 54、假 55、间 56、见 57、解 58、进 59、尽 60、就61、举 62、绝 63、堪 64、克 65、类 66、怜 67、临 68、弥 69、名 70、末71、莫 72、乃 73、内 74、判 75、期 76、奇 77、迁 78、请 79、穷 80、求81、去 82、劝 83、却 84、如 85、若 86、善 87、稍 88、少 89、涉 90、胜91、识 92、使 93、是 94、适 95、书 96、孰 97、属 98、数 99、遂 100、率101、说 102、私 103、素 104、汤 105、涕 106、通 107、徒 108、图 109、退 110、亡111、王 112、望 113、恶 114、微 115、闻 116、相 117、谢 118、悉 119、信 120、兴121、行 122、幸 123、修 124、徐 125、许 126、阳 127、要 128、宜 129、遗 130、贻131、易 132、阴 133、引 134、右 135、逾 136、狱 137、再 138、造 139、知 140、置141、致 142、质 143、治 144、诸 145、贼 146、族 147、卒 148、走 149、左 150、坐51、及1、赶上,追上。
(追张仪,不及)2、到,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达到。
(及里城)4、涉及,牵连。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此其近者祸及身)5、趁着。
(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国)6、比得上,赶得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7、和,并。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52、即1、靠近,接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2、立即,马上。
(项伯即入见沛公)3、当,当时。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倘若,如果。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5、与"则"的用法相同,相当于"那就"的意思。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6、即使。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7、就,就是。
(闻鸡鸣。
即起盥栉)8、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53、既1、尽,完。
(言未既)2、已经,---以后。
(既克,公问其故)3、既然。
(将军既帝室之胄)4、既----又---并列关系。
(三军既惑且疑)5、既而:不久。
(既而得其尸于井)6、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壬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54、假1、不真,虚伪,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2、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4、犹“贷”,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5、给予。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6、假如,如果。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55、间1、两事物的当中。
(凡天地之间)2、中间,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3、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指房屋的间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5、间隙,空隙。
(彼节者有间)6、隔离。
(遂与外人间隔)7、间或。
(间以诗记所遭)8、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骨微伤,病间月)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间关莺语花底滑)12、间谍。
(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3、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表状态,从小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56、见1、看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2、召见。
(曹刿请见)3、拜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4、会见。
(一日不见,如三秋矣)5、见识,见解。
(真知灼见一得之见)6、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听见,听说。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8、知道,觉得。
(何以见得)57、解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3、解开,使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解释,解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理解,懂得。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6、消散、离散。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7、分裂、涣散。
(天下土崩瓦解)8、解救、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军之仇者,何如)9、通“懈”,松解,懈怠。
(胡虏益解)58、进1、前进。
(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2、进献。
(群臣进谏《邹》相如前进缶《廉》)3、出来做官。
(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59、尽1、完了;没有了。
2、死。
3、全部用出。
4、竭尽;使……完尽。
(智者尽其谋)5、尽头。
6、穷尽。
7、明白。
(听其言,曰而尽。
)8、极;全。
(尽善尽美)60、就1、接近,依靠。
(金就砺则利)2、赴任,就职。
(连辟公府不就)3、完成,达到目的。
(轲自知事不就)4、成就。
(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5、即,随即。
(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6、走向,走上。
(若无罪而就死地)7、上车、上路。
(荆轲遂就车而去)61、举1、举起,抬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案齐眉举足轻重)2、举出,提出。
(举类迩而见义远举一反三)3、举行,发动。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4、推举,举荐。
(孙叔敖举于海)5、攻下,占领。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6、拿。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7、全,尽。
(杀人如不能举举国上下)62、绝1、断绝。
(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2、终止,消失。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3、隔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穷尽。
(绝处逢生)5、极,最,非常。
(佛印绝类弥勒)6、到了极点。
(以为妙绝)7、完全,绝对。
(绝无踪响绝无仅有)8、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3、堪1、经得起,忍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能够,可以。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3、能够,可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胜任。
(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64、克1、能够。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战胜,攻破。
(然操遂能克绍)3、克制。
(克已复礼为仁)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
(子克家)5、克制、约束。
(克已奉公)6、限定、约定。
(与克期俱至)7、通“刻”,刀刻、雕刻。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65、类1、种类。
(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2、事例。
(举类迩而见义远)3、类似,象。
(中会殿阁,类兰若)4、类推。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5、条例。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6、大都、大多。
(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66、怜1、怜悯,同情。
(独不怜公子姊耶?)2、可怜:可爱。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3、疼爱、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4、爱戴。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5、值得同情。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6、可惜。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67、临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2、面对。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3、到。
(双喜临门身临其境)4、正当,将要。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68、弥弥1、满,遍。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2、越,更加。
(奉之弥繁,侵入愈急)3、弥留:病危将死。
(病日至秦。
既弥留)4、经、终。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69、名1、名字,名称。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2、取名,得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70、末1、<名>树梢。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2、<名>事情、物件的端或尾。
《齐桓晋文之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名>末尾;尽头。
《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4、<名>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
《论积贮疏》:“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5、<名>时间或顺序在后。
贾思勰《树木》:“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71、莫1、通"暮"读mu,日落的时候,傍晚。
(至莫夜月明)2、没有(谁),没有(什么)。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3、不,不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莫如:不如。
(莫如以吾所长攻敌短)5、通"漠",广大。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6、表测度、或许。
(其事体莫须有)72、乃1、副词,可译为“是”“就是”,表判断。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你,你的。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3、如此。
(子无乃称。
《庄子》)4、仅。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5、于是,就。
(良乃入,具告沛公)6、才。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7、竟,竟然,居然。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73、内1、里面,跟“外”相对。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2、内部,常指国家内部,朝廷内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3、内心。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4、内室。
(家有一堂二内)5、通“纳”,接纳。
(距关毋内诸侯)6、通“纳”,放进。
(内狼于囊)8、交纳。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74、判1、古代官职。
2、判词。
3、分开;分离。
(遂判十二国,合为七国)4、分辨。
(强弱胜负已判)5、裁判狱讼。
75、期1、限定和约定的时间、时日。
(名词)(道不通,度以失期后会有期)2、约定。
(动词)(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不期而遇)3、希望。
(非相仇也,期有得耳)4、限度。
(征敛无期)5、必,至。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6、jī,周,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76、奇1、奇特的,罕见的,不平常的。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以----为奇,惊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3、零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适宜,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