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红·西方蓝”中外文化艺术节计划书“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是外国语学院乃至南京师范大学全体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以外语节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
然而,我们意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习外国文化的大学生,决不能忽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决定在外语节的基础上,与文学院联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举办首届“东方红·西方蓝”中外文化艺术节。
旨在鼓励学习西方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面向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一、主办单位: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二、承办单位:外国语学院、文学院三、活动时间: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四、活动内容:分为“国学篇”、“外语篇”五、活动形式:文艺演出、知识竞赛、读书节、艺术展、比赛等六、前期宣传:制作宣传画册、海报、横幅等,悬挂、张贴于校东南西北四个区及教学楼间七、组委会成员名单总顾问:陈章龙顾问:黄军伟陈中建李莉罗秀山周燕主席:彭海管红星副主席:蒋其琴刘更生指导教师:季璇胡明波策划团:外院:戴春华高帅阎耀宗周英杰陆遥张海波徐晗文学院:朱乐川徐磊陈秀君吴建辉王栩熊轶佶牛日俊宣传组:外院:阎耀宗颜冰沁刘俊英文学院:陈秀君材料组:外院:戴春华应超敏文学院:吴建辉节目组:外院:高帅周英杰张海波陆遥文学院:熊轶佶办事处:外院:徐晗吕小镭文学院:牛日俊财务组:外院:刘金文学院:王栩八:具体内容:●首届南京师范大学“东方红·西方蓝”中外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时间:2006年12月5日晚6:30地点:J6音乐厅内容简介:以对比的形式体现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西方文化的浪漫情怀。
节目单初拟:第一篇:中外比拼秀1、太极拳表演VS跆拳道表演2、民俗歌曲、民歌演唱(黄梅戏等)VS英文歌曲3、民族舞蹈(如扇子舞)VS街舞或拉丁4、中文诗歌朗诵VS英文经典诗歌朗诵如a red red rose5、民族乐器VS西洋乐器第二篇:当孔子遇上沙翁6、一段COSPLAY 类似小品第三篇:共享一个世界7、书画现场展示,体现世界共同进步的主题8、语种联唱国粹篇1、“不可遗失的美好”戏曲文化艺术周:活动内容与形式: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戏曲艺术展示;二是戏曲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2006年12月中旬活动地点:待定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活动流程:1、前期宣传:制作展现中国戏曲知识的海报、展板;2、艺术展示:请戏剧团(如昆剧团)展示戏曲艺术,让同学们直观地了解此种戏曲,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3、举办讲座:在对此种戏曲形成初步兴趣的基础上,请戏剧团(如昆剧团)专业人士对此中国即将流失的戏剧文化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具体的介绍,让同学们对戏剧文化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提高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4、以班级为单位,对这项艺术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可以以ppt等多种形式,展示讨论结果。
2.“秀外慧中”元旦游艺会: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国学”为中心,举办趣味游艺会。
以新颖的活动形式,结合国学中的成语、灯谜、对联、歇后语、剪纸、中国结、文学翻译,茶道品赏等内通,寓乐于学。
前期准备: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将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具体准备一项内容。
并将成果在文学院、外院进行展出。
活动时间:2006年12月27日晚6点(暂定)活动地点: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活动流程:1.事前准备1)宣传:海报,新闻稿等形式;2)面向05,06级,以班级为单位,通知各班承办一个活动小区,大致分为成语、灯谜、对联、歇后语、剪纸、中国结、文学翻译,茶道品赏等几部分,各班就其中一项进行准备,形式可以有展板,现场表演(如剪纸),艺术成果展示,灯谜区可以出灯谜供同学竞猜,答对有奖品;茶道区甚至可以准备部分名茶让大家品尝回味,还可以从各个民族的习俗让大家了解不同民族喝茶的习惯,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2.游艺会:1)根据事前分配,每班承办的活动小区在本班展示区内做好活动准备,外院同学或其他院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
同学们按各自的喜好参与各个小区不同的精彩活动,各区有精美礼品奉送。
2)为使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学,每班同学在准备本班办的活动板块的同时,也可根据兴趣爱好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活动正式进行开展时,每班可分出三分之一的同学作为其活动小区的专门负责人,其余三分之二的同学可以参与其他小区的活动,实行轮流值班,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参与到游园会中来。
3)请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作为嘉宾参与活动,如有可能,邀请大学语文的老师作为对联处嘉宾,为同学们对出的对联做出点评。
4)在活动现场专设一个展台,让各个班展示其活动成果,促进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3.“学贯古今,博采纵长”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内容与形式: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现博大精深的国学,竞赛题型丰富多样,涉及对对联,猜谜语,成语接龙,补歇后语,诗词歌赋竞猜等各个方面。
同时,比赛按轮制淘汰赛进行,把一场比赛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知识竞答活动,在每轮中淘汰出部分参赛选手,最终在进入第三轮的选手中决出一,二,三等奖。
活动时间:第二学期活动地点:待定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活动流程:1.事前准备:海报宣传,同时组织好各班同学的报名工作,报名表最后统一交于文化科技中心处。
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场地,轮数等,报名人数多可将比赛分两场进行。
2.比赛规则:1)本次比赛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答题,实行轮制淘汰制,在第一和第二轮中淘汰出部分同学,最终保留八名同学进入决赛,角逐奖项。
2)比赛题目按由易到难的规则,在每轮比赛中决出部分选手进入下轮比赛。
a.第一环节可以设十到客观题,从中决出二十名参赛选手进入第二环节的比赛;b.第二环节中分为抢答和必答题两个部分,包括对对联,猜谜语,成语接龙,补歇后语,诗词歌赋竞猜,最终在决出八名参赛选手进入第三轮的决赛;c.第三环节中,可请进入决赛的八名同学就国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限时三分钟,由老师给每位选手在本轮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评分细则:a、吐词清楚,精神饱满,表演流畅自然;b、演讲内容内涵深刻,了解国学;c.能就国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评委设置:邀请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相关老师。
4、“物华天宝吴楚地”民间艺术展览周活动内容与形式:通过对民间艺术品的了解、收集,进一步认识国学不仅有高深的一面,也有接近百姓的一面。
而且很多都情趣盎然,但也有很多濒临失传。
以此来加深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感性、理性认识,并加深其队民间艺术的重视。
一、由文学院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中心在寒假期间对吴楚(以江苏境内为主)的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进行收集与整理。
二、由外国语学院阳光青年志愿者协会于寒假期间对江苏境内昆曲艺术的历史传统研究学习、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今后发展趋势展望进行资料整理与收集。
三、由外国语学院与文学院在第二学期将寒假认识、采集到的民间艺术资料、民间工艺等以实物与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给全校师生一个更好地了解国学传统文化的机会。
活动时间:2007年1月—3月活动结果展出地点:西区食堂对面或J2、J3前的宣传栏。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活动流程:1、事前准备:文学院社会实践与素质拓展中心以小分队的形式到各地,并以各种形式收集民间艺术。
2、收集、整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
3、以展板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品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
4、把成果推广到学校与社会,以引起更多人对民间遗存艺术的关注。
5、“书里的中国风”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首届读书月内容与形式: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合办读书月活动,以问卷表的形式对文学院、外院的同学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国学的理解,并请他们写下自己心目中的10本国学名著。
最后由两院学生会进行整理,排出同学们心目中的30本国学名著。
同时请文学院老师推荐30本国学名著,并组织“书里的中国风”读书月征文大赛。
活动时间:2007年3月活动地点:待定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活动流程:1、向两院同学发调查问卷,并请其列出自己心目中的10本国学名著。
2、两院学生会对所列书目进行整理,并排出前30位的国学名著。
列出《2007年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最受同学喜爱的30本国学名著》书单。
3、请文学院老师推荐30本国学名著。
列出《“纸香墨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一届读书节推荐书目》书单。
4、推荐从《2007年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最受同学喜爱的30本国学名著》及《“纸香墨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一届读书节推荐》中挑选书目,也可选取其他书籍,但必须在国学名著范围以内。
5、对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和刊登。
附:“纸香墨润”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一届读书节之书目推荐外语篇1.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短剧大赛:内容与形式:短剧表演以“唱双簧”即各剧组有专门的配音人员为表演者配音(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表演者可以自说台词,但并不会影响最终成绩)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我们将从仙林地区其他院校选取一定量的高质量节目来参与我们的比赛比赛时间:2006年12月20日晚6:30比赛地点:校J6音乐厅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参赛单位:校内各学院及周边兄弟学校选送单位表演形式:短剧表演以“唱双簧”即各剧组有专门的配音人员为表演者配音(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表演者可以自说台词,但并不会影响最终成绩)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活动流程:本活动主要分前期海选(预赛)和决赛两阶段1.前期海选:邀请外语研究生或教师做评委,进行严格的选拔,最后决出十六个节目进入决赛2.决赛阶段:为保持现场气氛的活跃性,将英语和其他语种的节目有节奏的穿插表演3.评选优胜:A.评委成员:现场将邀请与短剧语言相关的老师、艺术系(包括音乐、美术、编导)老师做评委B.评选方法:a.设团体优胜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b. 设个人单项奖:设最佳男、女演员各1名,最佳原创剧本奖1名,最佳配音奖1名,最佳舞台效果奖1名C.评分细则:a.剧本选择、编写及导演:剧本内容有深度,主题明确,鼓励原创,情节完整合理,矛盾突出,剧情衔接紧密,有艺术感染力。
b.舞台表演:演员表情丰富,表演投入,符合剧情发展,突出人物形象,能够合理运用肢体语言,避免笑场或冷场,演员之间配合默契。
c.语音及语言表达: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音语调符合人物特色,能够做到抑扬顿挫,具有感染力;语言地道,流畅,无明显语法错误。
d.服装、道具及配乐:能够根据剧情的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服装及道具,突出人物的特征,配合剧情发展,有一定的配乐,并且能符合当时的情景,起到渲染情节的作用。
e.最佳男、女演员:表演投入,能很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f.最佳原创剧本:剧本必须是自己所写(不可是经典剧本改编或翻译),并且演出效果良好,剧本有深度,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