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国民俗风情

泰国民俗风情


日常礼仪
习惯以先生小姐称呼,常为表友善和亲近,不习惯 称呼其姓,而习惯称呼其名。泰国人颇有涵养,讲 究温、良、恭、俭、让,讲话轻声细语,举止温文 尔雅。
合十礼
泰国人见面时一般不握手,而是行合十礼。 行礼时双手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手 掌尖对鼻尖,微微低头。晚辈见长辈时双手 举至眼部,平辈相见举到鼻部,长辈对晚辈 还礼时至胸前。
民间运动

泰国民间运动丰富多彩,有大象节中的运动 项目、泰拳等等。
泰拳

泰拳(泰语:มวยไทย;拉丁转写:Muay Thai) 何谓泰拳?有关泰拳的文献越来越多地见诸 武术刊物或泰国风土游记中。此类文章大部 分试图介绍、评述泰拳技术或特色,遗憾的 是,只能勾绘出泰拳轮廓。部分所谓专家, 只顾其外表形态,不谙其精妙之处,另一部 分则大力描绘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返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俗

民俗:泰拳是泰国的国技,亦是一项十分吸引人的活动,电视 台每天都要播映泰拳比赛的录像。每逢周末,大大小小的拳 击场都要举行泰拳比赛,男女老幼只要有机会,都如醉如痴 涌到拳场观战。 泰拳比赛的场面既壮观又残酷。每场比赛必须经过五个回合 才分胜负;每一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两分钟,如果一方昏 倒不醒,裁判数到10,仍起来就为失败者。比赛的赛台约有 八平方米,在赛场中间,周围围着两根粗绳,四面是石级式 的座位,最前面的几排长椅子是两名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 医生的座位。左边的乐队通常由三人组成,乐器有笛子、鼓 和钹。当乐手奏乐时,拳师们便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比赛场内。 在拳赛前还要举行宗教仪式和表演他们的拜师规矩,据说, 如果两位拜式相同,就表示双方同承一师,就不必比赛了。 赛时拳师解下头上束的“神带”,戴上橡皮手套和保护下部 的硬罩,不穿上衣,只穿一条短裤,手走的腕部要缠上宽一 寸的长绷带。
民 间 活 动 : 泰 拳
佛教

佛教传入东南亚,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 下缅甸之卑谬或泰国中部之佛统。古代 东南亚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兴废交替, 以南传上座部势力较大。西元七世纪末, 下缅甸、泰国中部信仰上座部;爪哇、 苏门答腊则在婆罗门教支配下。十二世 纪,锡兰大力改革佛教,统归为大寺之 上座部佛教。此后二百年,缅甸、泰国、 高棉、寮国均弘扬以锡兰为传承之上座 部佛教。唯有越南自古受中国文化薰陶, 受传大乘佛教。至于马来西亚、爪哇、 苏门答腊则始终婆罗门教、大乘、小乘 佛教并行,迄十三世纪,阿拉伯回教文 化传入后,传统宗教亦随之覆灭。
佛教历史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扬上座部与大乘,第五代的立 泰王精通内外典,著作《三界论》,详细论述佛教的宇 宙观与人生观,又领导铸造佛像,就是现今供奉在彭世 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铜佛,与曼谷善见寺的大铜佛。 十四世纪中叶,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兴建佛陀 最胜寺、巴考寺;怛莱洛迦王更将旧王宫改为佛寺,命 名为最胜遍知寺;拉玛铁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 大佛;颂昙王少年时曾出家,法名净法,曾下令在 一 七六七年,皇室倾轧,内乱频仍,缅甸乘机入侵,后由 汉人郑信光复,建立吞武里王朝,但只维持了十五年就 发生叛乱,郑信的部将昭披耶查克里,乘机杀害郑信, 开创曼谷王朝。昭披耶查克里就是现今泰国王室之祖拉 玛一世(一七八二至一八○九在位)。拉马一世曾校订 三藏,改革僧团;拉玛三世(一八二四至一八五一在位) 谕令翻译三藏及特别论典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一 八五一至一八六八),曾出家二十七年,法号金刚智, 提倡严格持戒,创立法宗派,原有的众多僧侣就称为大 宗派,泰国僧团自此分成两派,流传至今;五世朱拉隆 功王(一八六八至一九一○)以泰文刊行巴利语圣典, 创建大舍利寺学院为高级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学院为 高级佛学研究中心,并发行《法眼杂志》迄今,是泰国 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拉玛六世(一九一○至一九二五 在位)着有《佛陀觉悟什么》、《东方犹太》等书;拉 玛七世(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四在位)改编巴利三藏,成 为泰国现行最完备、最新编的巴利三藏;拉玛八世(一 九三四至一九四六在位)时,佛教僧伽组织曾仿照国会 形式,僧王为最高领袖,下设僧伽部长、僧伽议会、僧 伽法庭。拉玛四世到六世期间所修建的佛统大塔,高约 一二○余公尺,周围二四○公尺,为泰国最大的佛塔。
社交礼仪
泰国人多信佛教, 恪守教义很强调; 尤为头部更注重, 碰摸会把人惹恼; 信仰忌讳繁又多, 文明举止最重要; “好客”民族有传统, 事事处处讲礼貌; 约会特别守信义, 礼节礼仪颇周到。

泰国民族服饰
筒裙
颜色与泰国



泰国人喜爱红、黄色,禁忌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 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 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 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 紫红色。 过去白色用于丧事,现在改为黑色 。 泰国的国旗由红、白、蓝三色构成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 力量与献身精神。白色代表宗教, 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 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 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 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返回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 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 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 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 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 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 克教。华人是泰国的一个重要族群,约有 7,300,000(2003年)人,占总人口的12%. 主要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儒教。
风俗

1、泰国人非常尊重国王和王室成员。不要随便谈论或议论王室。遇有王室 成员出席的场合,态度要恭敬。 2、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因此佛像无论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对僧侣应 礼让,但不要直接给钱。女性不能碰触僧侣,如需奉送物品,应请男士代劳, 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庙参观着装应整齐,不要穿短裤、短裙和无袖上装,进 入主殿要脱鞋。 3、泰国人视头部为神圣之地,因此不要随便触摸别人的头部。不要用脚指 人或物,特别是脚底不要直冲着佛像。 也不要用脚开门关门。 递东西时用右手, 不宜用左手。 4、公共场合男女不应过分亲热。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泰国男女在公共场合 边手牵手的都很少。 5、泰国人大多彬彬有礼,很难看到有人大声喧哗或者吵架,因此说话时应 压低嗓门,无论发生了什么,不要当众发脾气。 6、泰国禁赌,即使在酒店房间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将。 7、泰国人非常爱清洁,随地吐痰、扔东西被认为是非常缺乏教养的行为。 泰国人还非常注重卫生间的整洁,因此无论外出还是在酒店,都应注意保持清 洁。 8、泰国是微笑的国度,人民热情善良,乐于助人。因此到泰国后,尽管放 心大胆与泰国人交谈,这也是了解泰国文化的一种方式。遇有困难,也不必迟 疑,尽管求助。
泰人的婚礼中,先后要举行戴双喜纱圈、 洒水、拜祖宗神灵、铺床、守新房和入洞 房等仪式,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婚礼习俗
重要节日
鬼节: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 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 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习俗禁忌

门坎忌 到泰国朋友家中做客,进门时要小心跨过 门坎,万万不可踩着人家的门坎。泰国人认为门坎 下住着神灵,断不可冒犯。
返回
国旗—三色旗



1917年10月28日, 国王拉玛六世设计; 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 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 洁 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 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 之中,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 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
返回
国徽—"Garuda"(伽楼罗,揭路荼)
红色忌 在泰国,人们用红笔将死者的姓名写在棺 木上。因此,泰国人忌用红笔签名,认为红色是不 吉利的。

国家禁忌(十大“忌”)



门坎忌:拜访他人,进家门时不得触碰门坎。 头部忌:不得摸泰国人的头,特别是小孩的头。传递物品时也切忌不 要越过他人的头顶。 红色忌:红色在泰国不受欢迎。 龟鹤忌:龟和鹤(代表色情)在泰国不受欢迎。 发怒忌:不得在公开场合发怒(法律禁止)。 花 忌:茉莉花(泰语中与伤心发音相似)。 言语忌:不能议论国王和王室,不能非议佛教。 感情忌:公开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意会遭到非议。 左手忌:左手递东西给他人是鄙视他人的行为。 佛家忌:女性触碰僧侣是不吉利的行为。
泰国民俗风情
佛教 服饰 泰国民族特色 礼仪婚礼与禁忌 节日与民间运动

概况(自由之地、微笑国
度)
全称:泰王国 泰国位于东南亚,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 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海,原名暹罗。 国土面积:约514,000平方公里 泰国人将自己国家的疆域比作大象的头部,北部为"象 冠",东北为"象耳",暹罗湾为"象口",南方为"象鼻"。 人口:约6387万(2010),多分布于中部河谷和 平原地区,而西部和北部则人烟稀少。其中泰族占 人口总数40%, 佬族占35%,华人占10%,马来 族占3.5%,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掸等山 地民族。 泰国国花为睡莲,国树为桂树。 泰语为泰国国语,佛教为泰国国教,其首都 位于曼谷。
介绍:


泰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 色彩的图腾图案。 深红色的大鹏鸟,鸟背上蹲坐 着那莱王。 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 灵。
象征:

“受皇室任命、指派”
返回
语言(泰语)


旧称暹罗语(Siamese),泰国的官方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 语支。 有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南部等4个方言区。 曼谷话是泰语的标准语。 泰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相当数量的孟语、高棉语、汉语 、马来语和英语词汇。 泰语是一种分析型、孤立型语言,基本词汇以单音节词居多,不同的 声调有区分词汇和语法的作用。 附: 泰国万能问好语:萨瓦迪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