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均说明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B)。
(30分)A、教育性B、实践性C、操作性D、专业性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地位特征的是(D)。
(30分)A、平等性B、性C、教学相长性D、和谐性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一切把(ABDE)传授给教育对象,引导受教育者成长、发展的人。
(40分)A、知识B、技能C、价值观D、思想E、品德道德是一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具有良好的 (D),往往流传较为广泛,是群体成员的共识。
(30分)A、群众基础B、社会认知C、认同感D、社会基础王夫之在《大学补传衍》中所说:“盖尝论之,何以谓之德?行焉而得之谓也。
”此处的“德”指的是(B)。
(30分)A、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B、通过道德实践而有得于心C、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D、做事要站得直,把心放的端正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
这方面的容构成了道德原则和规,它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的实践,实现这个转化过程,需要通过(A)和 (C)。
(40分)A、道德教育B、家庭规D、职业道德规人们常说,某某人一看就像个医生,或者教师,说明(A)。
(30分)A、职业道德往往会表现为职业人格特征B、职业道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C、职业道德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D、职业道德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道德的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了以下哪些容(ACD)。
(4 0分)A、道德关系B、道德底限C、道德标准D、道德原则和规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等都表现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D)。
(30分)A、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B、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C、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业特征D、比较具体、灵活、多样人们常说,某某人一看就像个医生,或者教师,说明(A)。
(30分)A、职业道德往往会表现为职业人格特征B、职业道德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C、职业道德鲜明地表达的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D、职业道德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道德的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了以下哪些容(ACD)。
(4 0分)A、道德关系B、道德底限C、道德标准D、道德原则和规董仲舒把(A)的道德教条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要求教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30分)A、三纲五常C、尊严而惮D、教者必以正古代教师职业道德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统一,其中,(A)是基础。
(30分)A、修身B、齐家C、治国D、平天下荀子提出的教师必备条件有(ACDE)。
(40分)A、“尊严而惮”B、“以其昭昭,使人昭昭”C、“耆艾而信”D、“诵说而不陵不犯”E、“知微而论”“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由(C)提出。
(30分)A、南怀瑾B、謇C、蔡元培D、友兰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B)通过。
(30分)A、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B、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C、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D、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蔡元培提出教师应该人格健全,人格健全一般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ACD)。
(40分)A、有智慧B、有学识C、有立场D、有责任担当以下不属于《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教学专业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的是(B)。
(30分)A、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教育者和指导者B、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展独立的判断力C、教师要同其它的教育团体密切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家庭生活、生产劳动等做好准备;D、教师要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辅导和咨询1954年8月,(D)通过了《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教师宪章》。
(30分)A、国际教师协会第16次会议B、国际教师协会第19次会议C、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第16次会议D、国际教师团体协商委员会第19次会议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一些学者系统地分析了教师应具有的道德人格和职业品质。
韦伯和卡塔斯归纳总结了25项教师应具有的职业品质,这些品质包括以下哪些(ABCDE)。
(40分)A、说话流利B、敏捷C、具有创造能力D、有领导才能E、勤勉制订了《教育专业守则》是的(C)。
(30分)A、教育者专业筹备委员会B、教育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C、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D、教育工作者守则筹备委员会的“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简称(守则筹委会),工作历时3年经过广泛的谘询,制订了《教育专业守则》,此手册是公布于(A)。
(30分)A、 1990年10月B、 1987年6月C、 1990年6月D、 1987年10月关于《大学教师伦理守则》的社会伦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D)。
(40分)A、应当透过校园生活的互动,建立互敬与互助的人际关系B、致力促进大学以知识服务人群,并导引社会风气之功能C、从事及指导研究工作,以探求新知、发表成果及提升学术水平为己任D、保持专业自主是教育专业履行其社会职责的必要条件,并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专业自主的工作环境。
以下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C)。
(30分)A、从自我、他人、团体、自然环境等与教师个人有关的方面展开B、基本上是以个人为圆心,具有一般伦理道德要求的共同特征。
C、每一所学校规要求有所不同D、 1952年通过《教师伦理纲领》的“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简称(守则筹委会),工作历时3年经过广泛的谘询,制订了《教育专业守则》,此手册是公布于(A)。
(30分)A、 1990年10月B、 1987年6月C、 1990年6月D、 1987年10月关于《大学教师伦理守则》的社会伦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D)。
(40分)A、应当透过校园生活的互动,建立互敬与互助的人际关系B、致力促进大学以知识服务人群,并导引社会风气之功能C、从事及指导研究工作,以探求新知、发表成果及提升学术水平为己任D、保持专业自主是教育专业履行其社会职责的必要条件,并致力于创造有利于专业自主的工作环境。
以下关于爱国的描述,正确的是(A)。
(30分)A、爱国的认知是灵魂B、爱国的情意是根本C、爱国的认知是根本D、爱国的情意是灵魂关于爱国主义与个人利益,错误的是(A)。
(30分)A、爱国主义的情感具有无私性,就没有个人利益B、爱国主义不排斥个人利益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兼顾D、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爱国主义道德规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以下对列宁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40分)A、无产阶级革命家B、政治家C、哲学家D、思想家关于爱国主义与个人利益,错误的是(A)。
(30分)A、爱国主义的情感具有无私性,就没有个人利益B、爱国主义不排斥个人利益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兼顾D、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爱国主义道德规要求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以下关于爱国的描述,正确的是(A)。
(30分)A、爱国的认知是灵魂B、爱国的情意是根本C、爱国的认知是根本D、爱国的情意是灵魂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以下对列宁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40分)A、无产阶级革命家B、政治家C、哲学家D、思想家守法是对法律的遵从,它是任何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守法还是一种(A)。
(3 0分)A、道德要求B、守法要求C、道德素养D、守法素养道德和法律在容上(A),思想上(A)。
(30分)A、互相吸收互相贯通B、互相贯通互相吸收C、互相促进互相制约D、互相制约互相促依法执教包括(ABC)。
(40分)A、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围进行B、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C、教师在处理事务时,能理性化解纠纷D、教师能够明辨是非关于爱国与爱人民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30分)A、没有人民涵和人民利益的爱国主义是虚伪的,是无法凝聚人民爱国热情的。
B、爱国主义的核心要义就是爱人民,就是要给予人民安全、幸福、利益C、人民是国家要素中第一要素,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动力D、爱人民才是最大的爱国,爱人民才是真正的爱国,爱国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要义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 D)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30分)A、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B、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C、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D、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从政党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的主与欧美政党理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强调,除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特殊利益,更不允许任何共产党员维护代表任何一种特殊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 )和( )的集中体现和杰出代表。
这是爱国与爱党完全一致的最为根本的理论基础。
(40分) AB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利益C、中华人民国D、中国人民(B ) 是国家推进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各级各类教师都应遵照执行,认真贯彻。
(30分)A、教育政策B、教育方针C、教育大纲D、教学大纲高校教师在开始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讲授之前,首先要明确( C),使知识传授的目标服务于国家要求,这样的教育活动就不会迷失方向,而且更有针对性。
(30分)A、教育的根本目标B、国家道德教育的目标C、国家兴办教育的目标D、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5年1月29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 ACD) 。
(40分)A、政治底线B、学术底线C、法律底线D、道德底线20世纪20年代,(C)先生对中华职业学校的师生所作的《敬业与乐业》的演讲,全面地阐释了敬业的涵,他对敬业的理解,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准确。
(30分)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梁思成要做好工作,能持续地努力是重要保证,因此,敬业需要(C)的支持。
(30分)A、奉献精神B、利他精神C、坚持精神D、固执精神所谓敬业,就是敬重地从事本业。
它的涵包括(ACDE)。
(40分)A、好好做事,侧重于态度B、强调充分尊重他人从事的工作C、珍惜工作,恭敬严肃地对待工作D、把事做好,侧重于效果、效益E、强调工作的质量因此,对大学生要严格要求,对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大学生不迁就,以规则、规矩为(B),以制度、纪律的指针,加强对大学生成长过程各环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