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 地貌
Page 1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结合澜沧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辨 认不同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区域认知:通过经纬度及流域轮廓,了解澜沧江 ——湄公河的源头、流经地区、注入的海洋。
Page 2
澜沧江——湄公河
结合课本P72圈画并记忆: 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
3.B 4.A [第 3 题,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地区应是弯曲河道 的凹岸,图中②位于曲流凹岸处,①位于曲流凸岸处,③④处河道 平直,故 B 正确。第 4 题,曲流处凹岸为侵蚀岸,河岸较陡;凸岸 为堆积岸,河岸平缓。]
Page 45
46
题组 2 河流堆积地貌 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 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步骤一:将书本 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小米沿书 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 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读图,完成 5~6 题。
Page 5
是指流水对地表、河床的冲蚀及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 是指流水在流水过程中携带泥沙推动砾石移动的过程 影响搬运强弱因素?流量,流速(地形落差) 是指水中物质最终堆积下来的现象。 沉积条件:地势低平,流速减慢 沉积顺序: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Page 6
一、澜沧江源头的宽浅河谷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扎阿曲 澜沧江源头,形成宽浅的河谷。
原因?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面上, 地形比较平坦,河流向下的 侵蚀作用较弱。
Page 7
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
1、定义: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 形成侵蚀地貌。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Page 8
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
2、河流侵蚀的种类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Page 40
41
1.A 2.C [第 1 题,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形谷。“V”形河谷 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第 2 题,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 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所受的主导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 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
Page 48
49
教材 P74 活动 提示:结合图 3-3-5,用笔勾画出冲积扇的大致范围。一般情 况下,冲积锥面积较小,其上段坡度较大,中段坡度锐减,前缘地 段地势展平。不同方向的坡度也有差异,读图可知左侧坡度较大, 右侧坡度较小。
Page 49
50
教材 P76 活动 1.提示:湄公河三角洲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多河流沼泽。 湄公河自金边以下分为两支,这两江把三角洲分为三部分,西部地 势更低。湄公河进入三角洲,先在柬埔寨境内分为前江与后江两支, 后在越南境内再分成六支,由于河中沙洲分隔,计有九个河口入海, 故名九龙江。
长江中下游平原
Page 26
弯曲河道-凹岸和凸岸如何区分?
与河流流向无关, 与半球无关,总是 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
凹岸侵蚀宜建港口,易发洪水加固堤坝; 凸岸堆积,宜建居民点,农田
Page 27
28
河流地貌 下面是胡玢的《庐山桑落洲》诗句:“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 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 年后,人世更悠悠。”
湄公河被称为九龙江是因为 分汊多,有九条入海水道, 故称九龙江。
Page 35
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使河流向下游输送 泥沙数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泥沙来源 减少,会使三角洲发育减缓,甚至会因 海浪侵蚀而后退,也会造成土壤中盐分 增加。
Pag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 下列各题。
Page 37
38
当堂 达标 提素 养
Page 38
39
题组 1 河流侵蚀地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处景观图,完成 1~2 题。
Page 39
40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为“U”形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谷
D.水深壁陡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主导作用主要是( )
Page 13
②瀑布:陡崖处倾泻而下的水流。例如黄果树瀑布。 ③丹霞地貌:在我国南方湿润的地区,红色砂岩经过 长期流水侵蚀所形成的。
Page 14
三、冲积扇
Page 15
冲(洪)积扇发育于 山前或河流汇入干流 出
Page 16
Page 17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 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 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 P 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
的原则,在 Q 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Page 34
D.丁
湄公河三角洲地处中南半岛南部,湄公河入海口。它大体 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曲折,河流分汊很 多,有众多的沙岛。
(1)分布? 河流中下游 (2)河漫滩是如何形成的?
河流流经弯道时,凹岸发生 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形成 堆积体。 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 形成河漫滩。
Page 24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多个 废弃的河漫滩相连组成河漫滩平原。
Page 25
(3)河漫滩平原的地貌特点: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
Page 9
流水侵蚀作用的类型
溯源侵蚀 河谷延长
河谷拓宽 侧蚀
侧蚀
下蚀河谷加深
Page 10
Page 11
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
3、典型地貌 ①峡谷、“V”型谷:具有河岸谷壁陡峭,深切而狭 窄的谷地,多呈“V”型的特征。是修建水库的理想 地段,例如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Page 12
Page 30
Page 31
六、湄公河三角洲
思考:如何形成?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 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形成过程: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 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 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 处堆积成三角洲
Page 32
【知识小结】
河段 源头
上游
支流汇入的地方或 流出山区处
地貌 宽浅的河谷 “V”形峡谷
牛轭湖
通常,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时间推移 而变得更加弯曲,曲流发展到一定限度,河流会 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
下游 河口
湄公河平原 因地势变得平坦,泥沙大量沉积而成
湄公河三角 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的泥沙在
洲
河口沉积而成
Page 33
34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Q 两区域的等高线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
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
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a,②—b,③—c B. ①—b,②—a,③—c C. ①—c,②—b,③—a D. 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侵蚀、搬运、沉积 B. 侵蚀、沉积、搬运 C. 沉积、搬运、侵蚀 D. 搬运、沉积、侵蚀 3.在河流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形态是( ) A. 三角洲 B. 冲积扇 C. 峡湾 D. 沙丘
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曲流
丘陵盆地区
一般情况下,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弯曲
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
直,废弃的河道形成牛轭湖
Page 21
Page 22
在河流的侧蚀作用 下,河道越来越弯 曲,最终截弯取直。 废弃的河道形成牛 轭湖。
Page 23
五、河漫滩平原
Page 28
29
问题 1 (综合思维)分析“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 凸岸?并说明诗中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哪一河段?
提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由诗 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 洲,应位于河流下游。
Page 29
思考:湄公河平原怎么形成? 澜沧江——湄公河流出北部山地和 丘陵后,因地势平坦,河流从中上 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湄公河 平原。
全长4909km
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 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 省区
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 流经缅甸、老挝、泰国、 柬埔寨和越南等国
最后注入南海
Page 3
Page 4
在湿润地区,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流水作用(侵蚀、搬运、沉积)有关。
Page 50
51
2.提示:上游修建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影响,可从有利影响和 不利影响两方面来分析。有利影响主要有: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 沙量;改善水质;等等。不利影响主要有: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 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 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 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