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产性粉尘和职业性肺部疾病(ppt)
生产性粉尘和职业性肺部疾病(ppt)
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 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
2009年全国尘肺发病情况
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2009年报告尘肺病新病例
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 发病工龄缩短 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 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一、生产性粉尘
㈥危害控制
八字方针**: 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煤尘35g/m3,面粉、铝、硫磺7g/m3,糖10.3g/m3)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是煤矿重大灾害事故之一 且常常表现为瓦斯爆炸诱发煤尘爆炸, 导致极具破坏性的灾难性事故,堪称 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杀手”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死亡百人 以上事故24起,其中煤尘爆炸及瓦 斯煤尘爆炸12起,占事故总数的 50%,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 的经济损失 (2010年10月)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是煤矿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这类事故死亡人数多,破坏性严重
煤尘爆炸可放出大量热能,爆炸火焰 温度高达1600~1900度,使人员和 设备受到严重损失。尤其是煤尘爆炸 气体中有大量的CO2和CO,这是造 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1942年,本溪煤矿发生一起煤尘爆 炸事故,死亡1549人,致残 246人
河北抚宁某淀粉厂爆炸
专家现场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可能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 截至25日17时,官方证实现场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已造成
19人死亡,49人受伤
一、生产性粉尘
㈤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⒈ 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阻留机制:
➢ 撞击:粒径较大 ➢ 截留:纤维 ➢ 重力沉积:小气道、肺泡内,粒径>1μm ➢ 静电沉积: ➢ 布朗运动:小气道、肺泡内,粒径<0.5μm
生产性粉尘和职业性肺部 疾病(ppt)
(优选)生产性粉尘和职 业性肺部疾病
一、生产性粉尘
㈠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
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㈡来源:
➢ 固体物质的粉碎和机械加工:矿石、隧道、筑路 ➢ 粉末状物质的加工:水泥、玻璃、陶瓷 ➢ 金属熔炼、焊接、切割 ➢ 二次扬尘
煤尘爆炸事件
煤尘爆炸夺去134矿工生命——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突发 矿难,72人获救另有15人下落不明(2005-11-27)
山西洪洞新窑煤矿“12·5”矿难初步判断为煤尘爆炸 (2008-05-05)
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淀粉4号车间2月24日16时发生爆炸事故 (2010年)
尘肺综合性控制措施:
⒈ 法律措施 ⒉ 组织措施 ⒊ 技术措施 ⒋ 卫生保健措施
一、生产性粉尘
⒈ 法律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 其他法规规章
一、生产性粉尘
⒈ 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防御与清除:(97%~99%被清除)
➢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阻留作用 ➢ “粘液-纤毛系统”的排出作用吞噬
尘 细 胞
上行随痰咳出 肺门淋巴系统 肺间质堆积
一、生产性粉尘
⒉ 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
概念**: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 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以肺组 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 生,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
一、生产性粉尘
⒊ 尘肺 分类(按粉尘性质):
➢ 矽肺:矽尘(游离 SiO2 含量>10%) ➢ 硅酸盐肺:结合SiO2(石棉、滑石、水泥、云母等) ➢ 炭尘肺:煤、炭黑、石墨、活性碳等 ➢ 混合性尘肺:游离SiO2和其他粉尘混合尘(煤矽肺) ➢ 其他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⒉有机粉尘:
➢ 动物性粉尘:皮毛、丝等 ➢ 植物性粉尘:棉、麻、谷物、甘蔗、木、茶尘等 ➢ 人工有机尘:合成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⒊混合性粉尘:(多见)煤矽尘、电焊烟尘等
一、生产性粉尘
㈣特性及意义**:
⒈ 化学组成:决定危害的性质 ⒉ 分散度:与阻留部位、阻留率有关
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子 直径大小(μm)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
⑴局部刺激作用: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眼角膜 ⑵呼吸系统疾患:
➢ 肺尘埃沉着病(尘肺,pneumoconiosis) ➢ 粉尘沉着症(一般异物反应,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 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 呼吸系统肿瘤 ➢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哮(工作有关疾病) ⑶急慢性中毒:
一、生产性粉尘
㈤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⒊ 尘肺
根据法规将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 控制在容许标准以下
一、生产性粉尘
⒉ 组织措施:
➢ 教:加强领导和宣传教育 ➢ 管:防尘设备的维护管理
防尘管理制度的落实
一、生产性粉尘
⒊ 尘肺 12种法定尘肺:(2002年职业病目录)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 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2009年全国尘肺发病情况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 死亡病例748例
建国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 病例达652,729例
➢ 分散度↑→ 比表面积↑→生物活性↑→危害↑ 悬浮时间↑ →吸入↑
不同直径的粉尘粒子在呼吸道中的阻留**
>15μm-非吸入性粉尘 <15μm-可吸入性粉尘**
10~15μm 上呼吸道
呼吸性粉尘**
气管
5~10μm
支气管
<5μm
细支气管
肺泡
一、生产性粉尘
㈣特性及意义**:
⒊粉尘浓度和接尘时间:与危害程度呈正相关 ⒋粉尘密度、形状:影响沉降速度 ⒌硬度:机械损伤 ⒍溶解度:与毒性相关 ⒎荷电性:与沉降速度、吞噬速度有关 ⒏爆炸性:可氧化粉尘在适宜浓度下
粉尘作业
打眼
隧道开凿
粉尘作业
矿石粉碎
水泥搬运
粉尘作业
采煤作业
采煤作业
粉尘作业
金属削磨
喷涂作业
粉尘作业
电焊烟尘
粉尘行业:水泥厂
粉尘行业:采石场
一、生产性粉尘
㈢分类:
⒈无机粉尘:
➢ 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尘等 ➢ 金属性粉尘:铝、铅、锰、锌、铁等及其氧化物 ➢ 人工无机尘: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