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秋生化试题答案一、给出下列名词的中文含义(20个,1分/个,共20分)1. NADP+ 氧化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2. Bccp 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cDNA 共价闭合环型DNA4.ORF 开放阅读框架5.cDNA 互补DNA6.hnRNA 核内不均一RNA7.cAMP 3,5-环化腺苷酸8.Ψ(一种稀有碱基) 假尿嘧啶9.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10.Holoenzyme 全酶11.protein kinase 蛋白激酶12.Dephosphorylation 脱磷酸化13. Abzyme 抗体酶14.Cascade system or Cascade reaction 级联放大,瀑布反应15.UDPG 尿嘧啶二核苷酸葡萄糖16.THFA 四氢叶酸17.ACP 酰基载体蛋白18.SDS-PAGE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9. tRNA fMe 甲酰甲硫氨酸-tRNA20.Replication fork 复制叉二、名词解释(10个,2分/个,共20分)1.操纵子-是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调控它们转录的操纵基因和启动子序列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2.糖的变旋性-一个吡喃糖、呋喃糖或糖苷伴随着它们的α-和β-异构形式的平衡而发生的比旋度变化。
3.同工酶(基因型或初级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4.氧化磷酸化-电子从一个底物传递给分子氧的氧化与酶催化的由ADP和Pi生成ATP的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
5.转导作用-指借助于病毒载体,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6.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
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7.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8.P/O比(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时形成的A TP的摩尔数。
电子从NADH传递给O2时,P/O比为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比为2。
9.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10.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的一种方式。
每条链都可用作合成互补链的模板,合成出两分子的双链DNA,每个分子都是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单项或多项选择填空(10个,1分/个,10分)1、在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中,测定肽片断氨基酸序列的最佳方法是( b )。
a. Sanger试剂法b.Edman降解法c. ddNTP法d.氨肽酶法2、(a、d )在刚合成时以无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
a. 胰岛素b. Mbc. ATCased. 胰蛋白酶3、反义RNA指与( b )特异性结合并互补的核苷酸片断,它阻断翻译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a. rRNAb. mRNAc. 28Sd. tRNA4、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6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 b )。
A.2.00g B.3.75g C.6.40g D.3.00g E.6.25g 5、关于β-片层结构的正确描述为(A、B、C )。
A.是一种伸展的肽链结构 B. 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C.可由两条以上多肽链顺向或反向平行排列而成D.两链间形成离子键以使其结构稳定6、在pH5.5的溶液中,带负电荷的是( A )。
A.pI为4.0的蛋白质B.pI为7.4的蛋白质C.pI为7.0的蛋白质D.pI为6.5的蛋白质7、tRNA在发挥其功能时的两个重要部位是( E )。
A.反密码子臂和反密码子环B.氨基酸臂和D环C.TΨC环与可变环D.TΨC环和反密码子环E.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8、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是( C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前列腺素C.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和固醇类激素9、在磷酸解中,一个键是受到无机磷酸的攻击(而不是象水解那样受水攻击)并被切断。
某细菌含有蔗糖磷酸化酶,它能催化蔗糖的磷酸解:蔗糖+磷酸→葡萄糖1-磷酸+果糖。
从以下数据,H2O+蔗糖→葡萄糖+果糖△G0ˊ=-29KJ/ mol H2O+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磷酸△G0ˊ=-21KJ/mol。
经计算蔗糖的磷酸解中的标准自由能变化为( A )。
A.-8KJ/mol B.8KJ/mol C.-49 KJ/mol D.49 KJ/mol 10、鸟氨酸循环的主要意义是( A )。
A.把有毒的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 产生Arg的主要途径D.产生鸟氨酸的主要途径E.产生瓜氨酸的主要途径四、填空题(15个,1分/空,15分)1、葡萄糖进行分解代谢时的活化形式是(6-p-G)。
2、构成α螺旋中肽键的原子(H和O)和DNA 双螺旋中(B-DNA)中嘌呤核苷的碱基的排列均采用(反式(Trans))式排列。
3、( 胰蛋白酶(Trypsin))酶水解肽链中由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4、蛋白质a、b和c(M.W分别为20,000、50,000和100,000)组成的混合液体,欲用Sephadex G 200分子筛柱层析分离,流动相为磷酸缓冲液。
这三种蛋白质从层析柱中先后流出的顺序为(c,b,a )。
5、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征是Km(增加(↑)),而Vmax不变,因此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或消除抑制作用。
6、( 维生素K )维生素与血液的凝固有关。
7、Oligo(dT)-纤维素可以用来分离纯化(mRNA)。
8、双链DNA中若(G,C(G+C))含量多,则Tm值就高。
9、磷脂分子中甘油的C1和C2上的两个脂肪酸之一被酶水解掉的磷脂称为(溶血磷脂)。
10、疫球蛋白G分子呈Y形,含有以二硫键连在一起的4条多肽链(即2条轻链和2条重链),含有( 2 )个抗原结合部位。
K1K211、E + S ES → E + P中,当(K2<<K-)时,Km=Ks。
K-112、酮体指(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13、原核细胞DNA聚合酶I,除了具有合成DNA功能外,还有(3′→5′和5′→3′)外切酶的校对功能。
14、人体内嘌呤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或黄嘌呤氧化酶催化次黄嘌呤氧化的产物)。
15、患苯丙酮尿症者缺乏(Phe羟化)酶基因。
五、是非判断题(10个,1分/个,10分)1、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tson-Crick提出的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存在的( ×)2、肌红蛋白(myoglobin)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S曲线型。
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是由含有血红素辅基的4个亚基组成的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将氧由肺运输到外周组织,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 ×)3、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都是与组蛋白形成复合体。
( √)4、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指酶促反应最初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这一阶段产物的浓度非常低,其逆反应可以忽略不计。
(√)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酶使底物分子中的敏感键发生变形、多功能催化作用(酸碱催化和共价催化)、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和微环境的影响。
( ×)6、赖氨酸与尿素循环无关。
(√)7、肌肉中产生的乳酸不易发生糖异生作用,所以乳酸要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
(√)8、将乙酰CoA的两个碳原子用同位素标记后,经一轮TCA循环后,这两个同位素C原子在OAA上,二轮循环后这两个同位素C原子在OAA和CO2上。
(√)9、磷酸戊糖途径糖分解代谢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 ×)10、合成嘌呤环和嘧啶环都需要Gln/Asp。
(√)六、简答题(2个,5分/个,10分)1、通过将乙酰CoA加入到只含有酶、辅酶和柠檬酸循环中间产物的无细胞体系中,能否净合成草酰乙酸?答:不能。
因为该循环存在一物质平衡。
两个C以乙酰CoA中乙酰基的形式加入该循环,且这两个C又以两个CO2的形式被释放出来。
同时,在循环中没有净C原子的滞留,也就不可能有中间产物的净合成。
而乙酰CoA中的CoA部分是以CoA形式释放出来的。
2、有一蛋白质纯品,经梯度凝胶电泳和经HPLC和Sephadex 200分子筛层析,与标准分子量蛋白质相对照,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00;在非还原/还原性条件下,进行SDS-PAGE均显示单一条蛋白着色带,与标准分子量蛋白质相对照,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请问此蛋白质结构和组成有何特点?答: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此蛋白质是由分子量相同的4条肽链(分子量为60,000)组成,亚基之间以非共价键连接的同聚四级结构蛋白质。
七、问答题(5分/个,15分)1.在肝细胞中,一分子甘油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多少ATP?并指出消耗能量、产生能量和生成还原性当量的反应。
答:共产生22分子ATP(胞液中产生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方式进入呼吸链)甘油+ AT P→3-p-甘油+ ADP -1ATP3-p-甘油+ NAD+→p-二羟丙酮+ NADH•H+ +3 ATPG-3-P→G-1,3-2P+NADH+H+ +3 ATPG-1,3-2P →3-PG +1A TPPEP→Pyruvate +1ATPPyruvate →AcCoA+NADH+H+ +3 A TP异柠檬酸→α- 酮戊二酸+NADH+H+ +3 ATPα-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NADH+H+ +3 A TP15ATP琥珀酰CoA →琥珀酸+1ATP(GTP)琥珀酸→延胡索酸+FADH2 +2 A TP苹果酸→OAA+ NADH+H+ +3 ATP2.在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的分离纯化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变性失活,应采取那些措施或注意那些问题?答:整个纯化过程流程要短,保持低温(4-6o C),在稳定pH范围,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加稳定剂和保护剂,加微生物抑制剂等措施。
3、比较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a)发生的部位(b)酰基的载体(c)氧化剂和还原剂(d)中间产物的立体化学(e)降解和合成的方向(f)酶体系的组织(g)氧化时每次降解的碳单位和合成时使用的碳单位供体。
答:(a)氧化发生在线粒体;而合成发生在细胞质。
(b)氧化使用辅酶A;合成用ACP。
(c)氧化用NAD+和FAD,而合成用NADPH。
(d)氧化是3-羟酰基CoA的L-异构体;而合成是D-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