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我国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是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行业,能源消耗有保障,资源利用可就近转移并增加附加值,可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一大批老企业发展进步,催生了诸如铸件生产在内的新型工业企业的配套发展。
XX是西北工业重镇,机床制造工业基地雄厚且规模较大,对各类型优质铸件配套需求强烈。
据估计XX市装备制造业铸锻件市场年需求量在10万t以上,而目前的配套生产能力不足5万t,并且锻造行业发展水平同本地区工业水平不相匹配,产能严重不足与市场需求较大形成巨大缺口,需要靠外省市区提供配套支撑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XX工业迫切需要建设铸造生产基地,提高铸件生产工艺水平,增强对机床制造产业的配套服务规模。
为此,XX有限公司为了保障机床核心业务的发展实施了XX建设项目。
2010年10月,XX有限公司委托XX编制完成了《XX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使项目建成后符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关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要求,XX有限公司委托XX 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评价机构接受委托后,立即组成评价组赴拟建场地进行实地踏勘,认真查阅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技术资料及图纸,并听取了XX有限公司关于项目建设内容、相关工艺过程的介绍。
在广泛收集有关安全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评价人员认真分析了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运用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并按照AQ8001《安全评价通则》和AQ8002《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编制目的 (1)1.2安全预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1)1.3评价依据 (3)1.4评价范围 (6)2 项目概况 (6)2.1建设单位简介 (6)2.2项目建设地址 (7)2.3建设规模 (8)2.4建设内容 (8)2.5公用工程 (10)2.6产品方案 (11)2.7物料消耗 (11)2.8工作制度、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11)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 (12)3.2选址、总体布局和建筑物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3)3.3物质危害性分析 (14)3.4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6)3.5安全管理缺陷的危险性分析 (22)3.6重大危险源辨识 (23)3.7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潜在的部位及工序 (24)4 评价单元及评价方法 (24)4.1评价单元划分依据 (24)4.2评价单元的划分 (25)4.3评价方法的选择 (26)4.4评价方法简介 (26)5 定性、定量评价 (28)5.1总平面布局及建筑物单元评价 (28)5.2新增工艺设备单元评价 (33)5.3职业危害因素单元评价 (45)5.4特种设备单元评价 (48)5.5变配电系统单元评价 (61)5.6安全生产管理单元评价 (66)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8)7 安全预评价结论 (73)附图1 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2 总平面布置图附件1 《委托书》 XX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 概述1.1 编制目的XX有限公司XX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其目的主要为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为项目建设的安全依据,同时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提供借鉴。
1.2 安全预评价的原则和程序1.2.1 评价原则本次预评价工作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评价的合法性、科学性与公正性;(2)本次预评价中将充分考虑新建项目工艺特点,并结合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有针对性的对本项目进行评价。
1.2.2 评价程序为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本次评价工作程序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第二阶段,评价实施阶段:即是根据辨识出的拟建项目固有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查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拟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其有效性,对有遗漏和不符合项提出需改进和补充的措施建议;第三阶段:评价报告编制、完善阶段:汇总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评价数据和结果,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给出评价结论,与建设单位充分交换意见,修改后提交政府安监部门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组的意见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的评价程序方框图见图1-1。
图1-1 评价程序方框图1.3 评价依据1.3.1 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3.2 行政法规(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第549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3.3 部门规章(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 2009年9月1日起施行(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2009年5月1日起施行(4)《国家发改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5)《关于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6)《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1.3.4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1)《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2)《陕西省消防条例》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号2009年9月1日起实施(3)《陕西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5号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4)《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烟草、贸易、电力、国防工业、信息产业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陕安监管发[2008]50号1.3.5 安全技术标准、规范(1)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2)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3)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4)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5)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6)GB13318-91 《铸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7)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9)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0)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1)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2)GB50015-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15)GB50041-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16)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7)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8)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19)GB20905-2007 《铸造机械安全要求》(20)GB2829-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21)GB12801-2008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2)GB5083-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3)GB/T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4)GB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25)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26)GB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27)GB/T6067-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28)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9)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30)GBZ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1)JB5545-91 《铸造机械安全防护技术条件》(32)JBJ18-2000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33)JB/T7688.15-1999《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铸造起重机》1.3.6 技术资料(1)《XX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 2010年10月(2)《安全预评价委托书》 XX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4 评价范围本报告的评价范围为该项目可研报告所涉及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建筑物、新增工艺设备及公用设施,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其危害程度,对项目建设拟采取安全对策措施的符合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
并补充相应的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作为项目下一步设计的安全参考依据。
2 项目概况2.1 建设单位简介XX有限公司是在XX机床厂的基础上整体改制组建的,总股份2.1亿股,总资产约11亿元。
公司位于XX市金台区东风路34号,经营范围有金属切削机床、机床附件、化工产品制造,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化工产品的出口,原辅材料、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承办“三来一补”业务,机床修理及安装,以及金属材料、轴承、电机、五金工具等。
公司1999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初通过了欧盟CE安全认证,是具有外贸进出口自营权的大型国家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机床免验企业。
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进行技术合作,联合开发研制推出了柔性制造单元、复合车铣中心、车削中心、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专用机床、机床刀具等14大类160多个规格。
XX是在XX水泵厂铸造分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2003年10月XX公司和XX水泵厂战略合作组建而成的新的实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