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线分析方法

连线分析方法

Application of on-line analytical methods of combating human trafficking——The network human trafficking crimes as the angle of viewNiu xueyun(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Abstract:from the human society history, human trafficking behavior i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have existed. However, in different social pattern, social systems and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rafficking in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may not be exactly the same.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some local crime is rampant, and assumes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spread, criminal gang criminal means more rigorous, more subtle, cunning, ruthless, by traditional linear single crime pattern gradually to network,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crime, police affairs during the new period reform tide,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to establish intelligence led policing concept, combined with sociology in interpersonal network, and the use of intelligence analysis system of knowledge connection analysis attack network crime has been imminent trafficking.Keywords: human trafficking network connection analysis连线分析方法打击人口拐卖——以网络化人口拐卖犯罪为视角牛学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摘要:从人类社会犯罪的历史来看,拐卖人口的行为可谓古今中外皆有存在。

然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以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拐卖人口的行为表现形式可能不完全相同。

在我国,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拐卖人口犯罪活动猖獗,并呈发展蔓延之势,犯罪团伙组织日趋严密,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猾、残忍,由传统的线性单一作案模式逐渐向网络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犯罪形式,在新时期警务改革的浪潮中,公安机关树立情报主导警务的理念,结合社会学中的人际关系网络,并运用情报分析知识体系中的连线分析深入的打击网络化人口拐卖犯罪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人口拐卖网络化连线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对人口拐卖这类犯罪活动予以严厉打击,使其在五六十年代基本上消失了。

但是,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我国的拐卖人口犯罪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生活贫富差距加大,拐卖人口犯罪有增无减,而且表现许多新的特点。

为遏制此类犯罪上升的势头,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切实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从1991年至今,公安部先后在全国重点地区组织开展过五次专项行动。

这种“严打”方式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每逢全国性的专项严打,就有大量的拐卖人口犯罪被查处。

然而,即便我们在打击人口拐卖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依赖传统的依靠人力资源去侦查破案,这种侦查手段在当前人口拐卖犯罪现象呈网络化,复杂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已经显得势单力薄,我们必须突破常规思维,学会运用科技的手段来打击人口拐卖犯罪活动。

2007 年底,《国务院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 年)》出台,政府各相关部门加入反拐行动。

国务院建立了反拐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合 31 个政府部门,并在公安部设立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办公室。

2009年5月,公安部设立被拐及失踪儿童的 DNA 信息数据库,32 个省级和 11 个地市级公安机关的 DNA 实验室已实现联网,共享技术资源和数据资源,异地查询比对被拐卖儿童 DNA 数据。

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是我国新形势下警务体制改革的一大重要突破。

打击人口拐卖犯罪时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在以科技力量为主力的同时,还要调动大脑的分析研判功能主动地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发现和掌握发案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情报主导警务在我国警务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取得令人喜悦的成绩,显示出情报对于公安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公安情报对于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性,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口拐卖系列犯罪案件中怎么将公安情报融入到破案之中;怎么在人口拐卖案件中发挥情报主导警务的优势,这是在当前新形势下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公安机关只有全面提前掌握人口拐卖活动的情报信息,才能够掌握主动权,才能对人口拐卖案提前介入并进行有力打击。

一、连线分析在打击人口拐卖犯罪中的实施原理人口拐卖是一种有组织犯罪,是那些追求一定利益而以群体和组织的方式进行的持续不断地人口交易犯罪活动。

打击这类犯罪不仅仅是处理少数零星的犯罪分子,而是要铲除多个人口拐卖犯罪分子组成的网络。

拐卖人口犯罪通常波及地域广、涉及人员多,需要分析处理大量的信息,在情报分析知识体系中的连线分析正是处理海量信息,从中获取实施的战术情报的基本方法。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连线分析可以将人口拐卖犯罪活动中的有关线索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在理论上为公安机关查明案情,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指导。

“找点”和“连线”构成了连线分析的两项基本任务。

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到破案所需的信息节点,并挖掘出这些节点之间的暗藏的连线关系。

人口拐卖案件侦破过程也就是找出案件相关的各类节点并通过各种手段找出将这些点连接起来的连线过程。

在打击人口拐卖的情报分析中,把案件中关于人、物、事件、材料的信息片段联系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在“点”间连“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称之为人口拐卖中情报分析的“连线问题”。

与连线问题相对应的,已知一部分节点(信息片段),寻找与之联系的另一个节点(信息片段)的过程称为“找点”,从情报流程的角度来看,找点也就是信息收集的问题。

所有的连线都是通过节点实现的,所有的节点也都是通过连线找到的,寻找案件中的未知节点,也就是在已知节点和未知节点之间建立连线,因此连线分析的找点和连线本身就是同一过程。

二、连线分析的两要素——找点与连线(一)节点节点是构成连线分析的基本要素,信息节点既是连线分析的开始,也是连线分析的桥梁和归宿。

在打拐行动中分析员要想发现隐藏的与人口拐卖有关的信息。

首先,要找到与人口拐卖有关的可疑迹象,然后再以此为起始节点开始进一步的研究。

另外分析员要想将多起类似案件进行串并侦查,必须掌握多宗案件的信息节点然后才有可能将这些节点串并起来形成系列案件。

在人口拐卖的有组织犯罪中的节点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体节点:指与人口拐卖违法犯罪有关的人、物、资料的信息。

包括人员节点、物品节点、资料节点、事件节点等。

(1)人员节点:在人口拐卖案件中包括犯罪嫌疑人、被拐人员、买主信息、目击者、警察的身份信息、以及其他犯罪参与人员等。

(2)物品接点:包括作案工具,赃物、赃款,运输工具、以及其他物品的名称和标致方面的信息。

(3)资料节点:票务证据、文件、电子媒体中承载的数据信息、拐卖人员的户籍资料信息。

(4)事件节点:包括当前被拐犯罪事件信息,也包括在全国被拐人口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节点或者是其他相关信息。

2、模式节点:首先模式节点是指把事件节点看做特定实体节点在特定时空要素中发生的临时性连线,则模式节点是某几类节点之间反复出线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连线。

(1)行为模式节点:犯罪分子与犯罪手段信息之间的连线。

在人口拐卖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伪造工作证、身份证、介绍信、单位公文,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商人、导游人员等,以招工招生、合伙经商,介绍工作、介绍对象、外出旅游或者帮助解决困难及其他欺骗手段拐卖人口,有的甚至以暴力、胁迫、麻醉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

这些借口、手段、方法都是一个个拐卖人口案件中的模式节点,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模式节点中的内在联系,才能未破获案件提供基础性支持①。

(2)心理模式节点:是指犯罪分子建立在犯罪手段信息和心理特征之间的连线。

犯罪人实施拐卖人口犯罪的直接心理动机是对巨大经济利益的追求。

大批拐卖人口犯罪者之所以敢于去实施此类犯罪,其根本原因在于贩卖人口有利可图。

对于每一位拐卖人口的犯罪者的心理来看,出售人口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从劳务市场骗一个女孩,转手卖给需要的人,至少几千元到手了,这种以极小的投入(通常只要一点路费)获得高额的利润和多种丰厚的附加性“回报”的无本生意,人贩子何乐而不为呢?而从买主的心理来看,“买”来的老婆与“娶”来的妻子相比,也具有不少的“优点”,而且更划算:其一是便宜,可以使求偶者免除娶妻所要付出而又难以支付的高额彩礼;其二是无附加条件,不需为娶妻筹建房屋,置办家具,可以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顺利完婚;其三是手续简便,不需出具证明、领取结婚证,也无需举办专门的仪式,当日买人即可当日成亲;其四是有利控制,买妻者自认为对于花钱买来的“女人”这个特殊的货物,自己有权支配她的一切,她只能对自己的一切安排和要求俯首听命;其五是可以彻底解决自己通过正当方式难以娶妻的问题。

归根结底,贪便宜、少花钱是买主的主要心理特点。

不管是从拐卖者来看还是从买方来看其心理模式节点无外乎以上几点,分类整理出这些心里模式节点,准确把握买卖双方的犯罪手段和心理特点为在萌芽状态下打击拐卖人口犯罪奠定基础。

(3)地理模式节点:犯罪分子犯罪类型、落脚点信息和下次作案地信息间的连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