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精神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课外早晨观察活动记录”,并借助图片及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5自然段加小标题。

3.感悟海上日出的奇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日出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课前准备】
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观察日出的情景,开展“课外早晨观察”活动;摘录与“日”有关的四个
字词语并做好记录。

【教具准备】
课件1 课文插图。

课件2 1~5句子。

课件3 填空题。

课件4 句组。

录音配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生:太阳!
师:不错,它就是我们上个星期“课外早晨观察活动”的主角——太阳。

经过一个星期的仔细观察,你们一定搜集到不少太阳的情况吧?
2、同学或小组之间交换活动记录相互交流,师巡回了解情况。

“课外早晨观察活动”记录
观察对象:太阳。

活动目标:观察了解日出情景,感受日出的壮观。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记录员:—(一)、观察情况记录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二)、用一两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看日出的感受
——————————————————————————(三)、摘录与“日”有关的四个字词语:
—————————————————————————
3、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个个都是出色的“侦查员”。

现在,老师想请“侦查员”们观察一下这幅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看一看,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日出景色?和你们见过的日出情景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各抒己见。

)师:看了这幅海上日出图你有什么想法?
生:……
师:是啊,实在是太美了!巴金爷爷年轻的时候多次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吧这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海上日出》,去看看这美丽的画面。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1~2遍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有疑难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同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边听配乐朗读,边看图想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帮一帮学习慢的同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下列句子,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的音并说一说带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注意引导学生用“目不转睛”造句。

2、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刹.( )那间,这个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刹那间”的近义词(转眼间)。

并比较说一说“果然”与“忽然”“突然”的意思。

3、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
注意引导学生从“好像”一词推知这是作者的想象。

4、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那里是天……
引导学生找出“辨”的行近字并比较与“分辨”的区别。

5、……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乐道发光的金边。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见过的“相片镶在镜框里”等现象理解“镶”的意思并引导观察“镶”的字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并练习书写。

6、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五、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并说一说课文哪些自然段使具体描绘海上日出的清净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让学生边读
边想象作者看到的画面。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边读边找出有关的语句,同桌相互交流。

(2)、指导学生说说段意并练习给此段加小标题。

(3)、讨论: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象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
(4)、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学生看课件,说说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2、师谈话,导入新课:太阳出来时和太阳出来后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太阳颜色和形状的词语,同桌相互交流。

(1)、讨论: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呢?指导学生看课件完成填空题,说一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再边读边用动作模拟太阳上升时的动态过程。

这个太阳好像()似的,()慢慢地努力
(),到最后,终于()云霞,颜色()。

(2)、指导学生看图复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时的色彩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奇观。

(3)、让学生想象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会怎样?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男生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讨论:太阳在哪里呢?由于太阳的照射,大海和天空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2)、说说本段的大意,并练习加小标题。

(3)、引导学生想象说一说作者看到这水天一色的奇观时,心情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画面的美丽壮观。

3、女生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组让学生品读,比较说说那一段话写得更好。

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亮光,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红色。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讨论并说一说:当时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当主时,心情会怎样?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教师相机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情感。


(3)、引导学生说说本段的主要意思,并练习加小标题。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4、海上日出实在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再看一次。

(配乐,指读课文2~5自然段。


5、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当时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心情怎么样呢?课文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谁来读一读?
6、讨论: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好反问句。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让学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奇观。

四、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课外延伸
日出,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感慨。

课外,我们在收集一些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文,好吗?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理念。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我极力把学生带到一个美的境界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我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是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通过默读、小组读、自由朗读、指名读,配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画面,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此外,我还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前布置了学生开展以“课外早晨观察活动”为名的语文实践活动,并让学生在课堂相互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