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宗元抑郁而坚贞的一生

柳宗元抑郁而坚贞的一生



长期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的健康受到很 大影响,元和十四年(819),病魔终于 夺去了他的生命,卒年四十七岁。因为 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由于他做过柳 州刺史,又称柳柳州。著作有《柳河东 集》。
政治思想
柳宗元的政治思想主要属于儒家范围, 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其一,他强调实际应用,所谓“意欲施 之事实,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 陵论〈非国语〉书》),就是一种要求 密切结合现实、适合社会需要的政治主 张和思想学说,具有要求革除积弊,实 现清明政治的色彩。

特点一

能够生动传神地描写出自然界千幻万状的景 物,用它自己的话来说是“漱涤万物,牢笼 百态”(《愚溪诗序》),“模状物态,搜 伺隐隙”(《送文郁师序》)。他丰富的想 象力,又赋予山水以活的生命,并以清新简 洁的语言,幽深秀美的境界,把自然景色细 致入微、形神毕肖地再现出来,达到了“文 中有画”的境地。“摹写情景入化,画家所 不到”,这是清代汪基对柳宗元游记的评论 (《古文喈凤新编》评语)。
文章結構
首段敘周公賀成王一事; 二段論周公賀成王的不當及理由; 三段言人臣輔佐君王之理; 四段言賀成王者不一定是周公。
立案 翻案 結案
寫作特色
1、就虛論駁,以實證虛
2、前後呼應,結構嚴謹
3、層層轉換、層層翻駁
茅坤:“此等文并严谨,移易一字不得。”(《唐 宋八大家文钞· 柳柳州文钞》)。 林云铭:“篇中计五驳,文凡七转,笔笔锋刃,无 坚不破。是辩体中第一篇文字”(《古文析义》)。
三、警策隽永的寓言

共同特点是短小精悍,含意深广,具有 丰富的现实内容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语 言精练鲜明,笔锋冷峭犀利,字里行间 渗透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感情,闪耀着作 者文学的才华和智慧的光芒。
《三戒》 《罴说》 《鞭贾》 《蝜蝂传》 《哀溺文》 《谪龙说》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 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其去负。苟能行,又持取 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 死。
四、情景交融的游记
明代的张岱说“古人记山水手,太
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 中郎”(《琅嬛文集· 跋寓山注》)。 柳宗元创作出数量可观的具有独立 意义的山水游记,使我国游记发展 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永州八记
按时间先后排列,前四篇是《始得西山宴游 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于元和四年 (809)秋天;后四篇是《袁家渴记》、 《石渠记》、《石涧记》、《小城山记》, 作于元和七年(812)。 另有一篇作于元和八年(813)的《游黄溪 记》也写得十分出色,值得一提。
语言的畅达与语法的完整

特别指出“用助字”必须“当律令” (即合于语言规律),并指出:“所谓 ‘乎’、‘欤’、‘耶’、‘哉’、 ‘夫’者,疑辞也;‘矣’、‘耳’、 ‘焉’、‘也’者,决辞也。”(《复 杜温夫书》)对虚词词性进行辨析,这 在我国语法史上也上一条重要资料,这 对散文语言的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三、警策隽永的寓言
四、情景交融的游记
一、深刻雄辩的议论文

柳宗元一些专门的哲学、政治论文和带 有议论性质的杂文、书信、序、赞、志 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围,它们或者阐发 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观点、进步的政治 改革思想,或者就历史事件、现实情况 发表看法,议论风发,见识超卓,具有 很强的战斗性和现实性。

哲学观点

柳宗元在哲学观点上,表现出鲜明的朴素唯 物主义倾向,这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尤为明显。 他指出:天是由物质性的“元气”形成的, 没有意志,和社会的兴衰变化与人的吉凶祸 福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对人进行赏罚。否 定“君权神授”的“天人感应”说,专门写 《贞符》批判这种谬论,明确指出“受命不 于天于其人”。信佛,认为佛与儒家有相通 之处,主张兼收并蓄。
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 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 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 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 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 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 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 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 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 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 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 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 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 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 缺缺之事,非周公所宜用, 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 之。
“转益多师”, “旁推交通”



“参之《谷梁》以厉其气,参之《孟》、 《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 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 参之太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 之文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 采取之;谷梁子、太史公甚峻洁,可以出入”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退之之才,过仆数等”,(《答韦珩示韩愈 相推以文墨事书》)。
二、精严生动的传记文


柳宗元的传记文除了集子中题为“传”的文章 外,还包括碑志、行状以及一些带有传记性质 的文字。 主人公多为下层人民,也有清正官吏,或者描 写他们的悲惨遭遇,或者歌颂他们的杰出智慧, 或者赞扬他们的斗争精神,大都具有较深刻的 社会历史内容,既反映出中唐时期政治的腐败, 社会的动乱,又表达了作者自己的革新主张和 政治理想。
投身政治革新

德宗贞元九年( 793 ),考中进士,过了五年, 又考取了博学宏词科,先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 集贤殿书院正字、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 职。参加王叔文、王伾的政治革新集团,积极 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永贞革新失败,柳宗 元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后又 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同时被贬 为远州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韩泰等七人,历史 上成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十年

永州在当时来说,是个荒远偏僻的地方,司马 又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官,柳宗元在这里整整 呆了十年。政治改革不能搞了,他就钻研古代 典籍,观察社会现实,从事创作,写出了《封 建论》、《贞符》、《非国语》、《天对》等 政治哲学论文和许多优秀诗文作品,在思想文 化战线上继续同腐朽保守势力进行斗争。在永 州的十年是他肉体到精神倍受折磨的时期,但 也是他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

其三,柳宗元思想中也有非儒家思想 成分,甚至有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突破, 这方面比韩愈更为明显。他兼取百家, “读百家书,上下驰骋”,甚至说“圣 人之道不益于世用”(《与杨京兆凭 书》)。认为“杨、墨、申、商、刑名、 纵横之说”,“皆有以佐世”,主张诸 子学说、佛家思想与儒学“通而同之, 搜择融液”,使它们相互取长补短,补 偏救弊。(《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
第一节 抑郁而坚贞的一生
柳宗元,生于 唐代宗大历八年 (773),卒于宪 宗 元 和 十 四 年 (819),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 永济县),后曾迁 居吴县(今江苏苏 州),本人诞生于 长安,并在长安长 大。他出身于中小 官僚地主家庭。
少有文名

十三岁时他就已经很有文名了,那年他 写的《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表达 了反对军阀割据,渴望国家统一的思想, 曾受到很多人的赏识。
《捕蛇者说》 《宋清传》 《梓人传》 《童区寄传》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逸事状


文章从歌颂正直官吏的主题出发,环绕与跋扈 军阀、不法豪强作斗争的中心线索,选择了三 个典型事例,从不同方面来展示其性格: 第一件严惩郭晞士兵的事写他的刚正, 第二件卖马代民还谷的事写他的仁爱, 第三件拒绝朱泚赠绫的事表现他的廉洁。 通过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精神境 界。


其二,继承儒家民本思想的传统, 重视人民的地位,同情人民的疾苦。他 说“夫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夫为吏 者人役也”(同上),认为官做得好, 在于对百姓有利,官吏的职责是充当百 姓的仆役。柳宗元的社会政治观点,和 韩愈对传统封建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的 维护以及他的“诛民说”相比,其区别 是显而易见的。

特点二

柳宗元的游记并不把奇山异水写成世外 桃源,也不只是寄寓个人的感慨,而是 有着现实的投影,包含了很丰富的社会 历史内容,这也可以说是他游记的一个 特点。
第二节 “褒贬讽喻”之说
强调“文”、“道”合一,提 倡“文者以明道”


“圣人之言,期以明道……道之及,及乎物而 已”(《报崔黯秀才书》)。把“道”解释为 “及物之道”,是说写作要有利于人民,强调 了文学的社会效果,以“及物”为“道”,则 植根于现实,服务于政治,这样文章才会有充 实的内容。 既强调“旨趣之博大”,又注意“词采之蔚 然”。对“文” 十分重视, “言而不文则泥, 然则文者固不可少耶!”(《答吴武陵论〈非 国语〉书》)“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 夸示后学”(《杨评事文集后序》)。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柳宗
元:“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 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 其座人。”
桐叶封弟辩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 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 封汝。”周公入贺。王曰: “戏也。”周公曰:“天子 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 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 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 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 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 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 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 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乎其中其中”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诚其中” 是指思想感情真诚纯洁,“行”除了指思想道 德表现外,还包括政治实践活动,认识更为全 面。 他又要求“志于道”的人“慎勿怪、勿杂、勿 务速显”(同上)。柳宗元的这种提法,可能 是针对韩愈之说,也可以说是纠偏与补弊。
为政柳州

元和十年(815)三月,柳宗元改贬柳州 (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在柳州这个局 部范围内兴利除弊,继续贯彻他的政治 改革主张。在柳州的四年内,他释放因 欠债沦为奴婢的平民,禁止江湖巫医和 算卦先生的迷信活动,组织人民开荒、 打井、种树,发展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 取得了优异的政绩,受到当地人民的爱 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