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标准答案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标准答案

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2《经济法教程》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4. 简单题1. 简述我国经济法的体系结构.P18-20答:我国经济法大致分为三个部分:(1)经济主体组织法,它是经济法的起点,主要是确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律资格和地位的法;(2)经济管理法,它是经济法体系的基本部分,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明确经济职权、规范经济管理职能行为的法律规范系统;(3)经营规制法,它是经济法体系中的基础法,它也是调整经营者及其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受政府规制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2.如何认识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P22-23答:(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具有经济权利(权力)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之一,没有主体不可能形成经济法律关系。

(3)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营者、消费者和其他特殊主体。

(4)其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是指承担国家的具体经济职能的国家机关;经营者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销售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法人、合伙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其他特殊主体是指国家和个人。

5论述题P12-15试论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特征.答: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指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相邻法律部门的属性。

经济法是由社会经济的社会化所导致的国家规制与调控经济活动之法。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特征除了具有天然的经济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本位法。

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是指它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都以广大民众的意志和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为优先。

经济法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是经济法是平衡协调发展经济的促进法。

是指经济法可能通过其特有的各项制度,规范和保障经济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和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各种经济互动行为,为国家根本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提供强制力保护,以其实质公平的制度设计去平衡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是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系统法。

经济法反映经济关系分化与综合两种发展趋势要求,一方面,它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范,分别细致地调整着各种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在总体上和全过程中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整。

经济法既是国家全面调控经济、对经济实行综合治理的法律部门,同时也是上下位制度层次清晰,体现现代法律控制机制特色的系统法律部门。

四是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兼容的复合法。

因为经济法不是只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单纯干预和管理经济的公法,也不是只立足于个人权利本位的私法。

它是公法与私法相互兼容的复合集成型法,是对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复合型的法。

第二单元4. 简单题1. 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是什么? P34答: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2)有书面合伙协议;(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2.发行公司债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P61答:发行公司债券,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6000万元;(2)累计债券的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的水平;(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一些条件。

5论述题试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与区别(P45 P53)答:有限责任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以下特征:1、有限责任公司具备公司的一般特征,它由法定数额的股东共同出资组织,依公司法设立,是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经济实体。

2、有限责任公司与无限公司、两面三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相比较,最主要的特征是其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公司的债务完全以公司的财产清偿。

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一特征与股份有限公司相同。

3、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相比较,其主要特片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分为等额股份,证明股东出资份额的权利凭证是出资证明书(或股单),而不是股票。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的上下限在法律上都有限制,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法律只规定了最低限额,而没有规定最高限额。

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的标准低于股份有限公司,其设立的程序比股份有限公司简单。

另外,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与资合公司的双重性质,而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典型的资合性质。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以下特征:1、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2、公司的股份体现为股票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一特征,是区别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显著标志。

3、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

有限责任是指财产责任,是针对公司和股东双方而言的,股东以其投资入股财产即所持股份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较为复杂。

第三单元4. 简单题1.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是什么?P72答: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以下七项:(1)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名和其他标识。

(2)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3)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4)销售的产品标识应当符合规定,即销售的产品必须具备生产者有义务标注的标识要求。

(5)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6)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7)不得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2. 价格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79答:价格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范价格行为。

(2)合理配置资源。

(3)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

(4)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5论述题论产品质量责任P73答: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它是因产品存在缺陷而给消费者、使用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由生产者和销售者根据法律规定应阳春白雪的责任。

产品责任同产品质量责任是有密切关系但并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产品责任是一种民事责任,即产品侵权引起的民事法律责任。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理解,它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对于因其生产和销售有缺陷产品而使该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乃至其他相关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进行赔偿的法律责任”。

是一种在有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实际损害后的消极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则是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它既是事前责任,也是事后责任。

一、产品合同责任:是指产品的销售者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产品质量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

同产品的侵权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产品的合同责任以合同为基础和条件,受损害的消费者与产品销售者之间有合同关系存在,是合同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二,正是由于产品的合同责任以合同为基础和条件,因而产品的合同责任仅限于(只能适用于)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产品的销售者和直接从销售者处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买受者),即仅适用于具有合同关系的买卖双方当事人;第三,从损害赔偿的范围看,合同责任的损害包括产品本身的损害及由此引起的其他损失,它通常以赔偿买卖标的物——产品本身为主。

1、承担产品合同责任的条件: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销售者应当承担合同责任:一是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

二是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他包装上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

三是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2、承担产品合同责任的形式:一是修理、更换、退货。

二是赔偿损失。

二、产品侵权责任: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用户、消费者或第三人的人身、财产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产品侵权责任与产品合同责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产品侵权责任不以生产者、销售者与受害者有直接合同关系为前提条件。

第二,正是由于产品侵权责任不以合同为前提条件,所以其主休不限于合同当事人。

第三,从损害赔偿的范围看,产品侵权责任主要赔偿缺陷产品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一般不赔偿缺陷产品本身的损失。

1、承担产品侵权责任的条件:一是产品存在缺陷;二是存在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的事实;三是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2、生产者的免责条件。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是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二是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三是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尚有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3、销售者的产品侵权责任。

销售者应当承担的产品侵权责任有:一销售者造成产品缺陷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供货者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受害者的索赔选择权和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追偿权。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如果由于生产者的责任造成损害,即由产品的销售者向受害者作出赔偿的,则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

如果由于销售者的责任造成损害,却由产品的生产者向受害人作出赔偿的,则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5、赔偿范围。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权人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抚恤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所必要的生活费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第四单元4. 简单题1. 我国<反下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哪些? P92-95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分别是:(1)假冒新闻。

(2)限购排挤行为。

(3)商业贿赂行为。

(4)虚假广告行为。

(5)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6)降价排挤行为。

(7)搭售行为。

(8)不正当奖售行为。

(9)诋毁商誉行为。

(10)通谋投标行为。

(11)行政垄断行为和地方封锁行为。

2.怎样准确把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P91-92答:准确把握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我们应当明确以下几点:(1)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