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建筑设计基础A卷上交
3.栏杆高度一般不低于 ( )
A.900mm
B.1000mm.
C.1200
D.1100
4.1986 年,我国建筑技术政策中提出了建筑方针,即( )
A.适用、安全
B.经济、美观
C.节能、环保
D.A 和 B
5.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分为( )
A.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来自B.多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C.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A.水磨石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B.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泥地面
C.整体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D.刚性地面;柔性地面。
25 楼板层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楼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可不考虑变形问题
B.槽形板上不可打洞
C.空心板保温隔热效果好,且可打洞,故常采用
D.采用花篮梁可适当提高室内净空高度。
A.硬山屋顶
B.拱屋顶
C.悬山屋顶
D.庑殿屋顶
11.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 )的要求确定。
A.防火安全
B.地区降雨量
C.地区日照条件
D.水文地质条件
12.为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可采取( )等措施。
A.构造柱
B.变形缝
C.预制板
D.过梁
13.一般而言,承载力最好的基础是( )
A.片筏基础
B.箱形基础
D.900、900、900
16.下列哪些房间进深大时应设置天窗( )
A.卧室
B.单层厂房
C.厨房
D.中学美术教室
17.建筑构成要素中不包括( )
A.建筑功能
B.建筑环境
C.建筑技术
D.建筑形象
18.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玻璃条、铜条等),其目的是( )
A.防止面层开裂
B.便于磨光
C.面层不起灰
D.300
29 电影院错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 )
A.60mm
B.120mm
C.240mm
D.150mm
30 下列那项不是构造设计原则( )
A.满足功能、利于结构;
B.适应建筑工业化;
C.讲经济、注意美观;
D.尽量选用砖混结构。
得分 阅卷人 三、简单题(每题 7 分,共 21 分)
1、简述建筑平面组合的含义、形式以及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8 分)
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一般综合型] [教师答题时间: 15 分钟]
1、简述建筑平面组合的含义、形式以及影响平面组合设计的因素。(8 分) 含义:指经过平面组合后使用房间及交通联系空间所形成的平面布局(1) 形式: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庭院式组合、混合式组合(1) 影响:
D.增添美观
1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
A.大于 2h 且小于 1000mm
B.小于 4h 且 小于 500mm
C.大于 2h 且大于 1000mm
D.小于 4h 且 大于 1500mm
20.单层厂房纵向定位轴线主要用来标注( )
A.纵向构件的长度
B.吊车梁的长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资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 ) 2.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三级。( ) 4.基础按其构造特点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伐形基础、箱形基础及桩基础等几种类 型。( ) 5.楼梯一般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 6.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 20 级,且不应少于 3 级。( ) 7.屋顶的外形有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类型。( ) 8.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 ) 9.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结构找坡材料找坡 。( ) 10.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 )
命题指导语明确、规范
题目分值标注准确、规范
打印清晰、规范
审核 规 题型多样性
意见 范 卷面考核知识点对指导性培养计划的覆盖率高
(教 研室
检 查
试卷广度覆盖本学期教学内容
主任
试题体现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填
试题体现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写)
每套试卷中,试题份量与难易程度相当,试卷间无重复情况
试卷内容与近两年试题无重复情况
①组合灵活。结合基地大小、形状、朝向、道路走向、地形起伏变化,建筑单元可随意增减,高低 错落,既可形成为简单的一字形体型,也可形成锯齿形、台阶式等体型。
②建筑物没有明显的均衡中心及体型的主从关系。这就要求单元本身具有良好的造型。由于单元的 连续重复,形成了强烈的韵律感。 ⑶复杂体型 即是由两个以上的体量组合而成的,体型丰富,更适用于功能关系比较复杂的建筑物。由 于复杂体型存在着多个体量,进行体量与体量之间相互协调与统一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4 分)
适用年级专业:2008 级环境艺术设计 考 试 形 式:( )开卷、(√ )闭卷
得分 阅卷人 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教师答题时间:3 分钟] [三基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得分 阅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三基类]
[教师答题时间: 15 分钟]
15
卷面题型 综合论述 证明题
问答题
教师答题时间
考核类型
三基类
百分比
60
材料完备性 纸质试卷 √
电子试卷
课程学时
48
卷别
A卷
考核形式
闭卷
应参加考试学生数
68
命题教师职称
助教
教师答题时间
58
预计及格率
90%
判断题
简答题
3
15
计算题
其它
25
一般综合型
综合型
24
16
评阅标准及考核说明
审核项目及要求
很好 较好 一般 差
D.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6.楼梯休息平台梁与下部通道处的净高尺寸不应小于__,楼梯之间的净高不应小于_( )
A.1000mm 和 1500mm
B.1500mm 和 2000mm.
C.2000mm 和 2200mm
D.2000mm 和 2000mm
7.天然地基上的基础,一般把埋深在( )以内的叫浅基础。
B.散水与墙体之间应设缝,以适应变形。
C.散水与墙体之间应整体连接,防止开裂。
D.散水宽度一般为 600~1000mm。
23 地坪层由( )构成。
A.面层;结构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B.面层;找平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C.面层;结构层;垫层;结合层
D.构造层;结构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24 地面按其材料和做法可分为: ( )
2、简述建筑体型和建筑立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8 分)
3、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方法(8 分)
得分
阅卷人
四、作图题(每题 24 分,共 24 分)
绘图说明勒脚的做法(抹灰、贴面、石材三种)。注明材料层次和必要尺寸(24 分)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
《建筑设计基础》试卷(A 卷) 评阅标准及考核说明
审核结 果综合 评价及
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教学单位审批 意见
学院(部)领导(签字): 年月日
使用 记录
该试卷用于
年月日
: —— : 考试 印制份数: 考务人员(签字): 年月日
注:1、一卷一份。 2、“院管课程”试卷印制须连同考试安排表一并上报。 3、每套试卷必须经过审批后方用于考核,审核、审批意见必须明确。教研室审核结果综
攀枝花学院课程考核命题暨试卷印刷审批表
命题 基本 信息 (命 题教 师填 写)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基础
课程性质
校管/自管/归口课程
考核学期
2009-2010 第 1 学期
考核对象
2008 级环境艺术设计
命题教师姓名
赵秋泉
课程所属院(系、部)
艺术学院
预计平均分
70
卷面题型 名词解释 填空题
选择题
教师答题时间
二级学院:
适用年级专业:2008 级环境艺术设计 考 试 形 式:( )开卷、(√ )闭卷
行政班级:
学
号:
教 学 班:
任课教师:
姓 名: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以上内容完整、准确填写,填写不清者,成绩不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统分人
得分 阅卷人 一、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A.6m
B.5m
C.4m
D.2m
8.屋顶是建筑物最上面起维护和承重作用的构件,屋顶构造设计的核心是( )。
A.承重
B.保温隔热
C.防水和排水
D.隔声和防火
9.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较陡的屋顶,其坡度一般在( )。
A.8%以上
B.12%以上
C.10%以上
D.15%以上
10.下列哪一种形式不是坡屋顶( ) 。
得分 阅卷人 二、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把答案填写在下面表格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