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1.(2014,永州)端午节我市多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
节奏地同时划桨。
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00 m/s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D.岸上观众是通过响度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B)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闻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4.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D)
5.(2014,咸宁)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位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如图所示,几位同学
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位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6.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经10 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 m/s 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 6 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A.7.5 m/s B.8 m/s C.6.25 m/s D.3.75 m/s
7.(2014,郴州)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
可知(D)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50 ℃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该物质在第15 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8.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 ℃)
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
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 ℃)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
9.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D)
1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B)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B)
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 s内通过的路程是2.4 m,则(C)
A.第1 s走过的路程是0.8 m B.第10 s走过的路程是24 m
C.物体运动10 s走过的路程是24 m D.前3 s的平均速度是0.8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在使用体温计时,它__可以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如图
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__38___℃。
14.班主任毛老师正向九(4)班走去,随着声音的__响度___的增大,他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再仔细一听,根据声音的__音调___判断出了是个男同学的声音,最后毛老师在门口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_分辨出是班长正在朗读课文。
1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 s内振动了3 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350___Hz,人类__能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6.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 m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 s,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__5_m/s___,路标相对
于公交车是__运动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7.黄冈市启黄中学2013年春季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甲乙丙
成绩/s 13.6 13.8 13.7
__甲___
在__路程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8.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变速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在相
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___。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C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19.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温度计___。
如图所示甲、乙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象。
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温度保持不变___。
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__乙___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20.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液化___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
凝华___形成的。
(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1.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升华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凝华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
热量而__熔化___为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简答题(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6分,共12分)
22.(1)如图甲所示,用竖起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发声的物体在振动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声波可以传递能量___。
(2)若将上述两个实验都拿到月球上去做,你会观察到这个实验中(C)
A.小球均会被弹开B.小球均不会被弹开
C.甲图中的小球会被弹开D.乙图中的小球仍会被弹开
23.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冰棍周围冒“白气”;当把冰棍放在玻璃杯里时,玻璃杯外壁出“汗”,请解释其中的“粉”、“白气”和“汗”各是怎样形成的?
解:“粉”是冰箱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到0 ℃以下,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棍纸外壁形成;“白气”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珠;“汗”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壁上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第24小题8分,第25小题8分,共16分)
24.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图(a)的实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采用图(b)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两点):
①__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___;
②__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搅拌物体___。
(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海波,这样做是为了__使冰(或海波)受热均匀___。
(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时记录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冰的温度/℃-5 -4 -3 -2 -1 0 0 1 2 3 4
海波的温度
25 33 41 46 48 48 48 48 51 57 63
/℃
__熔化时温度不变___
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__固液共存态___。
25.如图甲所示是小敏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从85 ℃开始,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
(1)实验中小敏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些,她应该__适当减少水量___。
(2)如图乙所示的是1 min时的温度计示数,则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__89___℃。
(3)小敏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敏__2___ min时的记录数据明显有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85 91 97 99 99 99
(4)水沸腾后,从杯口冒出的“白气”是__小水珠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
五、综合应用题(第26小题7分,第27小题7分,共14分)
26.“五一”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
小明用了10 min 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 km 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
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解:v =s t =10 km
10
60 h =60 km/h >40 km/h ,小明他超速了,警示语:请保持车距,严禁超速
27.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 km ,一辆小车以74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10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
求:
(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t =s /v =296 km ×0.5/74 km/h +296 km ×0.5/100 km/h =3.48 h (2)v =s /t =296 km/3.48 h =85.1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