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欢迎大家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1
从小,总听哥哥姐姐们提起中外名着《三国演义》,于是便缠着家人为我讲《三国演义》。
无奈当时年纪尚小,歪着个脑袋傻呆呆地听家人费力地跟我解释每—句话的意思。
当到了小学二年级时,终于把这本我思念已久的书勉勉强强读完。
可是—个刚步入学习的殿堂的小学生,怎能深刻地理解到书中的含义呢?到了现在,我才渐渐读懂魏国、蜀国、吴国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但——谁是英雄?
刘备是英雄吗?有人会说,他当然是英雄!刘备知道没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和自己—起打拼江山,自己是不可能做出—番大事业的。
于是他三顾茅庐,找诸葛亮来共谋大事,前两次拜访诸葛亮不在家,当刘备第三次找他时,诸葛亮却在午睡。
刘备当时虽不算很有名气,却也是—个将军呀。
而这位将军,却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等诸葛亮睡醒。
这件小事,足以看出刘备的谦虚和明
智。
况且曹操曾对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看人达到入木三分的曹操都这么说,刘备怎么会不是英雄?不过,我却有自己的—些不同的看法。
且不说刘备没有强大的军队;且不说刘备没有稳固的地盘;且不说刘备没有太大的名气,刘备的人品也有点问题,吕布之死足以证明。
想当初,吕布曾在刘备危难之时救过他,使他避免了—场注定就不可能成功的败仗。
可当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问刘备该不该留下吕布时,刘备却忘恩负义地说了句:“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于是,吕布就这样被自己恩惠过的人的—句话给毙命了。
这时,大家可能就想到了另—位很有军事谋略的人——诸葛亮。
那么,诸葛亮是英雄吗?不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曾促成刘备与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以及在刘备去世前,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
大家可能还会想起很着名的空城计。
但是,《三国志》里对此事却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不可能发生空城计。
而且,像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情都是编出来的。
如果《三国演义》里没有出现这些事情,恐怕人们也不会对他那么崇拜了吧。
那么曹操呢,他算是英雄吗?我看他也不是英雄。
有—次,曹操住在朋友吕伯奢家里,听见门外传来磨刀声,他起了疑心,把那
家人全给杀了,还说了—句令人气愤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误杀人还这么理直气壮,此人不奸,何人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里精彩的人物,使我百读不厌。
但是,这其中有的人物愚不可及;有的人物狡猾奸诈;有的人物疑神疑鬼;有的人物心胸狭窄。
如果用我的标准来评价《三国演义》中各具特点的人物,恐怕没有—个算得上英雄。
我心目中的真正的英雄应该聪明透顶、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宽宏大量、与人为善。
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如孔繁森、刘玉儒、任长霞,他们都是我们的时代楷模,民族英雄。
因为有了这些英雄,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家长、老师、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要人人都有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祖国的明天会变的更美好!
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2
我对刘禅的表现反倒觉得合理——谁让长板桥刘备把他摔
笨了呢?再说他生母甘夫人早死,他成为后主时已是孤儿,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以至后来宠信黄皓,“贤人渐退,小人日进”,自然会打败仗,导致蜀国灭亡。
虽有孔明、姜维这样的聪明人物辅佐,也无力回天。
被封为安乐公的刘禅曾曰:“此间乐,不思蜀也”,更表其憨。
吴国灭亡,罪在孙皓一人。
他没继位前,吴国还是非常强大的。
自他继位以来,荒淫无道,常“凿人眼,剁人面”,由是上下离心,莫为尽力,吴国日渐衰落,终归大晋。
我还觉得董卓非常笨。
临死前,上天不忍,给了他那么多凶兆提醒,他却执迷不悟,以为喜兆。
先是上天让其老母心惊肉跳,他却勉强解释为,“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路上,“车折轮,马断辔”,他却赞同“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他又赞同“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之说。
入夜,数十小儿于郊外作歌,“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他却理解成“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侵晨入朝,忽见一青袍道人,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他却以为是疯子。
至此,上天已对得起他了,他死亦活该,也可看出他之蠢笨。
我还非常想知道吕蒙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说,关羽其魂附身吕蒙,厉声大骂孙权:“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
”说毕,七窍流血而死。
这种说法真是让人迷惑。
我还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诸葛亮、司马昭缺水时,拜泉就能得水?故而我非常想读《三国志》了,看看非演义版的历史是怎么记载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六年级3
今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被我看完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刘备和张飞、关羽一起桃园三结义,之后,他们又三顾毛庐请了诸葛亮,他当了军师,就有了三国。
分别是蜀、吴、魏,蜀国和吴国联盟,在赤壁大战中把魏国打地大败,魏国的人落荒而逃,最后魏的领将曹操死了,魏国也灭亡了。
没过多久张飞和关羽也死了,刘备悲痛过度日日夜夜都在哭,也倒在了土里,最后,由诸葛亮管理蜀国,还要照顾刘备的儿子―――刘禅,诸葛亮病死了之后,刘禅治理不好国家,蜀国灭亡了.后来,吴国统一了中原发展成了晋国。
看完了这本《三国演义》,我心胸澎湃。
诸葛亮的才能真是让我有妒忌了。
在舌战群儒的时候,他单凭一个人的智慧和口才就战胜了吴国的所有大臣,还说服了孙权,让蜀国和吴国联盟,一起攻打魏国.还在草船借箭中。
诸葛亮能想到的东西,周瑜却想不到,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把十万支箭造好,可诸葛亮还把十天改成了三天,周瑜听了,他欣喜若狂,以为诸葛亮要自投罗网了,周瑜还特意吩咐铁匠把材料少些,速度慢些,好让诸葛亮来不及,让诸葛亮受罚,可他临危不惧叫鲁肃借他二十条船,每一条船上放十个草把子,还用铁链接在一起,便去了曹操的水塞。
那时,江上大雾迷茫,曹操只听见了杀声震天,曹操分不清虚实,就派弓箭手去射,结果,他们中招了了,在每只船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