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语文综合阅读提升训练18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三语文综合阅读提升训练18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阅读后答题(一)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8班级姓名父亲的舞蹈张大楷码头还没有吊机的时候,那一艘艘船运来的砖块只能靠肩膀挑。

码头的挑夫是一群外来的民工,个个黑得能拧出油来。

那时,坐在码头边垂钓是我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一天,一位来自四川的民工忽然对我殷勤起来,他特意搬来了靠椅,还为我搭起了棚子。

搭好棚子,他开始盯着盛鱼的桶不放。

我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虽然心里有些不快,但嘴上仍说:“等下你拿几条去烧菜吧。

”没想到,他把桶里最小的鱼拿走了。

我有些过意不去。

他却说:“够了,够了,我只是给孩子玩。

”他说差不多一年没见儿子了,着实想他,便让妻子无论如何带儿子来一趟。

几天后,我见到了他儿子,六七岁的样子,坐在码头上冲着他喊:“爸爸,爸爸!”他的脸像喝醉酒一样,喊儿子宝贝、乖乖、亲亲,其它工友跟着哄笑,他并未发现自己喊出的名称有多肉麻,仍一个劲地喊。

码头上响着他们欢快的声音。

连接码头与船的是块窄窄的踏板,他挑着沉重的砖头走在上面,眼睛却一个劲地望向孩子这边。

好几次,他险些落入水中,身子左右摇摆好一阵才渐渐平稳下来,然而,他对儿子说:“爸在跷板上给你跳舞呢,好看不?”年幼的孩子咯咯笑着点头,于是,他故意用腿蹬了踏板几下,整个踏板开始剧烈地抖动起来,他也跟着上下晃动,豆大的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淌下。

他应该不会忘记,几个月前,他的一位工友就是从这里连人带砖头掉入水中,再也没起来。

但他却更加使劲地用双腿蹬踏板。

几块砖头从担子里滑落,掉入水中,一位工友冲他喊:“你还要不要命呀!”他这才罢休,上了码头时,我清楚地看见他的腿在抖。

他却什么事没发生一样,摸着孩子的脑袋说:“爸再唱歌给你听。

”他给他唱《路边有颗螺丝帽》,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他这么大年纪的人,这么粗的嗓门,那几首儿歌经他的口出来,居然也像模像样。

他的儿子也奶声奶气地跟着学,码头上父子俩的歌声越飘越远。

他的妻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码头边,眼里含满笑,一曲唱毕,我听见她问他:“你什么时候学会唱歌了?”他便憨憨地笑:“想娃了,就跑到附近幼儿园看其他孩子,我估计那里孩子唱的歌咱儿子也喜欢,就偷偷地跟着学,没想到还真学会了。

”他脸上的笑容越堆越厚,“以后我就做咱儿子会唱歌的玩具,他想听啥我就唱啥。

”他接着说:“我还给儿子准备了‘钢琴’呢。

”他说着,上下抬动肩膀,那根正被沉重的砖块压得弯弯的扁担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时而紧促,时而缓慢,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裳,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响,他说这一下是“哆”,那一下是“啦” ……望着他,我的眼前渐渐迷蒙起来,我想他的儿子,肯定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他的儿子一定不会忘记,伴随他成长的“舞蹈”、“歌唱”、“琴声”。

这些父亲用爱与智慧演绎的快乐,将带给他世间最迷人的记忆及一辈子的陶醉。

(选自《人生与伴侣》,文章有改动)1.为了使儿子快乐,这位父亲用“爱与智慧演绎”了哪些事情?(3 分)2.下列是文中描写“笑”的句子,请你品析出他们内心不同的快乐。

(4 分)(1)他喊儿子宝贝、乖乖、亲亲,其它工友跟着哄笑。

(2)他脸上的笑容越堆越厚。

3.文章明明只写了一位父亲,但结尾却说“这些父亲”。

这是为什么?(3 分)4.读完此文,你也许和作者一样“眼前渐渐迷蒙起来”。

请你联系上文,说说你所收获的感动或感悟。

(3 分)(二)(12 分)精神呼吸俞天白①《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话: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每当我反刍罢这一节文章之后,总是把这种人生境遇与肺部活动那一种呼吸区别开来,而给了一个形象性名词:人生大呼吸。

②呼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生命就是在这种呼吸中保持与延续,这是近于废话的常识。

然而,宇宙万物都以其不同方式,在做着生命的大呼吸,只是一般人没有如此理解罢了。

举其大者,有日升月落的白天和黑夜,天体的运行才会保持平衡,那是宇宙的大呼吸;天有阴晴云雨,地球上的生命才能取得养料繁衍生命,这是大自然的大呼吸;有平原与峡谷,高山与河川,而后才有山河之雄壮秀丽,这是大地的大呼吸;有潮涨潮落,才有大海丰富恒久的生命与多变的性格,这是大海的大呼吸……文化巨人司马迁以及他所列举出来的这许多巨人,他们都在人生的大起大伏大悲大苦中,打磨出他们非凡的意志,坚韧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独有的理解与思考,而后成就其大业,功垂后代。

③是的,只有善于作这种生命的大呼吸,人生才能超越生理价值,获得恒久的生存境界,闪烁出生命的光泽,成为真正的人,人上之人。

④这就是人生在世最为珍贵的精神呼吸。

⑤其实,这种人生大呼吸,一般人都有可能遭遇到,只是未必能够把它作为超越生理的精神呼吸,从中去获取生命的养料,并在逆境中完善人生成就其自身。

孔子、孙子、屈原、司马迁、左丘明等等,他们的大呼吸,都是付出了从肉体到精神的巨大代价。

他们是从高位堕入尘埃,从天堂打入地狱的巨大的生命落差中,完成了这种大呼吸。

但还有另外一种,生于底层,从苦难的污浊泥潭里走向高山之巅,像狄更斯、高尔基、杰克·伦敦等等,苦难的童年让他们直接从经济生活的贫困、出身的低贱、世道的不公等残酷黑暗的人生大波动中,感受人生,体验生命,并学会了这种大呼吸,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养料而后显示了非凡的生命价值。

⑥不管他们以何种形式接受了这种人生大呼吸,都说明这种精神呼吸,对于生命的升华,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在世,生活的道路不可能平坦。

事业得失,健康状况,自然灾害等等无不在伺机向我们发出袭击。

不同的是,有的人,当这种袭击临头的时候,把它看作生命大呼吸的开始,接受它,并变被动为主动,沉潜下来,反复反观自省,透视社会,解剖人生,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吐故纳新,补缺堵漏,工其事,利其器,转害为利,避短扬长,忍辱含垢,毅然地让精神站起来,而且稳稳地站到一个新的生命台阶上去;有的人却不是这样,灾难一旦降临或偶遇挫折,就垂头丧气,眼前一片黑暗,悲天悯人,诅咒人生,以致自暴自弃自残自戕,一蹶不振而自甘沉沦。

⑦可见,这种精神大呼吸,是生存必需的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

这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修养或在困苦中磨炼出来的,而且,一旦拥有,就会明白,既然生而为人,一息尚存,就要继续修持。

而我们的孩子,尤其需要懂得这个生存基本功。

(选自《文汇报》,文章有改动)5.第①段中例举《太史公自序》中的那段话有什么作用?(3 分)6.作者在第④段提出的人生“最为珍贵的精神呼吸”是什么?请联系上文回答。

(3 分)7.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种精神呼吸,对于生命的升华,是不可或缺的”?(3 分)8.本文气势如虹,例证丰富。

请你结合②⑤段的相关语句或内容加以简要赏析。

(3 分)(三)(4 分)初晴游沧浪亭 [宋] 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9.诗中以动衬静的句子是。

(2 分)10.一个“弄”字,描绘出怎样的景象?(2 分)(四)(8 分)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 分)①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②以为车固若是()③效而为之者相属()12.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解释它(2 分)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13.结合上面的材料,说说越国后来大败给你的启示。

(3 分)语文能力提升训练 18 参考答案(一)1.在踏板上“跳舞”;学唱儿歌给儿子听;在肩膀上为儿子弹奏“钢琴”。

回答“献殷勤换回小鱼;肉麻地喊儿子宝贝、乖乖、亲亲”也可以。

2.①工友们对他的肉麻感到好笑,同时也在分享着他的快乐。

②特意为儿子准备的“舞蹈”“歌声”赢得了儿子天真的笑声和妻子的赞赏,内心的幸福和甜蜜就在脸上“越堆越厚”。

3.示例:伴随他成长的舞蹈、歌声、琴声。

4.示例:这些“父亲们”,他们虽然没有丰裕的物质带给他们的家人,但他们用生命演绎“舞蹈”、“歌唱”和“琴声”给家人带来快乐,是给孩子最“昂贵”的礼物。

他们是世界上最朴实的父亲,也是世界上最浪漫的父亲。

(二)(12分)5.引出本文的论题“人生大呼吸”(精神呼吸),或具体说明什么是人生大呼吸。

6.在人生的大起大伏大悲大苦中,打磨出非凡的意志,坚韧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独有的理解与思考,超越生理价值,获得恒久的生存境界,闪烁出生命的光泽。

7.因为人生在世,生活的道路不可能平坦。

当挫折临头的时候,只有把它看作生命大呼吸的开始,接受它,并变被动为主动,沉潜下来,反复反观自省,才能让精神站起来,而且稳稳地站到一个新的生命台阶上去。

8.示例:第②段列举了大量生命大呼吸的现象,用排比铺陈的方法,造成了一种强大的说理气势,文采斐然;第⑤段列举大量中外名人,他们在遭受人生苦难后学会了这种人生大呼吸,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养料,显示了非凡的生命价值,有很强的说服力。

(三)(4 分)9.时有乳鸠相对鸣。

10.示例:一个“弄”字(将云拟人化,赋予灵动之美)描绘出时而娇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

(四)(8 分)11.(3 分)曾经;本来;效仿。

12.(2 分)等到有敌寇入侵他们的领地领土,越人驾御着(那)破车抵御敌寇。

13.(3 分):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附【译文】越国没有车,有个(越国的)旅游者在晋楚国的郊区得到(一辆)车,(那车的)辐条烂的车轮(都)坏了,车辕和车衡连接处的销子断了车辕便废了,(那车)没什么用处。

然而因为他的家乡从没有过车,(他就)用船装载了车回家在众人面前夸口。

观看的人听信了他的吹嘘,以为车本来就是这样的,效仿了做的人接连不断。

一天,有晋楚的人见了(他们的车)就讥笑他们笨拙,越人以为(晋楚人)欺骗自己,(就)没有理睬。

等到有敌寇入侵他们的领地领土,越人驾御着(那)破车抵御敌寇。

车子坏掉了,(打了个)大败(仗),始终还不明白是车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