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民居(课堂PPT)

中国传统民居(课堂PPT)

23
24
乔家大院
•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乔家堡村正中。这是一 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
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 院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 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 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 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 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 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 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 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恰如其分地赞美为“北方民居 建筑的一颗明珠。”
42
门口随处可见的挂落
43
44
45
木制的匾非常精美,以及下部的挂落
46
装建 饰筑
物 上 的
47
48
院内的一些雕塑
49
( )
或院 萧内 墙雕
有 麒 麟 的 照 壁
也 叫 做 影 壁
50
墙壁上所做的透雕
51
门枋的装饰
25
26
主入口
大门坐西朝 东,上有高 大的顶楼, 中间城门洞 式的门道, 大门对面是 砖雕百寿图
照壁。
27
主入口
28
甬大 道门 两以 侧里 靠, 墙是 有一 护条 墙石 围铺 台的
东 西瓦房出檐)
30
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偏院较为低 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偏院为方砖铺顶 的平房
4
北 京 四 合 院
5
6
一颗印式
• 云南省(中国西南部)的“一颗印”式住 宅可以作这类住宅的代表,在湖南(中国 南部)等省称为“印子房”。这类住宅布 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 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一颗印章状 “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 多绘有彩画。
7
8
云南昆明一颗印住宅天井
12
干阑式
•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 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景颇 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 等构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 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 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13
河姆渡遗址干阑式民居复原图
14
河姆渡遗址水井井架 和草顶复原图
20
墙壁极厚 ,有极高的隔热力的
21
这种窑券顶上, 均用砖墁平,在 秋收的时候,可 以用作曝晒粮食
的露台
22
乔家大院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的民居,集宋、 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乔家大院 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 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 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 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 座宏伟的建筑群体 .
31
屋顶形式
32
单坡顶
33
(
硬 山 顶 双 面 坡 顶
34
)
35
卷棚顶
36
• 总而言之,乔家 大院的屋顶形式 是以硬山顶与单 坡顶为主,单坡 顶也与硬山一样 做成侧屋脊与山 墙相连并且侧面 是不出檐的.卷 棚顶形式一般用 于内进门.
37
建筑构件与装饰
• 中国传统建筑(无论
民居建筑,宫殿建筑, 寺庙建筑还是先人祠
2
中国传统民居的五大建筑样式
1)北京四合院 2)陕西窑洞 3)广西的“栏杆式” 4)云南的“一颗印” 5)山西的“王家大院”
和“乔家大院”
3
北方的“四合院”
• 四合院不仅仅是北方特有建筑形式,中部及中部以 南的地区也有这种建筑形式.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 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 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 院”、“三合院”。其中四合院以北京的四合院 为代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四合院是北 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 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 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 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 左右厢房。
堂)都很注重屋顶
及檐口的实用与美 感.
撑拱(一般称为牛腿 )位于檐 柱外侧,斜向支撑挑檐、檩、
枋的檐下木结构.
38
撑拱下部的额坊处的支撑构 件与装饰
39
斗斗 栱栱
斗栱是中国木构建筑中屋身与屋顶的过渡构件。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所特有的。
40
41
碑亭顶部侧面的支撑 构架----抬梁式(叠 梁式)的木构支撑类 型.(抬梁式就是屋基 上立柱,柱上架梁, 梁上放短柱,其上再 置梁,梁的两端承檩 条;如此层叠而上, 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 脊瓜柱以承脊檩)
中国 传统 民居
山西民居
-----乔家大院
1
中国传统民居简介
• 中国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居多。 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公元前五千 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 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国 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 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 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 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件
15
出 土 的 苇 编 残 片
河姆渡遗址出土木构 件的用法
16
• 在中国民居中,皖南民居 和山西民居齐名并列,一 向有“北山西,南皖南” 的说法,明清时期,深居 内陆的晋商、徽商勤俭自 强、诚信经营而富甲海内。 在家乡修建的深宅大院, 成为中国民居文化的一笔 宝贵财富。
17
山西民居
• 山西民居的建筑也非常复杂,由最简单的 穴居到村里深邃富丽的财主住宅院落,到 城市中紧凑细致的讲究房子,颇有许多特 殊之点,值得注意的。
18
19
在山西随处得见的穴窑
• 穴窑均作抛物线形,内部有装饰极精者, 窑壁抹灰,乃至用油漆护墙。窑内除火炕 外,更有衣橱桌椅等等家具。窑穴时常据 在削壁之旁,成一幅雄壮的风景画,或有 穴门权衡优美纯净,穴内冬暖夏凉,住居颇 为舒适,但空气不流通,是一个极大的缺 憾。
9
•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

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

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

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
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
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
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
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
用。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
窑、平地窑、砖窑、石窑
或土坯窑三种。
10
陕 西 米 脂 的 清 代 窑 洞 群11
陕西米脂的清代窑洞前的场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