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基础知识教程
硒、碘、铬、氟等
第三节 饲料分类
根据饲料来源分类
(一)植物性饲料 如谷物籽实、青绿饲料、饼粕、豆类等,是畜 禽饲料中来源最丰富、用量最多的饲料 (二) 动物性饲料 是利用动物性产品加工而成的饲料。如奶粉、鱼 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等,该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植 物性饲料 (三) 微生物饲料 利用微生物包括酵母、霉菌、细菌及藻类等生产 的饲料 (四) 矿物质饲料 包括天然和工业生产的矿物质,如石粉、食盐、 硫酸铜等,能补充畜禽对矿物质的需要 (五) 人工合成饲料 利用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等方法生产的饲料, 如合成氨基酸、尿素、维生素、抗生素等
第二节 饲料营养基础知识
种类 1.蛋白质 2.碳水化合物 3.脂肪 4.水分 游离水和吸附水 5.矿物质 6.维生素
蛋白质
体组织的结构物质 体组织的更新物质 机体的调节物质 机体的能源物质
碳水化合物
动物体组织的构成物质 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动物体的营养储备物质 乳脂和乳糖合成的重要原料
3.基本要求
一对一
第二章 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饲料与营养学的基本术语 一、饲料原料 1、饲料 2、能量饲料、蛋白饲料、 CF<18%;CP<20或≥ 20% 粗饲料 CF ≥ 18% 3、非蛋白氮 NPN 4、 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饲养标准 根据对不同种类的畜禽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 从事各种生产目的,如产乳、产肉、产蛋、产 毛、做功及繁殖后代等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 需要量的测定,并结合各国饲料条件及当地环 境因素,制定出各类畜禽对能量、蛋白质、必 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供 给量或需要量,称为饲养标准,并以表格形式 以每日每头具体需要量或占日粮的百分比来表 示。 包括畜禽的营养需要量表和畜禽饲料的营 养价值表两个主要部分
浓缩饲料 feed concentrate:又称蛋白质平衡饲 料,是指以蛋白质饲料为主,加上一定比例的 矿物质饲料和预混合饲料配制而成的混合饲料, 一般含蛋白质30~50%,配以能量饲料后而成 为全价配合饲料,特别适合我国广大农村。
浓缩饲料是配合饲料的中间产品,是为补充蛋 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而设计的, 不能直接饲喂
维生素
维持畜禽正常生长、繁殖、生产以及维持健康 所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的一类化合 物。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只能溶解于脂肪才能被动 物吸收的维生素,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 微生物合成外,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由饲粮 提供,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 生素K;可单独起调节作用
精料补充料 concentrate supplement:是为满足反 刍动物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维 生素的不足而设计的混合饲料,主要是为补充饲喂 青粗饲料的反刍动物营养不足而提供 预混合饲料premix:又称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 料,是由营养性添加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 氨基酸等)和非营养性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加入适量 载体(石粉、玉米粉等)配制而成的半成品饲料 预混合饲料不能直接饲喂畜禽,必须与其他饲料按 一定比例混合后才能饲喂给动物
按配合饲料形状分类
粉料mash feed:是将粉碎好的原料按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配合饲料。应用广 泛、生产设备和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但容易引起动物挑食、生产粉尘大、 损耗大、容易分级
颗粒饲料 pellet feed:是以粉状饲料为基础经过蒸汽加压处理而制成的块状 饲料,形状有圆筒状和角状,其发展和应用速度很快。这种饲料密度大,体 积小,避免了动物挑食和分级,适口性增加;其缺点是成本较高,加热加压 会使部分维生素和酶、微生物制剂等失活;主要用于仔猪、肉仔鸡、犊牛、 水产动物 碎饲料 craked feed:用机械方法将颗粒饲料再经粉碎加工成细度为2~4 mm 的饲料 压扁料 rolling feed:在120°C的蒸汽下,将谷类压扁干燥后形成的饲料,主 要用于反刍动物 膨化饲料 extruded feed:将粉状配合饲料经瞬间高温高压制成的饲料,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又称漂浮饲料 液体饲料 liquid feed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单一饲料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浓缩饲料 配合饲料 精料补充料
第四节 饲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核对样本 同一样本在分为若干份样本后,再 分别送往多个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根据化验 结果的方差来核对某一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混合样本 把来自同一个批量货物的多个样 本混合以后,用来测定该批量货物的平均组成 成分。 平行样本 将同一个样本一分为二,分别送往 两个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用来比较两 个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异。
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 Acids,EFA ):体内 不能合成,或利用特定先体物能够合成,对机 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称为必需脂肪酸 通常认为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为 EFA,在动物体内,花生四烯酸可以通过亚油酸 和-亚麻酸合成,但该反应不可逆,因此,确 切地说,动物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亚 麻酸
饲料标签标准
规定了饲料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要 求以及标签表示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原则 合法、一致、准确 2.基本内容
本产品符合卫生标准;饲料名称、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原料组 成、产品标准编号、使用说明、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 者及分装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等 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标准样本 指由权威实验室仔细分析化 验后的样本。用以校正或确定某一测定 方法或某种仪器的准确性。 原始样本 由生产现场、仓库、实验场 等大量分析对象中采集的样本。 分析样本 从原始样本制备而来。
采样的方法各有不同,是由于饲料原料 各异,分析目的也不同。 四分法 均匀性的物品 几何法 不均匀的物品 采样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考虑到采取被 检饲料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它们粉碎 至相当程度(40-60目),以便增加其 均匀性和便于溶样
样品制备的一般方法
粉碎 过筛 混匀 缩分
第五节 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也称营
养需要量) 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 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 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 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是指畜禽在维持正常生命健康、正常生理 活动和保持最佳生产水平时,对各种营养物质 需要的最有效数量。
氨基酸平衡
当饲料或饲粮中氨基酸组分间相对含 量与动物体氨基酸需要量之间的比值一 致或接近时,氨基酸的利用效率最高。 这种氨基酸组分间的相互比例关系,就 称为氨基酸平衡。
三、饲料质量
感观指标 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 状等所作的规定 营养指标 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 价值所作的规定 粒度 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的粗细程度 混合均匀度 饲料产品中各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 颗粒饲料粉化率 颗粒饲料 特点测定条件下产生的粉 末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
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 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 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 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指标体系
能量指标体系:对于pig,美国、加拿大用DE,也用 ME;欧洲多用ME,也标出DE;我国只用DE。对于 poultry,各国都用ME 。对于ruminants,多用NE, 同时标出DE和ME 蛋白质指标体系:常用CP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 我国各种动物饲养标准一般都用CP表示蛋白质数量的 需求 氨基酸指标体系:氨基酸指标反映了动物对蛋白质质 量的需求,大多数饲养标准只列出动物对EAA的定额
法律法规知识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 工作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 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 管理工作 兽药管理条例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饲料卫生标准 强制性 饲料标签标准 强制性
营养需要量 是指畜禽在维持正常生命健康、正常生 理活动和保持最佳生产水平时,对各种 营养物质需要的最有效数量。 指的是畜禽最低需要量。
必需氨基酸 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动 物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氨基酸 猪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精氨酸、组氨酸、异 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 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 家禽的必需氨基酸有11种:精氨酸、甘氨酸、 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
按营养成分和生产层次,可将饲料分为:全价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反刍动物) 和预混合饲料(添加剂预混料) 按饲喂对象分类:猪用、蛋禽用、肉禽用、反 刍动物用、水产动物用、特产动物用、宠物用 等多种类型,随着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的发展, 家畜和家禽的每个生理阶段都有相应的配合饲 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
卫生标准 饲料中对天然、次生、外源 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 安全限量规定。p226 交叉污染 不同饲料在加工、运输、和 贮藏 过程中发生的相互污染。
常规分析(概略分析) 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饲料中水分、粗蛋白、 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和差值法计算无氮浸 出物含量的方法。 风干样品 指饲料原料及产品经风干、凉晒、 或在65℃恒温下烘干后,在室内回潮,使其水 分达到相对平衡的样品 绝干样品 指在100-105℃烘干至恒重后的 饲料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