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铁总接触网集训高铁技规试卷(答案)单位:姓名:日期:注意事项: 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90 分钟;2、蓝色圆珠笔、钢笔、一次性签字笔作答;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得涂改;一、填空题(每小题 0.5 分,共 20 分)1、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 kV ,最高工作电压为27.5 kV ,2、牵引变电所须具备双电源、双回路受电。
3、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并具备自动投切功能。
4、当一个牵引变电所停电时,相邻的牵引变电所能越区供电。
5、当一个牵引变电所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 。
6、分相的位臵应避免设在进出站和变坡点区段。
7、双线电气化区段应具备反方向行车条件。
8、荷开关和电动隔离开关应纳入远动控制。
9、枢纽及较大车站应设开闭所。
10、接触网不得引接非牵引负荷。
11、列车运行速度(km/h)160<v≤200,接触网最小张力:综合张力(kN)30,接触线张力(kN)15。
12、列车运行速度(km/h)200<v≤300,接触网最小张力:综合张力(kN)40~45,接触线张力(kN)25。
13、列车运行速度(km/h)300<v≤350,接触网最小张力:综合张力(kN)48~55,接触线张力(kN)28.5 。
14、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6 500 mm;15、接触线悬挂点高度不宜小于 5 300 mm,16、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小于 5 150 mm,17、站场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
18、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19、开通前,轨面标准线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20、轨面标准线,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得大于± 30 mm。
21、特殊情况需调整轨面标准线时,由供电、工务部门共同确认,并经铁路局批准。
22、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 mm;23、接触网带电部分至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350 mm。
24、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构)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500 mm。
25、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 5 000 mm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须接地。
26、天桥及跨线桥跨越接触网的地方,应按规定设臵安全栅网。
27、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 100 mm。
28、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35 以上至110,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 3 000。
29、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220,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 4 000。
30、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330,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 5 000。
31、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500,电力线至接触网的垂直距离(mm):≥ 6 000。
32、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750,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 21500。
33、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1000,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27 000 (单回)。
34、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1000,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25 000 (双回)。
35、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跨越接触网的电力线路电压等级(kV)直流± 800,距轨面最小垂直距离(mm):≥ 21500。
36、35 kV 及以下的电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等)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铁路。
37、接触网支柱不应附挂通信、有线电视等非供电线路设施,特殊情况需附挂时,应经铁路总公司批准。
38、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2 000 mm。
39、动车组重联或长编组时,工作受电弓间距为200~215 m。
40、接触网短时(5 min)最高工作电压为29 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
、选择题(每小题 0.5 分,共 20 分)1、(B)及以上铁路应建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三网合一” 的精密测量控制网。
A、160 km/h;B、200 km/h ;C、250 km/h;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适用于(B)及以上的铁路和(B)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
A、160 km/h;B、200 km/h ;C、250 km/h;3、(B)客货共线铁路有关货运技术设备的要求参照本规程普速铁路部分执行。
A、160 km/h;B、200 km/h ;C、250 km/h;4、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250 km/h 线间最小距离(mm)为:(C)A、5500mm; B 、5000mm;C、4600mm;5、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300 km/h 线间最小距离(mm)为:(B)A、5000mm; B 、4800mm;C、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200 km/h<v≤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250 km/h<v≤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300 km/h<v≤4600mm;6、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350 km/h 线间最小距离(mm)为:(A)A、5000mm; B 、4800mm;C、4600mm;7、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线间最小距离(mm)为:(B)A、5500mm; B 、5300mm;C、5000mm;8、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 (C )A 、5000mm ;B 、4800mm ;C 、4600mm ;9、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 (mm )为:(B ) A 、5000mm ; B 、4800mm ;C 、4600mm ;10、站内正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 离( mm )为:( A )A 、5000mm ;B 、4800mm ;C 、4600mm ;11、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线间最小距离( mm )为: (C )A 、5500mm ;B 、5300mm ;C 、5000mm ;12、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的最小距离规定: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线间最小距离( mm )为: (C )A 、5500mm ;B 、5300mm ;C 、5000mm ;13、安全线与其他线路的最小距离规定: 直线部分铁路线间距线间最小距离 ( mm )为:(C )A 、5500mm ;B 、5300mm ;C 、5000mm ;14、对线路的平面及纵断面复测、限界检查, (A )不少于一次;A 、每五年;B 、每三年;C 、每两年;15、技术复杂及重要的桥梁、隧道检定, ( C )不少于一次。
A 、每五年;B 、每八年;C 、每十年;16、登乘机车、动车组列车或其他旅客列车尾部对线路全面检查, (A )不少于一次。
A 、每月; B 、每旬; C 、每周;17、对接触网状态,(A )检查一次;A 、每月;B 、每旬;C 、每周;18、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检查, (B )不少于一次;对其他供电设备定期检查。
A 、每三年; B 、每五年; C 、每八年19、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为( B )。
A 、30000 m 。
;B 、12 000 m 。
;C 、10 000 m 。
20、高速铁路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C ),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不应大于 30‰。
A 、8‰;B 、15‰;C 、20‰;21、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B ),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 35‰。
A 、35‰; B 、30‰; C 、20‰;22、当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大于( B )时,宜铺设无砟轨道。
A 、35‰;B 、30‰;C 、20‰;23、高速铁路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 (B )道岔。
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 ( B ) 及以上道岔。
A 、12 号;B 、18号;C 、30 号;24、当列车运行速度( km/h )为: 160<v ≤200时,接触网综合张力( kN )为( B )。
A 、25; B 、30;C 、35;v ≤250 km/h 线间最小距离( mm )为: 250 km/h <v ≤300 km/h 线间最小距离25、当列车运行速度(km/h)为:200<v≤300时,接触网综合张力(kN)为(B)。
A、35~45; B 、40~45;C、40~50;26、当列车运行速度(km/h)为:300<v≤350时,接触网综合张力(kN)为(C)。
A、40~45; B 、45~50;C、48~55;27、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直线轨距标准为( B )mm。
A、1440 B 、1435 C 、143028、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短时(5min)最高工作电压为( B )KV,最顶工作电压为( B )KV。
A、29 19 B 、29 20 C 、27.5 2029、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不宜小于( C )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小于( C )mm,站线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
A、5700 5300 B 、5500 5300 C 、5300 515030、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至机车车辆或装卸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A )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 A )mm。
A、350 500 B 、500 700 C 、500 60031、( C )及以下的电线路(包括通信线路、广播电视线路等)不得跨越接触网,应由地下穿过线路。
A、10KV B 、25KV C 、35KV32、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C )。
A、1000mmB、1500mmC、2000mm33、电力线路的电杆內缘至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杆高加( B )mm。
A、2440 B 、3100 C 、350034、视觉信号分为昼间、夜间及昼夜通用信号。
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停车信号显示距离不足1000m,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C )m,调车信号及调车手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C )m时,应使用夜间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