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1.(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生铁制铁锅B.用粮食酿造酒C.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2.(1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灼烧铜丝B.放置坩埚钳C.加锌粒D.倾倒硫酸铜溶液3.(1分)“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A.氧化物B.化合物C.混合物D.金属或合金4.(1分)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C60B.氯化钠C.铜D.蒸馏水5.(1分)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B.野外焚烧垃圾C.共享单车出行D.自带布袋购物6.(1分)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是()A.金B.铜C.铁D.锌7.(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B.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粒子大小发生变化D.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8.(1分)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玻璃片的蜡烛,实验开始后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观察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B.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要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不用移开玻璃片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9.(1分)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
下列化学反应中伴随吸收热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炽热的木炭反应B.火药爆炸C.生石灰与水反应D.镁条与稀盐酸反应10.(1分)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iMnO2为锂、锰、氧的合金B.反应物Li的化合价为+1价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LiMnO2分子中有4个原子11.(1分)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
如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0C.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12.(1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3.(1分)小明将一小段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温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正确的是()A.0﹣50s发生的反应是铝与稀盐酸的反应B.0s时盐酸质量最小100s时盐酸质量最大C.100s时铝还没有反应完D.100﹣140s段压强减小的主要因素是气体温度降低14.(1分)现有含氧化钙的碳酸钙样品120g,经过高温煅烧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84g的固体,则原样品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0%B.70%C.50%D.66.7%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2分)现有H、O、C、Ca四种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单质(一个即可、下同);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6.(4分)小明用蜡烛做了如下兴趣探究活动。
(1)探究1:烧杯中倒入双氧水后,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蜡烛,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2: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的示数逐渐减小。
蜡烛减小的质量(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3)探究3: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
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17.(2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可通过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壶长时间烧水,内有一层水垢[主要含CaCO3],可选用厨房中的(填物质名称)除去水垢。
18.(3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锅,图中标示的各种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2)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接触而生锈。
(3)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9.(2分)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1)a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3分)在点燃的条件下,某物质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R O2CO2CO H2O 反应前的质量/g6.4X000反应后的质量00 4.4 2.87.2/g表格中X的值为;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5,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生成物中CO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原理。
(1)酒精灯用乙醇做燃料。
(2)工业上利用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炼铁。
22.(3分)今年4月25日,我市某废金属收购场发生火灾,十几吨金属镁爆燃,八辆装满清水的消防车却没有用武之地,最后用十三吨沙土才将大火扑灭。
(1)此场合不能用水灭火,因为金属镁在高温条件下会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3)火灾现场的另一种金属A却没有发生燃烧,但其表面变黑。
由此判断:镁的金属活动性A的金属活动性。
(选填“>”、“=”或“<”)23.(2分)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B在一定条件下按图所示充分反应。
(1)在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B:C:D=2:5:4:2则A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2)写出物质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1)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这种方案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综合应用题每空1分,计算3分,共10分)25.(1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人类历史上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多种因素有关,请列举一条相关的因素;26.(1分)如表示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金属铅锡熔点/℃327.5231.9锡铅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熔点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锡与铅的质量比是。
27.(5分)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
①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则气密性良好。
②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可以制取氢气。
如果想得到较干燥的氢气,可选用的一套制取装置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采用F装置来收集氢气,氢气应从通入(选填b或c)。
③课外小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废弃的“棒棒冰”塑料为材料制成了如图2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
该装置与A装置相比的优点有些(写出一点即可)。
28.(3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只考虑铁与酸的反应他们将6g废铁屑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废硫酸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最后发现加入废硫酸的质量为98g,最后称得称量烧杯的总质量为103.8g(不含烧杯的质量)试求制取硫酸亚铁的质量为多少?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1.【解答】解:A、用生铁制铁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粮食酿造酒,属于粮食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2.【解答】解:A、灼烧铜丝用坩埚钳夹持,防止烫伤,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放置坩埚钳时为了防止尖端被腐蚀,从而不能夹牢固热的物体,尖端应朝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固体与液体反应时,应先放固体,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均不属于氧化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B、化合物要求必须是纯净物,而铁锅、铝制易拉罐均属混合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C、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而三者中铜导线只含一种物质是纯净物,铁锅、铝制易拉罐均属合金是混合物,所以归类标准不对,故错误;D、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属金属合金制成,铜导线是金属单质制成,都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归为一类回收,故正确;故选:D。
4.【解答】解: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蒸馏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B、野外焚烧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C、共享单车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D、自带布袋购物,防止白色污染,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故选:B。
6.【解答】解:A、金不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B、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C、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D、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故选:A。
7.【解答】解: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正确;B、分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仍然运动,故B错;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间隔,故C错;D、吹胀气球的过程是将气体充入气球内,并不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错。
故选:A。
8.【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故A 错误;B.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覆盖在蜡烛表面,隔绝了空气,故B错误;C.如果不将玻璃片拿下,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形不成压强差,不会流下进入烧杯内,蜡烛不会熄灭,故C 错误;D.由题干所给装置可知,二氧化碳从高处流到烧杯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