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甄嬛传》有感1.从杏花疏影里齐刘海的小清新,到深宫中玩尽权术的烈焰红唇,她的一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首先出场的温实初,温糯恭谦。
求其爱而不得,遂为其进宫,做了太医。
总觉得这一角色纯粹为了剧情需要。
毕竟一个女人想在后宫立足发展,没个心腹的医生怕是得死上千次。
所以有了温,好金枝欲孽呀。
然后是皇上。
多疑而凉薄。
陈建斌把这一角色拿捏的很好,但是这么老且丑的大叔,实在是委屈了一干美女。
二人相视与选秀时,男人本着其类自己初恋的心态,赏其一个莞字封号,生出多少是非。
宫中的相见,做足了铺垫。
竟还以十七之名。
此二人,一个想以真心得一些君王的寻常夫君爱,一个因着相似的容颜给予对方八分真感情。
她一路得宠,在华妃与皇后的夹缝中努力求生存。
直到失去第一个孩子,伤心于男人为平衡后宫前朝的不作为而任性被禁足,失宠。
走了冷宫一遭,被齐妃与富察贵人深深羞辱一番后幡然醒悟并图强。
梅园设计复得宠,至封妃被一件衣服所害方明白所有情不过是莞莞类卿。
遂死了心。
诞下长女后便与他分道扬镳出宫去了甘露寺修行。
武则天的桥段也用上了。
几年清苦生活,最终与十七相爱。
筹谋远走高飞时不得不因身孕与老父的性命设计回宫。
这一去,只带着满心的恨与算计。
他宠爱依旧,一切于她仅是恶心。
诞下双生子,扳倒皇后,巩固地位,排除异己到不得不毒杀了他。
那些秋千架,梨花装,一一回放时,全成了嘲讽。
然后是十七。
清朗潇洒。
只是演员仍然木选好,与风雅轻狂的清贵王公差的远了去。
二人在宫中某个湖边相遇。
十七因其娇憨而天真的小儿女态见识了宫中的真性情女子。
不知那会有没有意识到这便是小像上的人。
之后每每她有事,总会是他相助。
当然,剧情需要么。
就这样一来二去就成了知音。
在她流产时,十七首次失态表露真感情。
终于在甘露寺修行时,真心打动真心。
尤其那些十七以雪地里反复冰冻自己为她降温的桥段,让她得以冲破藩篱。
相爱的水到渠成。
岁月静好了一阵子。
然后十七为国出巡或战,她等到了噩耗。
为瞒天过海为救父,她费尽心机得以回宫。
而十七在她回宫前几日奇迹地回来了。
命运弄人即如此。
爱而不能。
那么只好以不爱去待所有人。
玩尽手段,独占鳌头。
却因二人私情被皇上证实而不得不亲手结果了十七。
这之后更是没了心。
所以可以放手去做,最终谋杀皇上辅助养子登基,又将亲子过继给十七。
相斗过的女人,只剩下她一人容貌依旧,荣华依旧。
想来她也是知足了的。
她自己说的,此生无憾。
在十七毒发临死前说她是唯一的妻子时。
十七也是只爱一人,却被数个痴情女深爱。
皇上亦如此。
前者让人爱慕敬佩,后者被众人厌弃。
人格魅力啊。
2.从明艳动人活泼可爱到机关算尽,华妃的一生实可叹。
与甄嬛不同,她爱他,爱的坦诚,爱的肆无忌惮。
虽然作恶多端,但让人恨不起来。
专宠的华妃,风光无限。
无非是他牵制前朝悍将的一枚棋子。
对她的好,对她的不好,皆以前朝情势所定。
独赐于她的欢宜香名为恩宠,实为毒药。
让她再无生育可能。
她却费劲气力去爱,费尽周折想要为他生个孩子。
因为爱他,所以从不疑。
骄纵专横的表面下,只是一个求爱不能的骄傲的小女子而已。
除了淳贵人因撞破机密不得不杀掉外,貌似她也没真的去取谁性命。
她最大的错误便是不懂进退,不晓枕边人之大忌便是前朝后宫的双双得势。
所以一错再错。
最后的最后,得知自己无非因家世被作为一个平衡工具时,绝望地撞墙而死,不可谓不惨烈。
3.沈眉庄温柔端方,大气从容,标准的知书达礼型大家闺秀。
只是演员也选得失误,未能刻画出这一人物的特色,整体太过平泛。
眉庄与甄嬛是自幼的好姐妹,一朝同时进宫,双双得宠一时风光无限。
树大招风,终于被华妃以假孕争宠给算计了。
内心里骄傲的女子,因着所爱之人的不信任,及在众人面前毫不留情的折辱,从此死了心。
在禁足时胆战心惊的生活中,逐渐将一颗心缩成冰冷石子一块,看破了所谓宠爱。
只是年华正好的貌美佳人,终于在温实初的点滴照料中,到底逐渐动了心。
可见女人要的,无非是个知冷知热心疼自己的男人而已啊。
过程很玉莹。
而温实初因心有所属,所以总是慢了半拍。
直到眉庄生下他们的女儿临死时,才觉着自己对她有爱。
好在眉庄说她无憾了。
让观者也稍觉欣慰。
4.安陵容谦卑顺从,乖巧温存。
任谁对她都是这一评价。
人们忽略了这样表象下的往往是更为叛逆与扭曲的一颗心。
原著中,安陵容因进宫前在甄府小住时暗恋了甄嬛的哥哥,因而有了入宫后对甄嬛下手的系列动机。
剧中将这一副线去掉了,于是观者只觉安陵容可恨也可憎。
她的家世,在家中所受的委屈,在遇到甄嬛的一干美女时,嫉妒便开始疯长。
最初为救父亲,与沈眉庄和甄嬛心生间隙,觉其二人并非真心待己,甘心依附了阴毒的皇后。
加上丫鬟宝鹃的挑唆,开始走上不归路。
综观各种古代剧,丫鬟的作用之于主子的性格心性发展实在是太重要。
编剧偏心,非把槿汐这样的好人给了甄嬛。
设若给了安陵容,也许她的人生将大不同。
当然无论槿汐给了谁,这个主子的命运都不会差。
一身淡然绿衫唱着花堪折时只需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走进了皇帝的心。
断续的得宠中,费劲心思,不惜以舒痕胶暗杀甄嬛的胎儿,不惜以死罪调治迷香。
所有这些狠,也许皆来自于她深知自己的没有出路没有前途。
皇后帮她,条件便是她没法有孕。
无子的嫔妃再得宠,也不过浮云。
所以她在作恶时可以肆无忌惮,人在这种没有了前景期望的状态下,可能便只好狠毒了。
再加上她家世出身的卑微,一贯的自卑到底扭曲了灵魂。
恨对自己好的人优渥于自己,也恨对自己不好的人优渥于自己。
到这一步,基本上这个人已经完鸟。
所以结局可悲催。
被皇后算计利用完之后,被甄嬛设计害死。
姐妹一词在后宫这个特殊的境地里,多具有讽刺意义。
只是临终的那番话,还是让人可怜。
无非是个从小得不到爱得不到温暖的可怜女子罢了。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皇后便是这只黄雀了。
庶女带来的自卑让她的心理扭曲有与安陵容异曲同工之妙。
后宫中,她是贤德大方的后,无尚尊荣。
但因早年丧子之痛,所以她倾尽心力不让后宫有孩子出世。
巧借安陵容与齐妃等一干人之手,为自己扫清故障。
将三足鼎立中的华妃扳倒,将甄嬛送去了修行,自己一人独大,稳坐中宫,以为可以无忧。
终于还是没算计过甄嬛,她回来了,以不可挡之势回来,并迅速出手收复失地。
有孩才是王道啊。
虽然皇后设计害死齐妃,将老三弄到自己膝下,梦想着成为皇太后。
只是竖子不可教也,到底资质平庸的老三无法胜任,轻轻松松就被甄嬛和老四打败了。
处处小心谨慎,还是步步算错。
滴血认亲的水,甄嬛本就不可活的胎儿,忠心丫鬟剪秋为害甄嬛与老六不成反害死孟静娴的毒药,这些终将皇后被拉了下来。
而被翻出早年设计害死自己亲姐姐与外甥的丑事,那可是皇帝唯一的妻子啊,彻底被驱逐,所有甘心的爱不甘心的爱,到底落了句:死生不复相见。
她也是真心爱。
只是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本来该自己的福晋之位,被自己的亲姐姐轻松得到,没办法,谁叫他们一见钟情呢。
万事敌不过一对相爱的人吗。
她被横刀夺爱,丧子,于是走人害人之路。
她的恨过于强大,害了所有人,自然也害了自己。
5.最后说说可爱的浣碧姑娘吧。
浣碧本是甄嬛的丫鬟,书中是到了曹贵人用十七之事挑唆皇上与甄嬛时浣碧被疑,最后爆出私生女之事。
剧中甄嬛进宫前父亲便告知此事。
所以剧情少了许多扑朔迷离。
同为姐妹,一个风光恩宠无限,一个为人奴仆谨小慎微。
这样的不平衡,刺激着浣碧小小的心。
最初宫中想引起皇帝的注意,事发后被甄嬛点醒,从此姐妹情深忠心耿耿。
在十七与甄嬛的种种接触中,逐渐也爱上了十七。
当然十七几乎是个人见人爱的。
在凌云峰,目睹着他两人的相爱,却无半分妒忌,真是难为她了。
在十七提出阿晋时,姑娘急得呀,真可爱。
十七也真是眼拙。
十七死而复生回来时,与甄嬛远远看着望着,倒是浣碧不顾一切跑上前去紧紧抱着他。
我都被打动了。
人吗,都是有点点私心的。
于是勇敢的姑娘设计让十七掉出甄嬛的小像,再来个忠心救主,顺理成章嫁给了所爱之人。
名字如愿成了玉隐,还一步到位成了所爱之人的侧福晋。
红红喜庆的嫁衣,姣好的容颜,真是美好。
连甄嬛也说焉知自己羡慕的就是浣碧。
头次以深蓝色品服入宫时,我心里都觉得欣慰。
虽然十七不爱他,但是因为甄嬛,必然也会对她好。
这就够了。
最后因为十七与甄嬛之事发,十七为保甄,甘愿毒死了自己。
可爱的浣碧宁愿跟着他去了。
唉,情之一字最是……6.本想只写写女人们的。
最后还是绕不开皇帝。
原书为架空文,可以信马由缰不顾年代地乱写一气。
成剧时,非得搭上雍正这班车。
倒是辛苦了编剧的生搬硬套。
雍正一代大帝,何等铁血手腕。
到了后宫剧中,就成了这种既无气度又无担当的平庸琐屑男子,我真是不甘心。
于是咱不当他是皇帝,仅为一个无名朝代无名帝吧。
他那群姣好的女人,个个出众,明艳的,贤惠的,端庄的,温柔的……难得的是都爱他。
但他无论对谁,也无真心付出,所以将众人伤了个遍,所以有了甄嬛与十七的相爱,有了眉庄与太医的相爱,有了叶澜依为十七不顾一切的报复,有了某答应的私通,等等但是他爱纯元,爱了一生。
说他无情凉薄偏偏他又爱了纯元一辈子,所以有了后面的好戏连连男人不爱女人,只是需要女人,哈哈所有一干人,得意的,伤心的,美好的,丑恶的,无不因一个情字。
真真是有情即有苦,怎一个情字了得。
观《甄嬛传》有感系别:历史系班级:1001班姓名:焦珊珊学号:201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