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饲料学考试复习资料

饲料学饲料是指凡能被动物采食又能提供给动物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物质,人们称之为饲料,从广义上讲,能强化饲养效果的某些非营养物质如各种添加剂也归为饲料之列。

第一章能量饲料(energy feeds)能量饲料是一类在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含有较高能量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的籽实,籽实加工副产品,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及液体能量饲料等。

第一节谷物的籽实类饲料一、籽实类饲料营养概述(一)籽实的结构籽实是动物所采食的饲料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在饲料配方中占50%左右,是重要的饲料原料。

谷物籽实也称为“种子”,其外形有球形、卵圆形、纺锤形或扁椭圆形不等。

各种谷类籽实由外向内均可分为4个部分,依次为:种皮、糊粉层、胚乳和胚。

在籽实的成熟过程中,4种组织的功能不同,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不同。

(二)籽实的营养特点1、可利用能值高籽实类饲料中含有大量的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平均含量在70%以上,并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平均粗纤维含量在5%以下,只有带壳麦类在10%左右。

所以籽实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较高,可利用能值较高,这是籽实类饲料最突出的特点。

2、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籽实类饲料蛋白质含量平均仅在10%左右,与其所含有的能值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难以满足动物对蛋白质的要求。

但是由于该类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主体,所以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对全价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质和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只有50%~7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几乎都是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也较少。

3、矿物质含量不平衡矿物质含量普遍较低,缺钙。

虽然表面磷的含量较高,但主要是植酸磷,其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它的存在还可以干扰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利用,所以有效磷的含量也不高,在实际饲喂过程中要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一般来说,籽实类饲料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 l、烟酸、维生素E。

而较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A。

二、玉米(一)概述玉米(maize corn,学名Zea mays L..)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作物,俗称玉蜀黍、苞谷等。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及其邻近中美洲的其他地区,大约在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玉米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在中国现有种植作物中,玉米产量仅次于水稻及小麦而居杂粮之首。

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

玉米籽粒形状有不同类型,据此可分为硬粒型、马齿型、爆裂型、蜡质型、甜质型五种;按我国国家标准把粮食用玉米按商品属性分为黄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及杂玉米四种;玉米按其颜色还可分为黄玉米、白玉米和红玉米。

饲料用玉米以黄玉米为主。

全世界玉米约有70%~75%用作动物饲料,仅有15%~20%用作粮食,剩下的15%~5%作为工业原料。

其实玉米在食品及酿造工业中应用极广,其副产品如酒糟、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饼等也是主要的饲料原料。

玉米籽粒可分为种皮、胚乳和胚。

其中种皮约占籽实总重量的5%~6%,胚乳占80%~85%,在所有谷物的籽实中,玉米的胚特别大,占10%~15%。

(二)营养特点1、可利用能值高由于玉米含有的无氮浸出物可高达72%左右,且主要是淀粉,其消化率较高;脂肪含量也较高,可达到3.5%~4.5%;粗纤维含量较少,仅为2%左右,总的结果是玉米的可利用能值较高,可以说是籽实类饲料中能值最高的一种。

2、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脂肪主要存在于胚中,且含有较多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高达60%,如果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玉米的比例达到50%以上时,就可完全满足动物对亚油酸的需要量,由于脂肪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大量采购玉米时要注意其含水量,特别是应保存在通气干燥处,否则玉米易出现脂肪酸败的现象。

3、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籽实类饲料中含有的蛋白质占10%左右,品质较差,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因为玉米含有球蛋白、清蛋白和谷蛋白较少,而玉米醇溶蛋白和交链玉米醇溶蛋白较高,而这二种蛋白含有脯氨酸、谷氨酸等非必需氨基酸较多,而缺乏赖氨酸,所以导致其蛋白质品质较差。

4、维生素含量不平衡黄玉米中含有较高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而缺乏维生素D和维生素K;富含较高的维生素B1,而缺乏维生素B2和烟酸。

5、矿物质含量不足玉米中缺乏钙,可利用磷含量低,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等含量都较低,所以在全价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玉米时要注意补充矿物质。

6、黄玉米含有丰富的黄色素黄玉米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胚乳部分,主要成分是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其总含量可高达20mg/kg ,对鸡的皮肤、爪、喙及蛋黄着色起重要作用,尤其对蛋黄着色的效果十分显著。

由于黄玉米可引起猪的脂肪变黄,所以可造成猪屠体品质的下降,尽量少用。

三、高粱(一)概述高粱是比较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在世界粗粮作物中,高粱的产量仅次于玉米和大麦而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高粱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10,居第四位。

高粱这种作物的适应性很强,从南方热带到北方寒温带都可栽培,我国产量最高的省份为辽宁、山西和吉林三省。

高粱的品种很多,我国的国家标准《粮食用高粱》(ZBB-22004-85)把高粱分为食用高粱及其他高粱两大类,其中饲用高粱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作饲料,在美国猪的能量类饲料中,高粱的用量仅次于玉米,而在我国高粱主要用作酿酒,直接用于饲料的量较少。

(二)营养特点在高粱的籽粒中,胚乳部分约占80%,胚芽部分占11%,种皮占6%。

其营养特点同玉米相当,其中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蛋白质品质较差,缺乏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

并且高粱的蛋白质较玉米蛋白质不易消化,主要是高粱外周胚乳中的蛋白质浓度高于玉米,且极为致密和坚硬,蛋白质与淀粉之间结合紧密,可抵抗物理消化及酶的消化,所以其蛋白质和淀粉消化率都较玉米低。

高粱的脂肪含量低于玉米,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稍高于玉米,其熔点稍高,利于猪胴体品质的提高。

高粱中的维生素以B2、B6的含量同玉米相当,泛酸、烟酸及生物素的含量高于玉米,但是烟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却较低。

抗营养因子方面,单宁是高粱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黄谷高粱和白高粱一般含单宁为0.2%~0.45%,褐色高粱含单宁为0.6%~3.6%,其中单宁含量判断标准为含单宁量低于0.4%的高粱为低单宁高粱;达到0.66%的称为中单宁含量高粱;高于1.5%单宁的高粱为高单宁含量高粱。

单宁可明显地降低高粱的适口性、消化率及动物的生产性能,特别是对鸡类的影响最大,单宁除影响养分的可消化性外,如果给鸡饲喂单宁含量高的高粱,还可引起雏鸡关节肿胀,长期饲喂还可可导致胫骨短粗症的发生,并且即使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蛋氨酸、维生素及矿物质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节谷物加工副产品类饲料一、麦麸(wheat bran)(一)概述小麦麸也称为麸皮,它是以小麦籽实为原料加工面粉后的副产品。

由于我们人类食用的小麦粉主要由胚乳构成的,加工小麦粉的精细程度不同,并且在小麦粉中还混入部分的糊粉层和内、外胚乳层,再加上生产小麦粉用的小麦的品种不同,其所剩小麦麸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不同。

但总的来说,以同等小麦加工小麦粉时,其出粉率越高,所形成的小麦麸营养价值越低;相反,小麦粉的出粉率越低,则形成的小麦麸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二)营养特点小麦麸属于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也较高的中低档能量饲料,一般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为10%左右。

其颜色为淡褐色到红褐色物质。

与小麦相比,其营养特点如下:1、有效能值低由于它比小麦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粗灰分,因而它的有效能值较低,在生产配合饲料时还需要添加其他的高能量饲料原料。

2、蛋白质含量较小麦高,品质也较好蛋白质的具体含量则由于生产的面粉类型不同,其变异较大。

总体来说,蛋白质含量较较玉米高。

3、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有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多,但是B族维生素中烟酸的利用率较低,仅为35%左右。

4、矿物质含量较为丰富小麦麸中特别富含微量元素如锰、锌等,铁的含量在不同的小麦麸之间差异较大,磷的含量较高,但是多为植酸磷,好在小麦麸中的植酸酶的活性较高,但是含钙量较低,且钙磷比例不平衡,在配制全价饲料时如果不适当添加钙可导致动物瘫痪,所以要注意补充钙质。

5、具有特殊的物理结构小麦麸结构疏松,其容重一般在0.32~0.39kg/L.,是一种片状结构、含有粗纤维较高,具有轻泻作用,可防便秘。

但是在配合饲料中如果使用量过高,可使配合料容重下降,而影响动物的采食量,特别是对于禽等胃容量较小的动物,其影响较大。

(三)饲喂价值小麦麸是良好的动物用饲料,对于一些大型动物可以在配合饲料中适量增加添加量,但是在长期大量使用时,一定注意补充钙质,否则易引起动物营养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导致骨骼脱矿化,骨骼纤维化,从而引起骨骼变形,特别是马属动物,则可出现典型的“大头症”。

另外,由于小麦麸的低能与具有轻泻作用,具有保健作用,可防止动物便秘和过肥。

特别是在育成鸡、产蛋鸡的饲料中使用效果特别好,可起到调节能量浓度、限饲的作用;而对于肥育的动物,则不可以大量使用,否则可影响育肥的效果,但是使用小麦麸可以提高动物产品品质,使脂肪变白而提高产品的档次。

二、米糠(rice bran)(一)概述米糠也称为米皮糠、细米糠,它是精制糙米时由稻谷的皮糠层及部分胚芽构成的副产品,糠是由果皮、种皮、外胚乳和糊粉层等部分组成的,这四部分也是糙米的糠层,其中果皮和种皮称为外糠层;外胚乳和糊粉层称为内糠层。

在碾米时,大多数情况下,糙米皮层及胚的部分被分离成为米糠。

在初加工糙米时的副产品稻壳常称为砻糠,其产品主要成分为粗纤维,饲用价值不高,常作为动物养殖过程中的垫料。

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稻壳与米糠混合,其混合物即大家常说的统糠,其营养价值随米糠的含量不同,其变异较大。

米糠经过脱脂后成为脱脂米糠,其中经压榨法脱脂产物称为米糠饼;而经有机溶剂脱脂产物称为米糠粕。

(二)营养特点米糠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赖氨酸、粗纤维、脂肪等。

特别是脂肪的含量较高,以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的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占79.2%左右。

米糠的有效能值较高,与玉米相当。

含钙量低,含磷量以有机磷为主,利用率低,钙磷不平衡。

微量元素以铁、锰含量较为丰富,而铜含量较低。

米糠中富含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但是缺少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

在米糠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稻壳、NSP等抗营养因子,可引起蛋白质消化障碍和雏鸡胰腺肥大,影响矿物质和其他养分的利用。

第三节根茎瓜类饲料我国传统用饲料原料主要有甘薯、马铃薯及木薯等,这类饲料中干物质较高而粗纤维含量较低,如果以干物质计,则其有效能值与谷物籽实相当,所以称其为能量饲料。

这类饲料最大的营养特点是含水量高,过去称为多汁饲料,干物质含量低,除薯类可高达30%之外,其他的都不超过20%,干物质中粗纤维通常不超过10%,粗蛋白质只有5%~10%,本类饲料常用来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是它们冬季主要青饲料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