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已知A是一种金属,其焰色反应呈黄色,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F相遇会产生白烟。

A、B、C、D、E、F间有如下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___;F的化学式是__。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__。

(4)已知,气体D也能与Cl2发生反应,试写出当Cl2足量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___。

【答案】钠HCl NaOH+NH4Cl NaCl+NH3↑+ H2O 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解析】【分析】A是一种金属,该金属能和水反应生成溶液B和气体E,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B是碱,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所以B是NaOH,根据元素守恒知A是Na,E是H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则F是HCl,氢氧化钠溶液和C反应生成D,D、F 相遇会产生白烟,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则D是NH3,C是NH4Cl。

【详解】(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的名称为钠,F的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钠; HCl;(2)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NaOH,C是NH4Cl,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OH+NH4Cl NaCl+NH3↑+ H2O;答案:NaOH+NH4Cl NaCl+NH3↑+ H2O;(3)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是HCl,F在空气中遇水蒸气产生白雾现象,这白雾实际上是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答案:HCl吸收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是NH3,气体D也能与Cl2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 HCl,其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 + 2NH3 = 6HCl + N2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答案:。

2.已知如图中H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E是红棕色气体。

(1)C的化学式是___。

(2)D和E都是大气污染物,D转化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E和H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___。

【答案】NH3 NO+O2=2NO2 1∶2【解析】【分析】H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推断为H2O,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N2,E是红棕色气体,经过两步氧化得到判断为NO2,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H为H2O,A为H2,B为空气中的N2,C为NH3,D为NO,E为NO2,E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F=G,是NH3+HNO3=NH4NO3,依据判断的物质回答问题。

【详解】H是无色液体,号称生命之源,推断为H2O,B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为N2,E是红棕色气体,经过两步氧化得到判断为NO2,结合流程图分析可知,H为H2O,A为H2,B为空气中的N2,C为NH3,D为NO,E为NO2,E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C+F=G,是NH3+HNO3=NH4NO3;(1)C的化学式为NH3;(2)D和E都是大气污染物,NO转化为NO2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O2=2NO2;(3)E和H反应为3NO2+H2O=2HNO3+NO,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可知,一氧化氮为还原产物,硝酸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2。

【点睛】考查物质推断的关系分析判断,解题一般解题思路:①审清题意,从题干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②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③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大胆猜测,顺藤摸瓜,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④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

3.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___;(2)写出A的电子式___;(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解析】【分析】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4.下图是无机物A到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 I 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

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M、F、E、G 四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⑩(溶液 J + 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被还原的离子和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4)向M的溶液中直接滴加 NaOH 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 D 与 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 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 KNO2和 H2O 。

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共有120 t 硫铁矿(FeS2)参与反应①冶炼化合物D,最终得到化合物D共16 t,则冶炼D的转化率为_____。

【答案】铁 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 1:3 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NO3)2 + 2 NaOH = Fe(OH)2↓+ 2NaNO3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Fe2O3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2 + 2H2O 20%【解析】【分析】FeS2氧化得到二氧化硫和氧化铁,A可以继续被氧化,则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I为第三周期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I为Al,则反应⑦为铝单质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得到Fe与氧化铝;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J为HNO3,J与G反应得到L,L被氧化成为NO2,则G为Fe,H为Al2O3,L为NO,联系反应④:M+H2SO4→F+NO知,M为Fe(NO3)2,F为铁盐溶液,E为Fe(OH)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FeS2氧化得到二氧化硫和氧化铁,A可以继续被氧化,则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I为第三周期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I为Al,则反应⑦为铝单质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得到Fe与氧化铝;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J为HNO3,J与G反应得到L,L被氧化成为NO2,则G为Fe,H为Al2O3,L为NO,联系反应④:M+H2SO4→F+NO知,M为Fe(NO3)2,F为铁盐溶液,E为Fe(OH)3。

(1)M、F、E、G 四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为Fe,其名称是铁,故答案为:铁;(2)反应⑩为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故答案为: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3)反应④为硝酸亚铁与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被还原的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NO,转移3个电子,被氧化的离子为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转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被还原的硝酸根离子和被氧化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答案为:1∶3;(4)向M(硝酸亚铁)的溶液中直接滴加 NaOH 溶液,可以看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NO3)2 + 2 NaOH = Fe(OH)2↓+2NaNO3、4Fe(OH)2 + O2 + 2H2O = 4Fe(OH)3,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NO3)2 + 2 NaOH = Fe(OH)2↓+ 2NaNO3;4Fe(OH)2 + O2 + 2H2O =4Fe(OH)3;(5)化合物Fe2O3与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故答案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6)120 t 硫铁矿(FeS2)中含有铁元素120 t×56120=56t,完全转化为氧化铁能够生成氧化铁的质量为56t×256+316256⨯⨯⨯=80t,因此冶炼氧化铁的转化率=16 t80t×100%=20%,故答案为:20%。

5.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

A、B、C、D、E、F间有如图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___;D的化学式是___。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钠NH3NaOH+NH4Cl ∆NaCl+NH3↑+H2O2Na+2H2O=2NaOH+H2↑【解析】【分析】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B溶液中含有钠元素,A是金属,和水反应生成B和E,可知A是钠,B是NaOH溶液,E是氢气。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HCl,NaOH溶液和固体C在加热下生成气体D,则D为NH3,氨气和HCl化合生成NH4Cl,能看到白烟,所以C为NH4Cl。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金属钠,B是NaOH,E是H2,C是NH4Cl,D是NH3,F是HCl。

(1)A的名称是钠;D的化学式是NH3。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NH4Cl ∆NaCl+NH3↑+H2O。

(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点睛】根据特征颜色和特殊实验现象可以快速找到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如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钠元素;D、F相遇会产生白烟通常是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反应。

6.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附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1)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与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