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

(五)设备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遇到违章作业、威胁设备安全时,有权命令当事人立即停车,并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二章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分类
第七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定义和范围。
(一)凡生产和辅助生产设备(包括:机械、动力、运输设备,电务设备等)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损坏,丧失其规定性能的状态,致使生产或动力供应突然中断,或使自身留下隐患者,均构成设备事故与故障。
第十五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领导或生产部门调度指挥失当;
(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三)操作人员维护不周;
(四)检查、修理不及时,或修理质量差;
(五)备件质量差、或因备件缺货未及时更换;
(六)润滑不良,油脂代用不当;
(七)设备设计或制造问题;
(八)自然灾害或企业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设备事故与故障:
1. 生产事故,未造成设备损坏时;
2. 质量事故,操作不当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3. 生产消耗备件,如:刮刀、气泵等;
4. 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
5. 新安装或检修后的设备,在试车期间发生的事故。
第八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分类。
(一)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于特大设备事故:
第四条 我公司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全员管理,不仅设备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管,而且生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要管。全体职工都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第五条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组织事故抢修;现场调查处理;主持事故分析;制定和监督执行防范事故与故障的措施;提出事故处理的结论意见,对事故与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
1. 修复费用在10万元及以上者;
2. 设备发生事故后,直接引起火灾、工业建筑物倾塌,或导致人身中毒、重伤、死亡,情节重大者。
(二)凡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属于重大设备事故:
1. 修复费用在5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者;
2. 关键生产系统发生设备事故,如印刷机、烫金机、打孔机、复卷机、切割机造成生产工序停工72小时以上者;
1. 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规格;
2. 事故与故障部位和损坏情况;
3. 事故(故障)部件;
4. 发生事故(故障)和恢复运行日期、时间;
第十条 各级设备管理部门,要设有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所分管车间的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管理工作,并要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设备事故的综合统计、报表和台账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后,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设备操作人员不能立即排除的故障,要立即逐级向上报告,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十二条 设备故障和一般事故,由设备所在的车间有关人员组织抢修。如属于较大、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主管设备的主管必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积极组织抢修和妥善处理。参加事故抢修的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互相推诿。与此同时,将设备事故情况向设备副总报告,以利及时对设备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处理。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度
———————————————————————————————— 作者:
———————————————————————————————— 日期: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与故障,不仅损坏了设备,造成停产或减产,而且往往招致人身事故,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为了加强我厂的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要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为手段,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实行预防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事故停机台时,提高设备可开动率和利用率,以期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的目标。
第六条 职工对设备安全的权力和义务。
(一)遵守劳动纪律,学习、执行并监督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
(二)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安全生产活动,提出预防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合理化建议。
(三)有责任劝阻或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和不合理使用设备。
(四)有权拒绝接受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对危害设备安全的错误作法,有权提出批评或上告。
一次设备事故可能由多种原因所造成,分析原因时,应区分主次,加以说明。
第十六条 分析造成设备事故的责任者时,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第十七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统计。
(一)做好事故的统计,关键在于车间。而机台原始记录,是车间统计的基础。特大、重大、较大、一般事故和设备故障的记录,均应包括下列内容:
第二条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设备的关系,把预防设备事故做为日常生产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教育职工认真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定期或专题分析设备事故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事故重演。
第三条 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全部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管理,不论设备事故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设备事故与故障大小,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第十三条 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设备事故与故障的记录工作,对设备事故定期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拟定预防设备事故的措施,并将设备事故情况进行通报。
第四章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统计报告
第十四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发生后,为了弄清发生事故与故障的原因和机理,首先要维持和保护现场的形态,然后,对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经过、原因、性质和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必须做到“四不放过”,即: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得到处理和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其目的在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或减少设备事故。
3. 主要生产设备单机设备发生事故,影响生产在120小时以上者;
(三)较大设备事故:修复费用在2万元及以上,5万元以下者。
(四)一般设备事故:修复费用在2万元以下者。
(五)设备故障:修复费或影响生产时间未达到一般事故以上标准且设备停机时间在5分钟以上者。
第三章 设备事故与故障的管理职责
第九条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要纳入各级领导的职责范围。在主管生产、设备的副总的领导下,由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主管生产的副总要重视设备安全,负责监督检查设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生产部门分析研究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原因、规律和防范设备事故与故障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