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器人sR4;美国ActivMediaR0b甜cs公司用于教学的P3.Dx轮式移动机器人;卡内基梅隆研发的Nomad移动机器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闻名遐迩的火星登陆车“勇气号”等。
图1.1smartRobots的sR4机器人图1.2P3.Dx机器人图1.3Nomad轮式移动机器人图1.4“勇气号”火星登陆车我国的机器人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己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七五”期间,完成了示教再现工业机器声成套技术(包括机械手、控制系统、驱动传动单元、测试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小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等)。
为跟踪国外高技术,80年代国家高技术计划中安排了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包括水下无缆机器人、高功能装配机器人和多种特种机器人。
进行了智能机器人体系结构、机构、控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高性能传感器及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6]。
其中,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也硕果累累。
堕签堡三墨盔堂堡主堂堡丝塞图1.5AS.R轮式移动机器人图1.6cAsn.I轮式移动机器人图1.7“青青”轮式移动机器人图1.8“小蜘蛛”登月车目前,国内研究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科研单位及公司主要有研制能力风暴As.R机器人的上海广茂达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cASIA.1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中科院自动化所【『7】;研制“青青”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小蜘蛛”轮式移动机器人登月车的上海交大等。
当前,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包括有:机器人机构、导航和定位、路径规划、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技术、移动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等研究嗍。
1.2.1机器人机构对于移动机器人,已经研究出能适应地上、水中、空中和宇宙等作业环境的各种移动机构。
当前,对于足式步行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研究较多,但大多数仍处于实验阶段。
而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于其控制简单、4堕叠堡三垦奎堂婴主兰垡丝塞第2章移动机器人系统概述一般来说,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小车机械结构、伺服驱动系统、电源系统、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以下将分别作些简要介绍各部分,具体将在后续章节详细介绍。
图2.1移动机器人的底盘及整体外观2.1.1移动机器人机械本体移动机器人机械本体结构较为简单,外观主体采用正12棱形,四层堆栈结构。
考虑小车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必须满足其运行和加速时的要求,同时重量不能太重,因而采用硬铝作为车体的材料,小车底盘厚度为6mm,各分层盘和保护罩均为3衄。
移动机器人的各电子元器部件固定在分层的铝板上,有利于减少其相互之间的干扰。
为了降低车体的重心,与驱动直接有关或重量较大的部件安装在底盘上下,这有利于抗倾翻。
9堕叠鎏三里查堂堡圭兰焦丝塞电机为PrrrMANGM9413—2直流伺服电机,其外观如图2.2所示。
图2.2PITTMANGM9413-2型直流伺服电机PITlMANGM9413-2直流伺服电机系统包括直流电机和装配其上的减速齿轮箱及光电码盘三部分,其主要参数如表2.1所示:表2.1P111MANGM9413.2直流伺服电机系统主要参数额定电压(伏)24力矩常数(牛·米,安)0.0395电动势常数(伏/弧度,秒)O.0395绕组阻抗(欧)8.33峰值堵转力矩(牛·米)O.64峰值堵转电流(安)2.44峰值堵转电压(伏)约24空载转速(转/分)284静摩擦力矩(牛·米)三抑.0035电气时间常数(毫秒)O.74机械时间常数(毫秒)1.47热力时间常数(分)11.1阻尼常数(牛·米·秒)O.OOOl9减速箱的效率0.73减速箱最大允许力矩(牛-米)1.24减速箱减速比19.7重量(克)432码盘(线)500堕堑堡三墨查堂堡主堂垡堡塞3.2系统核心模块PCI04控制器及其扩展板3.2.1系统核心模块SPT一300K盛博电子的系统核心模块是高度集成、自栈结构、IBM.PC/AT兼容的PCI04CPU模块。
其在板不仅包含了一般PC,AT机的母板、l-2块扩展板的功能,更为嵌入式控制扩展了很多特有功能。
超小尺寸、单+5v供电、宽工作温度范围,这都使系统核心模块可独立作为一台Pc/AT引擎,或与其它Pcl04模块一起构成嵌入式的理想方案。
故选用其图3.2SP|I’-300K一款核心模块SPT-300K【3”,如图3.2所示。
其特点:x86兼容的64位第六代处理器,主频300瑚№cPu,256MbRAMPCI04+BUS总线,支持16位PCI总线,支持360刚720K软驱,1.2M/1.44M格式,采用+5v土5%电源,具有Ps/2键盘、Ps彪鼠标接口,O.1w扬声器接口,UsB接口。
3.2.2扩展板ADT700盛博电子的数据采集模块具有加、D/A、I协er/I:ountcr、Digi“I/0等,选用其中一款ADT700PCI04扩展板如图3.3所示[32】。
其特点是:16路单端的12位精度A/D,其采样频率为looK,具有士5v,士10v和0.10V输入范围:4路D/A;24路TTL/cMOs兼容数字量I/0;16位/32位可选1PCI;过压保护:士35V。
图3_3ADT7003.2.3扩展板CDT2000由于ADT700板上的计数器/定时器被用于码盘脉冲计数,其需要四个计数器分别两两级联构成两个24位的计数器,所以ADT700上的计数器,定时器不够用,因而还选用另一款数据采集板CDT2000【33】,如图3.4所示。
图3.4CDT2000其特点是:具有3.12个独立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8MHz时钟);48通道基于TTL/cMOs71055的可编程数字量I,O:四个中断源经组合,可产生一至四个PC总线中断;仅需+5VDC电源供电。
3.3无线远程控制如图3.5所示,为了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控机器人,进行人机交互、监控、远程操作和图像与控制命令的网络传输及并发多进程数据通讯等应用,该移动机器人利用AP与无线网卡实现远程控制机与移动机器人之间的点对点无线连接。
萑争白匡妇图3.5移动机器人无线通讯示意图选用的无线网卡为清华同方n{TFTFwl500A、矾relessusBcard,如图3.6所示。
其具体特点是:兼容于2.4GHz无线局域网络的IEEE802.11b标准:兼容于PcCard标准;支持PCcard热插拔功能;11Mbps高速传输率;兼容于Window9眈000m伍,xP。
图3.6TFwl500A无线网卡24坏并产生高频干扰脉冲,cu或cD端的信号要与一或B一致的必要条件是所有的Qj全为高电平或Q。
为高低跳变(当f为奇数时,Q。
为高;当f为偶数时,Q.为低),但由于加入的延时作用。
使得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得到扼制,大多数干扰脉冲被屏蔽【35州。
3.4.2电机驱动器设计自行研制的电机驱动器如图3.9所示,H桥电路如图3.10所示,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驱动器以单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器,利用AT89s52的P0和P2口的输出信号作为PwM发生器cPLD芯片EPM7064的部分I/o输入控制其PwM信号产生。
EPM7064编程产生4路PwM信号分成两组反相的PwM信号,分别输入两片带保护功能的场效应管驱动芯片IR2112S的Hi。
和Li。
,一片IR2112s的两输出端Ho和L0的输出驱动H桥电流放大电路上一桥臂上的两个cOMs管玎盯540N;同理,另一桥臂上的两个cOMs管口玎540N由经反相的PWM信号再通过另一片场效应管驱动芯片IR2112S来驱动,这样就实现了H桥上的cOMs管Ⅱ心540N的协同开关,进而形成不同电路回路控制直流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并实现电流放大;另外用LM358作为比较器在模拟电路的基础上实现电流环控制。
该驱动器还实现了具有电机鉴相、速度反馈功能,其功率达到了50w左右,能很好的满足移动机器人的功率驱动要求。
图3.9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器C肌000匝煎圈ADT700:…………….匦因《o—剁趸j鄢嗣;匝}。
÷爿遁固囹i囫《幸号钽亘里回i圈《寺刊埋鄢丽囵{囫—等≤壁囹区巫乎牛爿叠圄j医塑丑d—趣亟圃i图3.1l信号采集系统框图图3.12Hl伽玛000电子磁罗盘图3.13zJsD-l角速度传器为了实时获取移动机器人的车体角速度,采用在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定制的刀sD.1型单轴角速度传感器,如图3.13。
其测量的范围为±609/s,输出为O.5v的模拟量,响应时间为l片坫,测量精度小于4%。
将鄹sD一1型单轴角速度传感器输出接入数据采集板ADT700的模拟I/0即可实现主控机对角速度数据实时采集,完成移动机器人角速度的伺服控制。
制向量为“=b,国】7,其中u为小车的前进速度,国为车体的转动角速度。
图4.1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下面分别推导两轮差动驱动式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23】。
首先,进行两轮差动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推导:非完整约束使移动机器人只能在与两驱动轮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运动。
必须满足以下纯滚动条件:jcos矽一二sin口一dsinp=o(4.7)文献【3川对此作了证明。
4(g)=[_siIl口cosp6】,易知rcos口一6sin口]P(g)=k呱4(g))=Isinp6cos椤I(4·8)lo1j则系统的运动学伍inematies:形状和机构的机器人运动学)状态方程为:g==降御期㈣,如果以Q为参考点,则两轮差动驱动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简化如下:序模块、红外传感器信息子程序模块、超声,角速度传感器信息子程序模块等。
4.4.1运动控制系统可视化界面运用visualc++6.O编程工具实现上述运动控制器,程序启动后,该运动控制系统界面如图4.3所示。
它有程序初始化,参数确认,运动模式,定时器停止和运动停止等按钮。
另外,还有参数设定编辑框和反馈信息显示框。
通过该可视化控制界面,操作者操作步骤是:首先输入PD参数和移动机器人运动参数,然后点击“程序初始化”按钮,进行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初始化,之后点击“参数确认”按钮,将输入参数设定编辑框的参数值赋予相关变量,在点击运动模式按钮(“启动直线、圆周运动”和“启动sIN曲线运动”)之一,移动机器人则进行相关运动。
同时,该界面可以实时的显示移动机器人运动参数的反馈信息,也可以在线改变移动机器人运动参数和运动方式等。
图4.3基于常规PD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