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一编绪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编绪论一、填空题1、民事诉讼是民事当事人行使和行使民事审判权相结合,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或手段。
2、《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和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及人民检察院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分别发生的诉讼和义务关系。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基于当事人行使权、法院行使权以及人民检察院基于权而发生的。
5、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根据是民事诉讼上的,它又可分为_________和两种。
6、人民调解是指由主持进行的一种调解制度。
7、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纠纷和其他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8、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的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9、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10、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和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性组织。
它依据法律规定,根据原则进行调解。
11、公证机关的业务范围是依据法定程序,根据当事人申请,证明、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12、民事诉讼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关系是的关系。
13、仲裁与行政机关分开,实行原则和制度、制度。
14、、、都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民事制度,虽不是民事诉讼制度,但都是受民事诉讼法的指导和制约。
二、单项选择题1、在民事诉讼法生效后,于生效前已受理而未终强审理的案件,要依照进行审理。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是。
A、原告、被告和人民法院B、权利和义务C、主体、客体和内容D、人民法院、当事人和检察院3、公证处由领导和监督。
A、同级人民法院B、司法局或司法部C、所在地的人民代表大会D、同级人民检察院4、是我国民间调解中的法定活动形式。
A、法院调解B、行政调解C、仲裁调解D、人民调解5、仲裁委员会。
A、隶属于所在地人民政府B、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C、受司法部门领导和监督D、直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6、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的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A、10B、5C、15D、37、民事诉讼最根本的特点是:A、民事诉讼是民事当事人行使诉权和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相结合。
B、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C、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主体的地位、作用与目的具有差异性。
D、民事诉讼是分阶段进行的,具有严格的程序性。
8、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始终是,并居于主导地位。
A、当事人B、原告C、人同法院D、诉讼代理人三、多项选择题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之间的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分别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A、检察院B、公安局C、诉讼参加人D、其他诉讼参与人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A、主体B、客体C、事实构成D、内容3、下列哪些是属于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件。
A、法院传唤证人B、被告决定上诉C、当事人一方死亡D、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4、下列哪些属公证处的业务范围:A、证明财产赠与、分割B、证明出生、婚姻状况、生存、死亡C、证明文件上的签名、印鉴属实D、保管遗嘱和其它文件5、仲裁须与行政机关分开,实行。
A、自愿原则B、一裁两审制度C、或裁或审制度D、一裁终局制度6、公证的主体是。
A、法律行为、法律事实B、有法律意义的文书C、国家公证机关D、申请公证的当事人7、是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民事制度,虽不是民事诉讼制度,但都受民事诉讼法的指导和制约。
A、法院调解B、仲裁C、公证D、人民调解四、判断正误题1、民事诉讼法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办法,民事实体法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标准。
()2、我们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的时间效力沿用罗马法原则,不溯及既往。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之间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分别发生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基于当事人行使诉权、法院行使审判权以及人民检察院基于起诉权而发生的。
()5、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院仅对法院有错误的已生效的民事裁判行使抗诉权。
()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一切主体之间诉讼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范围广泛;而民事诉讼标的仅指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的内容,范围狭小。
()7、民事诉讼法仅是民事程序法中的一部分,其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8、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或制发的调解书与法院判决肯有同等效力,具有法律强制效力。
()。
9、仲裁同法院一样拥有执行权,都是依法强制解决争议的方法。
()五、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2、民事诉讼法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5、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6、公证7、人民调解8、仲裁六、简答题1、民事诉讼具有哪些特点?2、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是什么?4、为什么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平等的诉讼法律关系。
5、简述民事诉讼与公证的关系。
6、简述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的关系。
7、简述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
8、简述民事诉讼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关系。
参考答案第一编绪论一、填空题1、诉权人民法院2、财产关系人身关系3、诉讼参加人其他诉讼参与人4、诉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5、法律事实法律事件法律行为6、人民调解委员会7、合同财产8、十五9、人民检察院10、基层人民政府基层人民法院群众自愿11、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12、部分与整体13、自愿或裁或审一裁终局14、公证人民调解仲裁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D5、B6、C7、A8、C三、多项选择题1、A C D2、A B D3、C D4、A B C D5、A C D6、C D7、B C D四、判断题1、∨2、×。
对于民事诉讼法生效前已经受理而未终结审理的案件,在该法生效后,要依照新法的规定进行审理。
3、×。
还应包括人民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人民检察院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
4、×。
检察院是基于法律监督权5、∨6、∨7、∨8、×。
它不具法律强制力,要依靠当事人自觉履行。
9、×。
仲裁没有执行权,不是强制解决争议的方法。
仲裁裁决的执行要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执行。
五、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审理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依法进行的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依法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称。
2、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的民事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民事诉讼中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担当者。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指向的对象。
5、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由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个主体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
6、公证: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
7、人民调解: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从而消除纷争的活动和方式。
8、仲裁:根据当事人自愿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按照仲裁规则进行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非讼活动和制度。
六、简答题1、民事诉讼的特点:(1)民事诉讼是民事当事人行使诉权和人民法院行使民事审判权相结合,是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或手段。
(2)民事诉讼是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的各种诉讼活动和各种诉讼关系结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及其发展运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复杂性。
(3)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主体的地位、作用与目的具有差异性。
(5)民事诉讼是分阶段进行的,具有严格的程序性。
其中第一个特点是民事诉讼最根本的特点,其余四个特点则是与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所共有的或部分共有的属性。
2、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即民事诉讼法发生效力的范围,具体包括:(1)对人的效力:不管什么个人或组织,只要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都必须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
只有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在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司法豁免权的前提下,不受我国的司法管辖,涉及到他们的民事纠纷,只有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对事的效力:即法院主管的范围。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事的效力范围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它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3)空间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的领土、领海、领空及我国领土延伸的范围之内。
(4)时间效力: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从1991年4月9日公告之日起生效施行,至将来明文废止之时失效。
且法律效力溯及既往。
3、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有:(1)主体:即民事诉讼中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的担当者。
可分为两类:一是诉讼主体,即在诉讼中除了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外,还有权实施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消灭的诉讼行为的主体。
包括法院、检察院、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
一是仅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但无权实施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消灭的诉讼行为的主体。
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根据所有这些主体在民事诉讼中地位的差异,又可分为:○1人民法院;○2人民检察院;○3诉讼参加人;○4其他诉讼参与人。
(2)内容。
即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各个主体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
主体不同,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也各不相同。
(3)客体:即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诉讼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确定案件的事实真相和解决民事实体权益的争议;人民法院同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只是查明案件事实。
4、为什么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平等的诉讼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一方始终是人民法院,它代表国家行使民事审判权,负有对诉讼程序的组织与指挥的职能,而且是当事人之间实体权利义务争议的裁判者。
因而,法院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
但是,法院和当事人、诉讼代表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或者业务主管关系,不具有服从性质。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也只能通过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来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依法及时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
在遵守法律和依法进行诉讼上,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并无不同,是完全平等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平等的诉讼法律关系。
5、民事诉讼与公证的关系:公证是指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证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法律意义的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