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重金属元素镉概况
3.3品种选择,不同品种对重金属吸收差别很大, 可选用对镉亲合力小的新品种。
3.4培植扩大根系统,加大根系截获量,收获后全层清 理根系,将有效削减土壤中镉量。
3.5加深耕层,还可以让镉从土壤向下层淋失。
•55
4工程及其它措施
电化学措施 客土措施 规避措施等等
•56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1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超积累植物的相 关基因克隆,然后转移到生物量较大的 植物或作物体内,培养出新的超积累植 物品种,将其应用到污染土壤的修复上, 必将大大提高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减少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积累。
•23
2.2分布
水稻的根、茎叶、糙米中Cd的比例为 80∶5∶1,
而杨树则可将根部吸收Cd的一半运转 至地上部。
一般来说,Cd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根> 茎>叶>籽实。Cd集中在根部可能与Cd 和根内蛋白质、糖、核酸等有机物化 合成为稳定的大分子或不溶性有机大 分子而沉积下来有关。
•24
镉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总Cd含量增加,
残渣态百分率减少,交换态百分率显著
上升,这说明土壤Cd污染越重,非残渣态
的相对含量越高,将相对增加Cd的毒性
。
•21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形态及关系
•22
2 Cd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分布
2.1积累
不同植物对Cd的吸收、积累效应差异很大。木本 植物对土壤中Cd的生物积累较高,;有些蕨类其 叶部Cd含量可高达1200mg/kg,是富集Cd最强的植 物类型之一。水稻等大田农作物也易吸收土壤中 的Cd。有报道,当土壤含Cd量为2.21mg/kg时,糙米 中Cd即达2.64mg/kg。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 大米中镉允许量为:小于或等于0.2mg/kg(GB238-84)。
•3
续上:
Cd污染耕地涉及11个省市的25个地区,每年 生产镉米(是指Cd含量超过mg/kg的糙 米,长期食用会引起骨痛病)5.0×107kg。
如沈阳市张士灌区因污灌使2533公顷农田 遭受Cd污染(土壤Cd含量≥1.0mg/kg ),其中严重污染面积(可能产生的稻米Cd 含量≥1.0mg/kg的农田)占13%。 另外,作 物受Cd污染导致“镉米”的地区还有:上海 的沙川灌区、广东的广州和韶关地区、广 西的阳朔、湖南的衡阳等。
叶绿体的破坏与Cd沉积在类囊体上与 膜上蛋白体结合,破坏叶绿体酶系统 和阻碍叶绿体合成有关。
线粒体结构的改变是由于Cd抑制线粒 体膜上ATP酶的活性所引起。
•31
Cd对植物细胞结构的影响
•无Cd正常细胞
•受Cd害细胞
•32
3.4 Cd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些试验结果表明: Cd对细胞膜有严重破坏作用,使得细胞膜透
•25
作物不同部位镉的分布
•26
我国烟叶中5元素含量及变幅 单位:mg/kg
•27
Cd在细胞中的分布
近十来年不少学者研究报道, 根所吸收的重 金属中有70%~90%累集在根尖细胞壁上。 杨居荣等1993年的研究表明,Cd在黄瓜、菠 菜中的可溶成分所占比例较大,为45%~ 69%,沉积于细胞壁的成分占2.5%~21.0%, 而Pb有77%~89%沉积于细胞壁上,可溶成 分只占0.2%~3.8%。
•9
农业土壤中镉的输入与输出
•10
1.2典型农业土壤中镉的含量
•11
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镉含量
• 1棕壤;2褐土;3黄棕壤;4棕色石灰土 ;
•12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壤镉标准
•13
稻草样本重金属含量抽查mg/kg
•14
白云石粉中重金属含量mg/kg
•15
施磷带来镉污染
•16
部分国家和地区磷矿(肥)镉含量
•52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53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54
3农业措施
3.1源头控制,重类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是矿 质肥(尤其磷肥)和劣质农业化学品(含有的农 药),因而对新来源的磷肥等农业化学品要把好 源头检测关。
3.2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有机质可 增加土壤胶体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在淹水 还原条件下,可促使镉还原,减少毒性。
化害为利、以毒攻毒,新物质开发利 用
•59
本讲小结:
1本讲叙述了环境中尤其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镉的含 量、形态及分布。由于有生物富集,在生物量集中区, 镉分布量较集中;生物小循环使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积 累增多,人类采矿、冶炼、污灌污施加剧了这一过程。 农业土壤中镉量偏高的所涉范围较大,加强镉削减的研 究意义重大。
•34
Cd对植物的伤害是多方面的,相应地植 物采取多方面的策略来抵抗或减弱Cd 胁迫的程度,如固定化、区域化及合成 植物螯合肽、金属硫蛋白、应激蛋白 、应激乙烯等。
•35
土壤镉与大米镉的关系
•36
镉对人体的毒性
粮食作物是镉进入食物链的主要途径 ,土壤镉与米中镉有良好的正相关, 因而土壤镉污染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 的。镉是一种积累性毒素,人体肾皮 质是镉作用的靶器官。肾皮质镉浓度 达到200mg/kg时,会引起多种症状的 肾机能失调,如肾小管坏死,蛋白尿 症等。
1.1主要地球贮库中镉的含量 及残留时间
•6
•7
几类岩石中镉
沉积岩1.167mg/kg;皂土1.4;泥灰岩2.6 变质岩0.46mg/kg; 石榴石片岩1 火成岩<0.22mg/kg;玄武岩0.22
•8
主要矿物中的镉
闪锌矿2%; 硫镉矿、方硫镉矿77.8%; 氧化镉矿87.5%; 菱镉矿65.18%; 其它矿类几~几千mg/kg。
2.2绿肥植物无叶紫花苕子能富集Pb、Zn; 香 根草、苎麻对土镉的吸收力很强。 收获后不要还田,要集中消几种异常积累植物外观
•48
几种异常积累植物外观
•49
利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
•50
利用苎麻改良镉污染农田
•51
利用植物根系削减水体中镉
植物在水体中对镉的积累效果明显优于在土壤中 的积累效果。David E 注意到利用普通作物的根 过滤作用 ,将向日葵浸入实验水体中仅24h,水 体中镉浓度可由1000ug/L 降低到 200ug/L,显示 出利用植物根部可快速削减水体中毒害性重金属 元素镉。
•57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2
与超积累植物相反,筛选以体外抗性为主导机制 的重金属排异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减少其向可食 用部位转移,降低在食物链中的数量,对于人类寻 找既对污染物有较高的抗性,又能保证生物产品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作物种,这将为污染土壤的 再利用提供一种崭新的途径。
•58
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展望3
•17
1.3我国烟田土壤重金属含量mg/kg变幅
•18
1.4镉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
同一类土壤中,重金属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是表层>> 中下层。这主要由于有表层生物富集或外来废物污染( 污灌、污施等)引起。施用化肥、农药也会造成Cd的 污染。
据调查,广州市施用磷肥、石灰的Cd含量为2~3mg/kg, 而澳大利亚施用的过磷酸钙含Cd达38~48mg/kg 。
•4
1 土壤中Cd的来源 、含量及分布
Cd是一种稀有分散元素。 地壳中镉平均量0.15 mg/kg。 未污染土壤中Cd主要来源于其成土母质
。 在世界范围内,土壤中Cd的含量范围为
0.01~2mg/kg,中值为0.35mg/kg。 日本和英国土壤的背景值分别为
0.413mg/kg和0.62mg/kg, •5
2对重金属异常积累的植物(作物)及排异植物(作物 )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是减少它们进入食物链的重要途 径。另外应配套切实可行的农艺措施,以削减它们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60
•37
2镉污染的削减措施
1化控途径 2生控途径 3农业措施 4工程及其它措施
•38
1化学控镉
•39
施石灰对土壤中水溶态镉的影响
•40
施石灰对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影响
•41
•42
•43
有机酸对镉毒害的抑制
•44
有机酸对镉毒害的抑制
•45
2生物控镉
2.1富镉苋科作物(野生苋)富集镉的能力特 强,种一季可使土壤镉下降29.49mg/m2。
•28
3 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1Cd毒害症状:生长迟缓、植株矮小 、退绿、产量下降等。例如,大麦受Cd 污染后,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下 降,且随处理浓度增大和时间延长而加 剧。Cd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与生长发 育的时期有关。例如,在水稻幼穗分化 之前,Cd主要降低光合力;在幼穗分化 至抽穗期,主要抑制生殖器官分化,造成 颖花败育;抽穗期后,Cd则主要干扰体 内营养物质的迁移和再分配。
在沈阳张士灌区土壤中,经污灌进入土壤中的Cd的 56.33%累积于土壤的表层,去表土15cm,可使稻米中的 Cd下降50%。
•19
镉在土壤层次中的分布
•20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为:
可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物结
合态、有机硫化物态和残留态。形态 受土壤组分及其土壤化学行为影响,各 形态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中。
性增加。植物细胞膜透性与Cd浓度呈极显 著正相关。 Cd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 。
•33
3.5 Cd对植物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是植物适应 逆境胁迫的重要酶类,被统称为植物保 护酶系统。当植物受Cd污染后, Cd污染 可引起SOD、POD和CAT活性下降。
•29
3.2 Cd对细胞分裂的影响及遗传毒害
Cd能引起细胞分裂出现障碍或不正常 分裂,表现为细胞分裂周期延长,产生染 色体断裂、畸变、粘连和液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