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管理制度编制部门财务物资部物资管理制度编制编制日期2009.12审核编号批准版本/修订生效日期1、总则为了进一步做好物资管理工作,规范物资管理行为,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2、产品包装管理规定:2.1为了规范产品包装管理,使其合理消耗,减少损耗,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2本公司的包装材料是指本公司使用的各种规格型号的纸箱、纸桶、铁桶、编织袋、内衬袋、太空袋、托盘和标贴等。
2.3每月的29日至次月的28日为一个考核月度。
具体规定如下:2.3.1仓库根据上月的包装材料耗用量及时制订合理的包装材料库存定额,并规定库存上、下限。
并及时编制包装材料《购买申请单》报营销部。
2.3.2营销部及时采购。
所有包装材料及时验收入库。
验收纸箱时,其重量只能正偏差。
2.3.3标准化车间每日估算包装产量,开具领料单领用塑料袋、编织袋、纸箱、扎带和标签等(早、中班白天领取)。
领料单需经车间负责人签字或经车间负责人授权的班长签字。
包装材料领回后,标准化车间应妥善保管,按实际需求发放给班组,确保无流失、无损坏。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包装材料质量问题要及时到仓库调换。
当天多余的标签要立即送回仓库,标签要确保无一张流失。
仓库建立健全包装材料台帐,并及时做好记载。
2.3.4标准化车间及时将因改包而确无使用价值的包装材料送仓库回收场地。
各合成分厂领用原料,其包装材料要及时送仓库回收场地。
回收库应验收回收包装材料破损程度,分别堆放,并认真记好回收帐,各分厂(车间)人员当场签字确认。
变价处理由供销公司开单、财务物资部开票和监督。
2.3.5每月底,成品库做好成品入库统计工作,填好成品入库统计表,计算成品包装材料数量;包装材料库做好包装材料发放统计工作,填好包装材料领用统计表;原料仓库填好原料领用统计表,计算原料包装材料数量;废品回收人员填好包装材料回收统计表和包装材料处理统计表;标准化车间做好改包装通知单统计工作,填好改包统计表,并经质保部审核。
上述报表报考评小组。
2.3.6营销部开单员,必须做到规范操作,所有数据确保准确无误。
在发货时原则上不留零星,特殊情况与客户协商,做到上批不清、下批不发,对因发货原因造成的零星积压或重复上机引起的包装材料损失负责。
财务物资部原则上不准预开票,如确需预开票,需经分管负责人或总经理批准,并做好预开票批准手续。
2.3.7在库纸箱(在领用前)的破损、受潮等由仓库保管员承担损失;在库成品,因包装破损、受潮引起的改包等损失由保管员承担。
2.3.8规定内衬塑料袋为双层,如发现内衬塑料袋为1根或客户投诉内衬塑料袋为1根,罚标准化车间2000元/次。
内衬塑料袋和我织袋的损耗必须小于千分之一,扎带损耗必须小于百分之一,纸箱、纸桶、铁桶、太空袋、托盘的损耗为零。
重复上机料的内袋原则上要百分之百利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重复上机编织袋视具体情况对待。
标签流失按100元/张赔罚,其他包装材料超损耗按现行价赔罚。
合成分厂领用原料的包装材料回收率必须大于99%,超损耗按0.2元/只塑料袋,0.3元/只编织袋赔罚。
2.3.9鼓励回收利用,质保部在改包通知单上须注明包装材料是否可回收,标准化车间对可回收的包装材料的回收率必须达80%,低于80%,由标准化车间全赔,超过80%,回收用纸箱每只奖3元,太空袋每只奖5元。
2.3.10标准化车间的清理料只准使用新内袋,不准使用新包装箱;在搬运、装卸过程中,因搬运、装卸不当,造成包装物的损坏,其损失由搬运工、装卸工承担。
2.3.11每月底,标准化车间必须到财务部核对各种包装材料的消耗数量,并做出消耗报表分别上报财务物资部、生产部和工资考核小组。
报表中必须载明各种包装材料的实耗数量和各品种的包装规格、总的数量及件数。
生产入库的品种、数量和改包换箱的品种、数量要分别列示。
2.3.12考核小组根据仓库报送的产品入库单中载明的品种、规格和数量与标准化车间上报的消耗报表进行核对和考核。
对于改包换箱换桶的品种,除要有仓库出具的出库单和入库单外,尚需有质保部出具的改包换箱通知单。
2.3.13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每件成品净重的误差范围。
按月统计,具体规定为:纸箱包装的:净重为25公斤/件的误差范围为+10―-50克;净重为20公斤/件的误差范围为+10―-50克。
大编织袋包装的:净重为300公斤/件的误差范围为±500克;净重为500公斤/件的误差范围为±500克。
如验磅发现净重为25公斤/件和20公斤/件的误差范围在+10―-50克之间,可以放行,但超出部分由标准化车间当班人员承担染料损失;如误差范围超出±50克,不计产量工资,重新返工,返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当班人员承担80%、车间负责人承担20%。
2.3.14标准化车间在成品包装前通知生产部计量员和抽磅人员抽检。
生产部计量员负责台秤的定期校验,每周一次,如台称缺检,罚生产部计量员100元/次。
2.3.15抽检件数规定:15件以下抽检2件; 50件以下抽检5件;150件以下抽检10件;400件以下抽检20件;500件以下抽检25件;500件以上抽检30件。
2.3.16成品进库时仓库发现包装箱上无标识或标识不牢或标识混乱,奖励仓库10元/件、罚标准化车间20元/件;出库后,如客户投诉包装箱上无标识,罚仓库保管员100元/件。
2.3.17产品包装数量必须凭质保部的通知单进行包装,有定量要求的必须定量,如实际包装数超出通知数,造成重复上机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水、电、包装物、人员工资等)均由标准化车间承担。
2.4《关于加工产品包装、机量的规定》。
(特殊规格)为严格管理,减少浪费,对特殊规格产品的包装数量作如下规定:其他特殊规定听通知,按通知要求严格执行。
3、物料流转管理3.1仓库负责原料进库的装卸。
装卸杜绝野蛮装卸,保证包装完整,标识清楚,分类堆放,堆放整齐。
每个原料品种堆放时,要有间距,防止原料混错。
如违反罚责任人伍拾元/次。
3.2仓库保管员根据车间的领料单如实发放原料,做到一个原料一个托盘,严禁混放,防止误用。
如违反罚伍拾元/次。
做到数量准确,标识清楚。
如有特殊情况,如标识不清、零头料等,应书面通知生产车间并现场交接好。
送到车间的原料保证包装完整,标识清楚。
3.3生产车间根据自己的领料单存根,验收仓库送来的原料数量、品种是否正确,发现标识不清、错误等问题,及时汇报并与仓库保管员联系确认。
如接受后出现问题,由生产车间自行负责赔偿损失。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投料量如实领用原料,不允许多领和冒领等现象。
发现一次罚车间负责人壹佰元。
尤其是原料的零头料一定要与仓库现场交接清楚,防止误用。
生产车间投料前,一定要将所投料的原料仔细确认数量、品种,如需留零头的原料要先留零头,防止多投料造成影响。
发现投错料立即汇报,防止损失的扩大。
如不汇报,对相关责任人罚款伍佰元并赔偿所有经济损失。
3.4生产车间潮料出结束,将潮料桶外面清理干净,保证潮料桶外面的整洁。
如不清理干净,处罚伍元/只桶。
根据生产批次将所出潮料半成品标识清楚批次、品名、斤重、时间、操作人等。
标签要放置妥当,防止吸潮和存放时间长看不清楚,一旦标签不清楚及时更换,确保标识明确清楚,如违反罚伍拾元/次。
保证出潮料杜绝使用异色桶装料,料桶的使用根据周转管理办法实施。
潮料一旦出来,应立即根据生产部的通知,与送料队和烘干车间联系好送料烘干事宜,并且要跟踪关注物料的流转,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送料队拉潮料时,车间一定要安排人员现场发料,并且要到烘干现场与烘干人员进行交接,填写好潮料送料通知单,一式两份。
如不现场交接清楚,处罚生产车间伍拾元/次。
3.5烘干车间根据潮料运送通知单,接受潮料交接,检查标识是否清楚,是否用异色桶,潮料颜色是否有异常,烘干人员在烘干过程中如发现潮料桶中的潮料有颜色不对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烘干,并立即汇报到生产部,防止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生产部根据情况对生产部门进行处罚。
如不汇报,出现事故,由烘干车间人员负责并承担损失。
3.6烘干人员根据潮料的标识分批进行烘干。
烘干过程应将潮料桶清理干净,不清理干净处罚拾元/只桶。
根据料桶周转管理办法进行料桶周转。
干料出来,称重好,将标签标识好品名、批次、斤重、操作人、日期、生产部门等。
等干料冷却透后低于40℃以下,盖好盖子,防止干料吸潮。
杜绝使用异色桶,发现一次罚款壹佰元,造成质量事故的按损失赔偿。
干料分批堆放,每批之间留有间距和通道,以便拉料。
当要转换品种,前一品种要结束时及时与标准化联系。
如不能及时加工,应将前一品种的干料归类堆放到一处,盖好盖子,防止下一品种的染料粉尘混入前一个品种的干料中造成质量事故。
如被生产部检查到未按要求做好,处罚壹佰元/次。
如造成质量事故,由烘干人员承担损失。
如喷烘的产品由于设备等原因导致下水料,及时与生产车间联系回料,不要造成浪费。
如有水料余在现场,处罚烘干车间壹佰元/次。
3.7标准化拉料加工时,标准车间首先出具领料单,领料单注明所拉料的品名、数量,如数量不能确定,可拉料后现场填写。
拉料人员凭领料单找烘干车间相应工段的人员发料,如烘干车间找不到人,应及时找烘干车间负责人或生产部,中夜班找值班人员进行协调。
如仍没有人,对烘干车间处罚壹佰元/次。
找不到人发料坚决不能拉料。
如没有人发料的情况下擅自拉料,处罚标准化伍佰元/次。
拉料人和发料人凭领料单的品名与现场的干料相对应。
如品名不一致决不能拉料,一定要问清楚,在负责人指导下才能拉料。
拉料人与发料人一桶一桶的检查标签和料桶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生产部、技术部、质保部进行处理。
标准化拉料人员坚决要等问题检查出来在指导下进行拉料。
如不汇报,出现事故由当事发料人和拉料人负责赔偿损失。
发料拉料结束,烘干车间人员与标准化拉料人员在领料单上签字,注明发料人、拉料人和拉料桶数。
如填写不清对标准化和烘干当事人处罚伍拾元/次。
3.8拉料与发料过程要进行干料的抽磅工作,确保所拉干料数量准确。
如不抽磅,对标准化车间处罚伍拾元/次。
如验磅的数据相差较大,立即汇报生产部对烘干车间进行处罚,如偏差到误差范围1%之外,处罚烘干车间壹佰元/次。
烘干车间发料人要看标准化领料单,如没有领料单或领料单内容不全,坚决不发料,并且要汇报生产部对标准化车间进行处理。
如不汇报擅自发料,出现质量事故由发料人承担损失,并处罚壹佰元/次。
3.9标准化上机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关注料桶内干料的颜色变化和料桶中底部的情况,一旦发现干料有颜色变化或料桶是异色桶装料,应立即停止粉碎上料,并立即汇报生产部、技术部,生产部和技术部到现场进行鉴定并对烘干车间进行处理。
如机上的有质量问题,由烘干车间负责赔偿。
如不汇报,继续上料,损失由标准化车间上料人员赔偿,或因上机不注意干料情况造成事故,同样由标准化车间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