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式溢流型棒磨机操作规程

湿式溢流型棒磨机操作规程

湿式溢流型棒磨机操作规程Φ3.4×5.8m日期:2014日年6月9一、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本机为湿式溢流型棒磨机。

物料通过溜管给料,由进料中空轴内进料衬套给入筒体内部,主电动机经棒销联轴器、主减速器、气动离合器、大、小齿轮装置带动装有介质棒的筒体旋转,物料受到介质的撞击以及介质之间、介质与简体衬板之间的研磨,达到合格粒度的物料,经排料中空轴内出料衬套排出,完成研磨过程,研磨后的物料经出料装置筛分,合格的产品(水煤浆)由出浆口进入下一道工序,粗颗粒由出渣口排出。

主要结构大致可分为十五部分:1.管式给料部;2.主轴承部;3.液压顶起装置;4.高低压泵站;5.回转部;6.慢速驱动装置;7.传动部;8.喷雾润滑装置;9.中间轴部;10.出料筛部;11.联轴部;12.气动离合器;13.同步电机;14.电控系统;15.气路系统。

二、主要技术参数参见附表1.1三、开车前准备:1.检查磨机各部静态位置有无变动,地脚螺栓是否松动:①主轴承及小齿轮轴承座位置有无变动,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②各部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折断和缺少。

2.检查慢速传动部:①齿形联轴器是否松开锁住。

②减速箱内油位是否正常。

3.确认润滑油站已投运,阀门确认到位。

4.检查冷却水供水是否畅通可调。

5.检查气动离合器气路系统:①有无泄漏。

②各压力表是否正常(压力达到0.8—1.2Mpa)。

③电磁阀工作是否正确可靠。

6.检查喷射润滑系统:①喷射润滑气缸内压缩空气压力≥0.6Mpa②使用润滑油牌号是否正确,油位正常(油箱的50%以上)。

③打开气路系统中气液分离器排水阀除积水。

④气路系统中各连接处有无泄漏。

7.检查电源、电压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电仪连锁信号显示正确。

8.检查进料口处是否损坏。

9.检查环境有无障碍、隐患是否已排除。

四、盘车:1.确认润滑油系统,气路系统能正常运行;供水、供电正常;报警显示控制完好;棒磨机内物料松散不结;联系讯号准确畅通,并通知调度;周围环境整洁;护栏、护罩等安全设施齐全;磨机具备开车条件。

2.PLC投入运行。

①.将转换开关“开车-停车”、“机旁-集中”、“手动-自动”分别置于开车、机旁、自动状态3.启动润滑油装置。

①.PLC上油站备妥信号正常。

②.检查操作面板,确定无“紧急停车”信号发出;③.将辅助电机齿形离合器打到连接位置(限位开关断开);④.应由高压柜发来“主电机分闸”信号,且未发来“主电机合闸”信号;⑤.将“1#泵主--2#泵主”选择旋钮,选择主泵并按下相应“按钮”。

PLC上相应的“1#低压泵工作”、“2#低压泵工作”指示由“红”变“绿”,延时10s后高压油泵启动,PLC上“1#高压泵工作”,“2#高压泵工作”指示由“红”变“绿”。

高压压力均正常后(PLC上:“前轴高压压力低于下限”、“前轴高压高于上限”、“后轴高压压力低于下限”、“后轴高压高于上限”),会发出“油站允许磨机运行”信号;⑥.PLC上“允许辅机启动”指示由“红”变“绿”。

按下“启动辅助电机”按钮,PLC上“辅助电机允许”指示由“红”变“绿”。

⑦.PLC上“储罐压力正常”,“允许离合器启动”指示由“红”变“绿”(气源压力在0.7MPa以上,释放压力即离合器气包内压力在0.025MPa以下),按下“启动磨机”按钮,控制柜上“磨机运行(气动离合器)”指示灯亮。

⑧.辅助传动装置带动主电机慢速转动数圈,确认盘车正常。

⑨.停止盘车。

脱开气动离合器:按下“停止磨机”,“停止辅助电机”按钮。

将齿形离合器脱开锁住。

五.开车1.PLC上“允许主电机启动”指示由“红”变“绿”。

在控制柜上按下“启动主电机”按钮。

2.待主电机运行正常后切PLC上“允许离合器启动”指示由“红”变“绿”,按下“启动磨机”按钮。

3.高压油泵在磨机启动后10min后自动停止运行。

4.投用喷射润滑装置(在“自动”状态下15min/次喷射)。

5.投运空气冷却油站电控箱。

将“手动”、“自动”打“自动”。

“油控器2”高于40℃时,油泵启动,低于40℃时油泵停止。

“油控器1”高于50℃时风扇启动,低于50℃时风扇停止。

6.棒磨机投入运转后检查有无异声、异味和其它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方允许供料。

7.启动过程中必须有值班人员在场,当上述任一步骤发现异常现象或自动报警、跳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在故障未彻底弄清并排除之前,不得冒险做试验性的再次启动。

六、磨机的正常停车:1.凡计划停车应先通知有关部门。

2.停止供煤、添加剂等,加大新鲜水,冲洗磨机。

3.开出料口滚筒筛冲洗水冲洗至干净为止。

4.关新鲜水进水阀和滚筒筛冲洗水阀。

5.按下“停止磨机”按钮,延时10s后高压油泵启动,延时15s后气动离合器脱开。

6.停止同步电机运行。

7.停高压油泵,高压泵停止运行十分钟后,低压泵自动停止运行。

8.将“手动-机旁-自动”旋钮打到手动状态喷射润滑装置自动停止运行。

9.长期停车,要求4h/次盘车,防止筒体变形。

七、紧急停车:1.由于受外界影响,车间生产系统或本工段生产系统紧急停车,此时应按车间中控室指令操作,严禁随意启动设备。

2.当棒磨机出现下列故障之一,均应紧急停车并立即向中控室报告:(1)主轴承振幅超过0.1mm(2)主轴承轴瓦温度超过60o C,且持续上涨并无法使之降低。

(3)衬板、入孔盖、等螺栓发生松动及断裂。

(4)磨机内件脱落和破裂。

(5)润滑油站低压润滑油供油压力、温度、流量达不到要求(压力不大于0.5Mpa,温度不小于50o C,流量不大于100L/min)。

(6)同步电机电流波动较大,轴承温度超过75o C且持续上涨。

(7)大齿轮固定螺栓断裂或松动。

3.停车步骤:(1)直接按下“停止磨机”按钮(主电机运行正常)。

(2)直接按下“急停按钮”(主电机出现故障),高压油泵延时3s启动(非十分紧急情况不建议按下“急停按钮”)。

八、报警联锁值参见附表1.2九、日常维护保养: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原始运行记录。

2.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并按时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

3.保持设备、机座整洁,周围环境清洁、地面无积水、积料。

4.检查同步电机:①检查轴承座和电机有无振动。

②检查润滑油量是否充足。

③观察轴承温度是否稳定正常(≤70o C)。

④观察极电环电刷是否运行平稳或有微小位移,电刷不会发生火花。

注意电机有无异常响声、有无过压、过流和过热现象,杜绝超负荷运行。

5.检查棒磨机主体:①检查各轴承温度是否稳定、正常。

②观察润滑油流动是否正常,不应有断流、吐泡现象,检查油质是否变黑或皂化,油中有无金属粉末。

③检查润滑过滤器进出口两个油压表的压差值不超过0.15Mpa。

(压差大于0.15Mpa时应切换过滤器。

)④主轴承冷却水温度是否正常,进水温度不超过34o C。

⑤观察大小齿轮啮合运行情况是否正常,齿轮润滑是否良好,有无振动和周期性响声,有无与齿轮罩擦、碰部位,每班检查润滑小齿轮油箱油位。

⑥检查主轴承座在运行中有无位移和振动。

⑨煤浆浓度、产品粒度、黏度、PH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十、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原因排除方法磨机内撞击声大进料量太少加大进料量衬板脱落停机检查并紧固衬板入孔盖螺栓松动停机紧固螺栓钢棒太多调整钢棒配比噪声大大、小转动齿配合不好调整齿轮配合间隙齿合面润滑油不够调整喷射润滑油间隔时间大齿轮连接螺栓松动停车紧固连接螺栓大齿轮碰擦防护罩停车整修、加固防护罩主轴承振动严重轴承磨损间隙增大增加润滑油量,重新修配轴承间隙电机电流不稳进料量不稳稳定进料轴承配合不好调整、修理配合间隙轴承温升过高无润滑油检查润滑油回路,使之正常的供油油内有脏物更换过滤器或润滑油负载过大降低负载至额定范围内表1.1磨煤机技术参数序号项目规格和特性1 磨机型号及规Ф3.4x5.8m湿式棒磨机2 筒体内径3400mm3 筒体工作长度5800mm4 筒体工作转速14.6r/min5 筒体有效容积49m³6 推荐装棒量75t7 壳体厚度36mm9 PLC S7-300(西门子)10 主减速机H1SH19减速机(天津Flender)11 气动离合器美国伊顿12 慢速驱动装置主电机380v 15kw13 喷雾润滑装置美国14 高低压油站GNY125 (启东南方)15 主减速机油站NY100(启东南方)16 主电机YKK630-817 功率900KW18 电压10KV19 防护等级IP54报警连锁值一览表 1.2报警名称设定值报警名称设定值主电机线圈温度A报警110℃磨机前轴瓦温度1报警60℃主电机线圈温度A跳车125℃磨机前轴瓦温度1跳车65℃主电机线圈温度B报警110℃磨机前轴瓦温度2报警60℃主电机线圈温度B跳车125℃磨机前轴瓦温度2跳车65℃主电机线圈温度C报警110℃磨机后轴瓦温度1报警60℃主电机线圈温度C跳车125℃磨机后轴瓦温度1跳车65℃主电机前轴温度报警75℃磨机后轴瓦温度2报警60℃主电机前轴温度跳车80℃磨机后轴瓦温度2跳车65℃主电机后轴温度报警75℃小齿轮温度1报警75℃主电机后轴温度跳车80℃小齿轮温度1跳车80℃减速机低压跳车值0.10Mpa小齿轮温度2报警75℃主轴承油站启备泵压力0.18Mpa小齿轮温度2跳车80℃主轴承油站低压跳车值0.10Mpa离合器储气罐压力(闭合)≥0.75Mpa主轴承前轴高压压力低值≤3Mpa离合器储气罐压力(断开)≤0.65Mpa主轴承前轴高压压力高值≥20Mpa离合器气囊压力≤0.10Mpa主轴承后轴高压压力低值≤3Mpa主轴承后轴高压压力高值≥20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