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书写标准格式和方法一、作文书写良好习惯规范的格式正确的标准通顺的语句不写错别字二、字迹:是作文的脸面,文字书写要规范、整洁。
三、题目:犹如人的帽子题目写在第一行中间,两边空格要均匀。
如需加副标题,在题目底下画一个破折号,把副标题写在破折号下面。
四、正文:每个自然段开头要写空两格。
正文每个字占一格,字形不能太大、太小。
标点也要占一格。
不同的标点在格子中的位置也不同。
五、标点符号:七种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中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着重号(。
)书名号(《》)和专名号()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六、标点符号的位置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和冒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行末放不下时,可把字与标点挨紧些,放在一行的最后一格。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格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般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格的中间。
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强调几个字占几个格,一般不常用。
冒号、引号运用:单独的冒号占一个格,单独一个双引号占一格。
冒号和双引号在一起,两个标点符号可以各占一格,有时也可以共占一格。
七、作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正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八、文章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甲,乙,丙,丁、;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浙江高考作文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被疯传的“满分作文”书生上苍赐人以三书,一曰有字之书,二曰无字之书,三曰心灵之书。
此三者,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
读书者可称书生,而凡世间之人,或多或寡,必读此三书,故世间之人皆为书生也。
有字之书,文章著述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录。
往圣先贤著经典,而后人传习之;诗仙词圣书佳句,而后人吟咏之。
有字之书,乃作文章者之见闻经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
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记》,皆属有字之书也。
李太白狂歌之《将进酒》,杜子美哀叹之《石壕吏》,亦属有字之书也。
以文章传道义,以诗篇记良辰,此有字书之真谛也。
无字之书,生活经历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行。
劳心柴米油盐,远游名山大川,皆读无字之书也。
无字之书是为行万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览,如马可波罗之远渡。
于万化冥合之间,读自然造物之书。
鬼斧神工,最美之书乃天成。
无字之书亦是平日生活,秋风卷屋,五斗折腰,利锁名缰,虚苦劳神。
于困顿失意之时,读泪湿汗浸之书。
披荆斩棘,最重之书乃人生。
心灵之书,思想精神也。
以一字概之,是为己。
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
人以心观宇宙,观宇宙亦是观心。
陆九渊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灵之书包罗万象,可绝非万象本身也。
康德、柏拉图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灵之书,而其著述非心灵之书,故此书无法外借也。
心灵之书乃思想本身,发于人,终于人。
凡世间之人皆有心灵之书,而此中玄奥不可言传。
文人以有字之书录无字之书,圣人以有字之书传心灵之书;学者以无字之书习有字之书,行者以无字之书证心灵之书;贤者以心灵之书衍有字之书,哲人以心灵之书明无字之书。
此三书连环相扣,缺一不可。
书生在世,读尽经典,而读此三书断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辅相成。
失有字之书,则文明难以传承发展;略无字之书,则学问皆如纸上谈兵;缺心灵之书,则人生浑若傀儡木偶。
幸上苍非悭吝之辈,播此三书于人间。
是故世人尽能读此三书,行此三书,传此三书。
故世人皆能成书生也。
教师的精彩点评豪逸之文美在规范文章有对“三书”内容的界定,有对“三书”作用的评价,更有对“三书”彼此之间关联的阐述......彰显了一篇论述文规范、严密的结构。
规范背后是豪逸缜密的思维。
豪逸之文美在才气文章一气呵成,文不加点。
语言文白相间,读来无晦涩之感,反更显雅致脱俗;内容涉古今中外,汪洋恣意,尤对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信手拈来,从而妙笔生花。
才气背后是豪逸博览群书的积淀。
豪逸之文美在通透文章中对“三书”的阅读,实为一个少年对自己人生之路的要求和展望:阅读,行走,思考,传承。
“博”自己之学识,“雅”自己之生活,从而“博雅”自己之境界。
通透背后是豪逸的赤子之心。
愿美文共赏!——语文老师李莳春校长的精彩点评一个通透的人才能写出如此通透的作文!——校长叶翠微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的材料形式或新题型有好几处,让人眼前一亮。
最出人意料的是,语言应用板块的第21题,考了一道推断题。
题目如下:21.(全国Ⅰ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解析】浓厚的兴趣是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其他如勤奋、智商等条件,所以,有了浓厚的兴趣,未必就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解析】取得好的成绩,是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条件之一,适应社会需要还需要如沟通、创新等条件,所以,取得好成绩,毕业后未必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1.(全国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解析】城市名字是否响亮,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有利的因素。
所以,城市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就能带来严重影响经经济发展的后果。
③城市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解析】城市更名可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但不是全部动因,经济发展应该还有其它原因在起作用,所以,城市更名不一定就会带来经济的腾飞。
21.(全国Ⅲ卷)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限制燃放不一定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解析】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火灾,所以,限制燃放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但不能避免发生火灾。
③限制燃放不一定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燃放烟花爆竹只是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火灾,所以,限制燃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避免环境污染。
【作文真题】江苏:以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2017高考,江苏卷语文作文题大致为: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金陵晚报)【文题解析】阅读着江苏的高考作文题目,我的心中情不自禁地为出题者的潜心思考而折服。
话题中的“车”既源于生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生活,富含着深层次的哲理。
从“车”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从“车”这一交通工具的作用与特点出发,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它传递出的真情;从“车”所具有的特殊含义上来说,我们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经过这样的解析,我感觉这个作文题可选择的写作角度还是比较广,可写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它可能激发出考生写出一些感人至深的、既温暖人心、又令人思量的好文章!【抛砖引玉】开好人生这列车文/朱增明车,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有各种类型,其作用也因其每种类型的车子的类别不同而略有区别。
有时,观望着马路上的车来车往,心便会随之而高速运转起来;有时,看看上上下下的乘坐车子的人们,脑海就会浮现那形态万千的面孔;有时,驶向终点却一路欢歌的列车,心会不由自主地酸楚,眼会情不自禁地湿润……是啊,如果细细思量,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列单程列车。
在不同的站,都会有上上下下的人。
无论相识与否,也无论愿意与否,都必须淡然面对。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开好这趟列车,看好自己的沿途风景,留下来过的痕迹。
那么,如何才能开好人生这趟单行列车呢?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
因为,没有一个到达终点的人,可以将其领略到的风景,所获得的感受,以及列车的转角处等,都毫无保留地悉数相告。
就算有这样的人,将其人生这趟单行列车的点点滴滴都详细地绘制成图,但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原因,都无法拥有相互重合的“行程”。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这趟单行列车上,我们必须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用心体会,才会拥有一趟完美的旅程。
第一,安在当下,珍惜眼前。
乘坐地人生这趟单行列车上,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
只要我们怀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好好地活在当下,就会欣赏到眼前最美好的风景。
要知道,一个“立在当下”的人,是永远都无法再回到“曾经的过往”的。
这如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同一个道理,就是说,只有“安”在当下,才能“活”在当下。